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郑鄤为什么被崇祯帝凌迟?他是被冤枉的吗?

郑鄤为什么被崇祯帝凌迟?他是被冤枉的吗?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0:31  热度:12℃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大将,也是女真族入侵中原的阻碍。在其镇守辽东之时,清军始终不能破关以入。后来皇太极使用反间计,让崇祯帝误以为袁崇焕私下里与清朝有勾结,于是诏回朝,定罪处以凌迟极刑。

除了袁崇焕之外,崇祯帝还曾下令对一个人处以凌迟酷刑。此人不如袁崇焕功高名重,天启进士,官位不高,后因为杖母不孝和奸妹罪行判决。这位被凌迟处死的书生,就是郑鄤。

以上两项罪名虽然深重,但是远不足以得凌迟处死的极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正当战乱,为了震慑宵小,崇祯帝杀鸡儆猴。

《瑞严公年谱》记载,郑鄤死后,其割下来的肉被刽子手明码标价出售。街市内奔走相告,纷纷购买,用来入药。

《明季北略磔郑鄤》一文中写道:归途所见,买生肉以为疮疖药料者,遍长安市。二十年前文章气节,功名显赫,竟与参术甘皮同奏肤功!

关于郑鄤此案,有两种说法,其中他被冤枉的呼声最高。

《崇祯遗录》记载,崇祯八年,内阁中书许曦弹劾庶吉士郑鄤杖母奸妹,事下三法司、锦衣卫会审。在狱中受刑后,杖母罪名核实,而奸妹郑鄤却始终不承认。东林党人四处奔走解救,其中黄道周出力尤多。

原来当初黄道周当初曾住在郑鄤家,而郑鄤表现出一副侍母至孝的样子,但实际上周围乡里都说郑鄤不孝。某天郑母忽然邀请黄道周入内,哭诉说郑鄤对自己十分孝顺,都是被外人诬陷。黄道周深信不疑,却不知此母非亲母,而是郑鄤的乳母。

郑鄤居乡不仁,淫乱之恶,早已传遍乡里,被大家厌恶。

而在《合肥学舍札记》中则说,郑鄤侍母至孝,闻名乡里。当初郑太公十分宠爱一位妾室,郑太夫人十分嫉妒,因此有了扶乩之术。郑太夫人差点被杖打,是郑鄤跪下请求代母之罪,才算揭过。

后来他重返朝廷之时,多次直言顶撞温体仁,因此被温体仁记恨。于是温体仁让中书舍人许曦弹劾郑鄤,许曦上书言其杖母不孝和奸妹。

下三司审问之时,许曦又以金钱买通郑鄤的一个弟弟出面作证,最终使得郑鄤被判刑。而郑鄤不愿意揭露说明郑太公和郑太夫人的过错,最终不能自辩,惨遭凌迟。

狱中作《痛沥奇冤疏》疾痛呼天,一字一血,字忘溢格。

猜你喜欢

  • 一网打尽

    一网打尽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晋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两兄弟。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可是惠公的大臣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一派以却茅和吕省为首。暗里拥重耳的一派以里克和丕郑为首。可是这班人对晋惠公个人来说都是有

  • 贾人渡河

    贾人渡河,比喻说话不讲信用,言而无信。商人许金不酬,失信于人,终遭灭顶之灾;渔者见死不救,只图一时痛快。充分体现了人情的淡薄。告诫我们要守信用,否则会受到惩罚。现代人看来,商”和贾”的语意无大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

  • 飞鸟惊蛇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释亚楼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庙,烧香念经。别的和尚空闲时就偷偷下棋睡觉,释亚楼却买了砚墨笔纸练习书法。有时深更半夜,他还在苦苦练习。一年年过去,他写字的功夫越来越深。许多烧香拜

  • 恩将仇报

    主人逮住了一只正在吃害虫的青蛙,青蛙吃惊地说:亲爱的主人,请你把我放了吧,我今天只吃了39只害虫,还差一只没有完成除害保苗的任务呢!”主人却也说:是啊,今天我只逮了39只青蛙,只差你这只就完成了老婆交给我的捕蛙任务呢!&rdqu

  • 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意为: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千百年来,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人物被誉为恪尽职守者,而令后人津津乐道、以为榜样。其实,恪尽职守并非人的专利,其他动物中若此者亦不鲜见。我曾听说过一个英格兰义

  • 何举人解梦

    南宋年间,有一年,又逢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各地学子纷纷云集京城临安,城中旅店早已人满为患。却说西湖十景”印月井旁的吉祥旅店里,住着严州府睦州文昌的一位学子何梦桂举人,早在三月前就离开石峡书院来这里复习迎考。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识,

  • 汉代养老令的由来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汉高祖下诏,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

  • 八面威风的故事

    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释又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