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比恨多一笔

爱比恨多一笔

收录日期:2025-08-08 09:06:12  热度:7℃

他有过一段很快乐的童年时光。

那时父亲是个小官,手里有一点实权,过年过节,家里车水马龙。他记得家里有个大柜子,里面满满的全是罐头。有时,母亲会打开柜子,问他想吃哪种,他指着瓶子,杨梅黄桃地叫。那些罐头真甜。很多年后,北方什么水果都不缺,他还是喜欢吃罐头。

后来,他常常会听到父母吵架,开始还背着他和妹妹。渐渐地没了顾忌,天崩地裂地吵,吵到很多人来劝架。他想:自己如果是个聋子就好了。

他们吵架,自然没人做饭,母亲塞给他几块钱,让他带妹妹去街口的小吃店去吃包子。

他和妹妹怯生生地坐在包子铺时,会有很多人问:小梁,你妈你爸又打架了?

妹妹嘴快,说:我妈哭了。他踢妹妹一脚,狠狠地瞪那人一眼。众人都说,这小梁,嘴倒挺严。

从众人七嘴八舌的谈话里,他知道了父母是因为一个叫傅春芳的女人。

无论他怎样听话乖巧,哄着妹妹,做着家务,家里的战争还是升级了。父亲开始打母亲,开始是拳打脚踢,后来甚至用腰带抽。

他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猫,小脸煞白,坐在课堂里,常常会走神。

一天夜里,他听到父亲说:你就这么恋着我?真的不怕我打死你?

他没听清母亲的回答,那个夜晚很静很静。那是他第一次感觉到死的可怕,无边无际的黑夜里,他睁着眼睛,瑟瑟发抖。

后来,他做了个梦,梦里他去流浪,天真冷,雪地走也走不完。醒来时亮着一盏灯,灯下,是他的父亲和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吃饭,桌上还有和他一模一样的一个孩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过去……

第二天,他去上课,忘了那天要考跑步。老师黑着脸让他回家去换鞋,好在家不远。

他气喘吁吁打开家门时,看到了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父亲抓着母亲的头往墙上撞,他想都没想就冲了上去,然后,他倒了,不过,比起他的心来,一点都不疼。

他躺在了床上,母亲的脸上肿着,手上肿着,她拉着他的手:儿子,妈不坚持了,妈同意离婚……

他和妹妹都跟了母亲。父亲搬了出去,很快就和那个叫傅春芳的女人离开了小城。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走在街上,会看到人指指点点。那年头,离婚是件很丢脸的事。甚至在学校,也会有人说:陆文梁,你爸跟人跑了呀!

他的脸就像被人打了耳光,火辣辣的。他冲过去跟那人打,打了几次,也就算了。爸爸不是真跑了吗,有什么可辩的呢?

母亲常常呆坐在家里,精神日渐恍惚,连续记错了几笔账,单位领导只好替她打了病休报告。

妹妹小,母亲神智不清,家都由他撑起来。母亲病休的工资很少,所以,他很懂得节省。日落时,他去菜市场买菜,能用很少的钱买到很多菜。

长大是件多不容易的事,只有他知道。那时只恨自己长得不够快。为了省几个钱,他去很远的郊外打荒草,背进家门时,母亲的间歇性精神病又发作了。他的泪往肚子里咽了又咽。终于没有哭出来。

他没考大学,就是考上,老母幼妹,怎么读啊?母亲神智清醒时,找了单位领导,说能不能给他安排个工作,局领导随口说了句:子弟学校不正在招老师吗?让他试试。给他个参加考试的机会已经是很开恩了,按规定是要师范毕业生才有资格的。

他居然考上了,做了子弟学校的体育老师。他想:大概天真的亮了,最苦的日子就要过完了。

可是,父亲走了那么久,杳无音讯,却还是影响了他的生活。

到了成家的年龄,却没人肯嫁给他。

学校里有个女孩对他挺好的,还没怎么样,女孩的母亲就打上家门,骂得那个难听,说你家根不正,还想娶好人家的姑娘,做美梦吧?

妹妹气不过,想出去吵。他拉住妹妹,说:算了。

那么长的时间,他已经习惯了退让。

再在学校遇到女孩时,他就绕着走。女孩开始还很坚持,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可是,他的心里,越发地恨父亲。那恨像生了根发了芽。

后来亲戚给他介绍了现在的妻。她脾气不好,矫情,可是她愿意嫁给他,他也就没挑。

日子过得磕磕绊绊,妻子气不顺就拿父亲说事儿。但她能容下母亲,就算母亲犯了病,祸害了东西,她也不吭声。他觉得,这就够了。才三十几岁的他想,把女儿养大了,把母亲养老送终,这辈子也就过完了。

日子刚过安稳,父亲回来了。二十三年后的某一天,父亲说:他要回家。他说:那女人花光了他所有的钱,跟别人走了。他说:好歹你是我儿子,有血缘关系。妻子说:“养儿子时不见你的影子,快要养老时你就跑出来当爹了。”阴着脸进了卧室。

