小国学网>故事>清八大家宋琬简介 宋琬怎么死的?他的诗词

清八大家宋琬简介 宋琬怎么死的?他的诗词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7:34  热度:8℃

宋琬生于公元1614年,去世于公元1673年,是清朝初年著名诗人,位列清初八大诗家、燕台七子,与另一位清初诗人施闰章齐名,合称南施北宋。

宋琬出生于山东莱阳的一个官宦书香世家,祖辈曾是莱阳在明代的第一位进士。父亲宋应亨,中天启年间进士,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清军入关之后,宋应亨死守莱阳,殉国而死。

这样的家庭对宋琬的教育自然十分重视,而宋琬本人又自幼聪慧,十分勤奋,所以学业有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年长之后参加科举考试,在县试、府试、道试上都夺得魁首。因为有学识,所以后来因才华被选入拔贡进入京都。

清顺治三年,宋琬参加清朝乡试,考中第二名。清顺治四年,参加会试中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调任吏部稽勋司主事。

在为官期间,宋琬一直都清正廉洁,尽职尽责,一心为国家百姓效力。然而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自己没犯什么事儿,却受到家中一个恶劣仆人的构陷,最后因为此事下狱。

在监狱里待了一年,到清顺治八年才被放出来。出狱之后,宋琬官复原职,仍为吏部稽勋司主事。

清顺治十一年,为陕西右道佥事。他来到陕西没有多久,就遇上了大地震。建筑物倒塌了一多半,数百万的百姓无家可归。这种灾害,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让官员十分头疼的事情。

你说宋琬不头疼吗?他当然头疼!但是身为父母官,本来就要为治下百姓解决问题,所以他不顾艰辛,亲自带领群众重建家园。一面又迅速的上奏朝廷,请求朝廷调粮,赈济灾民。当时清朝毕竟刚立国,又经历了多年的战争,所以国库空虚,并不能完全负担救灾所需。

宋琬没有置之不理,只靠朝廷出钱。在面对百姓的惨状之时,他捐出了家中大部分的资产,用来救济百姓。同时还四处鼓动,说服富户出钱赈灾。在宋琬的积极救灾之下,这场灾难得以平稳度过,百姓也开始了新的生活。因为赈灾有功,宋琬后来被朝廷钦赐蟒服加一级,优升永平副使,管军饷。

清顺治十七年,调任为左参政,守绍兴,再次遭遇诬陷。同族中宋奕炳,状告宋琬与义军首领于七通谋。宋琬于是又再次被逮捕入狱,家产被抄没,家人也被一同押上北京,关押入狱。

就这样在狱中度过了艰难的两年,才因为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而被释放。但是因为此前家产被抄没,宋琬实际上已经无家可归,最后只能流落江南一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康熙十一年,宋琬本人投牒自讼,冤始尽,于是又重新被清廷起用,担任四川按察使。到任之后,兴除利弊,打压豪强,抑制土地兼并。

康熙十二年,宋琬上京述职,遇吴三桂叛变,忧愤成疾,在北京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宋琬诗词代表:

《初秋即事》

瘦骨秋来强自支,愁中喜读晚。唐诗。

孤灯寂寂听虫寝,秋风秋雨总不知。

《狱中对月》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

客泪久从愁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猜你喜欢

  • 你能看多远

    你能看多远当你站在崇山峻岭的巅峰,眺望远方的地平线,你能看到多远?这是一个充满无限想象力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事物和景观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但是我们的视野究竟有多远呢?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它能够让我们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

  • 把面条往墙上摔

    把面条往墙上摔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令人困惑的行为。把面条往墙上摔这个标题,或许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当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标题时,可能会感到非常奇怪,甚至觉得毫无道理。然而,事实上,这个标题背后可能有着许多意义和故事。故事中的主人

  • 方法最重要

    方法最重要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成功的关键。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学习一门新技能,还是达成一个目标,方法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达到目标,而错误的方法则可能导致失败,甚至让我们走向错误的方向。

  • 牛奶糖穿透椰子壳

    牛奶糖穿透椰子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小岛上,有一个小小的渔村。这个渔村以出产美味的椰子而闻名。岛上的居民们每天都忙着采摘新鲜的椰子来做食物和饮料。渔村里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喜欢椰子。每当他看到那些硬壳的椰子,他总是忍不住想知道里面到底是

  • 新潮“民主”系列

    新潮“民主”系列在当今社会,民主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关键词。它代表着一种政治制度,赋予人民参与决策的权利。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民主模式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迎合时代的潮流,一系列新潮的“民主”理念和实践正在诞生。新潮“民

  • 适度贫困

    适度贫困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听到的是富裕和贫困两个极端。然而,适度贫困这个词很少被人提及,也很少被人关注。适度贫困是指生活虽然有所拮据,但并不至于生活无着或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一种情况。适度贫困并非一种让人羡慕的状态,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适

  • 一样的渺小

    一样的渺小人世间,每个人都被注定了一样的渺小。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拥有怎样的才能和财富,最终,我们都只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尽管我们渴望成为与众不同的存在,但事实上,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

  • 为何“每人一钱银子”

    为何“每人一钱银子”在中国古代的某个小村庄里,有个叫做李明的年轻人,他是村里的一名农民。村庄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但是李明却总是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村里的人们都喜欢和他聊天,因为他总是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一天,李明得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