他的眼神凌厉地跟着妻子的背影飞进了卧室,他从没这样恶狠狠地看过人。

母亲过来拉住他的手说:我想让他回来。他知道错了……

看到母亲花白的头发,他不吭声,抽了一地的烟头。末了问母亲:你真的不恨他了吗?这话,既是问母亲,也是问他自己。

他去了父亲住的小屋,已是深秋了,屋子里冰冷冰冷的,一张小床,一个小电炉,几包方便面。

父亲见了他,紧张得像个孩子,急忙扫了一下床,说:坐。

他坐在床上,和父亲并排。他居然比父亲高了一截。两个人对着抽烟,很快屋子里就烟雾缭绕了。

后来,他站起来,走到门口,父亲跟在他后面。他对父亲说:这个星期天,我来接你。

回来后,他在离家很近的地方给父亲租了房,跑前跑后地装修着,墙壁是他亲自刷的,屋里的桌椅碗筷都是他亲自买的,做这些事时,他好像不恨他父亲了,居然有些欣欣然。妹妹来了,说:哥,你想好了?

他点头。妹说:我不愿意看他。我掏钱吧。

母亲跟着父亲过,居然很久都没犯过病。他常去,坐在小院里,也不说话。

他看到父亲给母亲梳头,很轻很轻,掉的头发,他都一根根拣起来,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父亲说:老伴啊,叶子都掉光了,我们这棵老树就该走啦!母亲微微地笑。

他起身,出门时,屋外夕阳正红。他的心第一次变得宽了,亮堂了。他想起不知从哪本书或是哪个电视剧里看到的一句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了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他又父母双全了。那天,他教邻居的孩子写:爱、恨,他猛然发现,爱比恨只多一笔。就这么一笔,写出的却是人间的冰火两重天。

猜你喜欢

  • 聪明公爹机智媳

    传说,从前湖北襄阳某农村有个聪明老人叫马金林。他有四个儿子,老大叫马缸,老二叫马桶,老三叫马盆,老四叫马盅。头三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唯有老四还光棍一条。这个有八口人吃饭的大家庭。全靠马金林老人一人操劳支撑。可令他最头疼的是老大老二和老三都生

  • 香帕案

    芙蓉镇的豆腐匠天狗有晚上做干豆腐的习惯。这天晚上,天狗做完豆腐,已经是子夜时分,天狗去院里小便。刚刚提上裤子,忽见对门张家大院那高高的西墙墙头闪过一个人影,在暗夜中一晃就不见了。天狗扑哧就笑了,那张家大院的少爷张九城患了几年痨病了。那少奶奶

  • 骨牌戏乾隆

    乾隆第六次下江南,皇家船队来到了扬州府南的湾头镇地界。由于时近黄昏,夜航不便,船队便就地在运河河面上停泊。乾隆平时喜欢玩骨牌。当晚用过晚膳后,乾隆回到船舱,拿出骨牌,准备把玩一下。谁知一数,却发现骨牌少了一张黑三点!乾隆心中不由一凛,命人叫

  • 长征中的领袖夫人们

    毛泽东夫人毛泽东夫人贺子珍在长征途中没有与丈夫一道行军。当时红军规定极严,夫妇不能在一起。贺子珍由于怀孕,便与大多数妇女一起被分配在休养连,只有周末或在驻军休整的几天里才可与丈夫见面,而这种休整在长征初期是极少的。从井冈山时期开始,“星期六

  • 关公大战二郎神

    从前,有一个姓周的说书先生,小有名气。周先生有个十来岁的儿子,常跟着父亲走村串乡。有一回周先生到一个村庄去说书,遇到几个赖皮刁难:“今天我们不听别的,就想听一段‘关公大战二郎神’,你能不能说?”周先生一下怔住了:这关公和二郎神不是一个朝代,

  • 道士之杀孙

    民国年间,有一个周姓的大户人家,听说以前是什么了不起的王府,家道厚实,就连在这户人家里做丫鬟的,那都是穿金戴银的。说来这个周府也是十分古怪,立世几百年,那都是一脉单传,而且都是儿子,无一例外!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不是,首先是儿子,可以继承家业

  • 鬼魂申冤

    万历年间的一天,广宁一个叫孙林的药材商在大街上闲逛,一个看相的一看到他,就说他当晚三更必死,孙林不以为然,还跟看相的大吵了一架。晚上,孙林将白天遇到的事跟妻子金枝说了,金枝说看相的是在胡说,就炒了几个小菜,夫妻对饮起来。孙林吃着喝着,不禁迷

  • 宝珠冤案

    从前,有个叫周志明的书生,饱读诗书,满腹文才,志向远大,立志报国。一年春节后,到京城去赶考,住在汴梁城的兴隆客店里,日夜温习功课,迎接秋考。他与一个叫张贵生的南方商人同住一个房间,平日里二人互相照顾,天长日久,成了情同手足的朋友。后来这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