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

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

收录日期:2025-08-07 17:17:46  热度:11℃

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

每个人的生命长短不一,成就各异。有的人在20岁已饱经风霜,有的人40岁才发奋走自己的路,当然还有人五六十岁仍然按兵不动,选择平稳过一生。这是命运,也是选择,每个人都无法对别人的一生置喙,但身体及时间绝对是公平的,年华老去代表来日无多,人如果真想有所作为,早一日启动,绝对是真理。我没有刻意忘记年龄,但年龄从来没有成为我工作上的障碍,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年龄的威力无所不在,没有任何人能摆脱岁月的摧残。

这一件事的主角是位有为的年轻人,他的虚心、创意、行动力曾经让我十分赞赏,可最近一次谈话,我发觉他已不太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没把道理讲清楚,所以我很努力地重说一遍,他却告诉我:他并不是听不懂,只是他的年纪让他无法按照我的建议做事,他有自己会做的事、习惯做的事。他承认,我的建议是他不习惯做的事,也是他不会做的事。

这个年轻人才40出头,可是已经从一个可塑性极高、学习力极强的人,变成一个被经验、习惯所限制、僵化定型的人。岁月总是锲而不舍,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烙印,这完全违反我的逻辑——在体能上,我愿意向岁月低头,但在心智、精神上,我和年轻时一样斗志昂扬。可是这件事让我发觉心智也会老化,岁月的摧残是无所不在的。

这个无意中的发现,让我体会到年轻有多重要。几年前,我的公司收购了“痞客邦”网站,那四个创办人还没大学毕业,就已经开始创业。三年后,他们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被赋予重任的高层主管,未来无可限量。我不禁回忆起30岁时的自己,还在当记者,还在在线采访新闻,还热衷于对采访对象迎来送往,自以为是个重要人物,完全忘了自己是谁!2009年年中,我在郑州遇到一个台商,年轻的脸庞却满是饱经风霜的坚韧。他只有34岁,五年前他只身到郑州,29岁就踏上他闯荡中原的奇幻旅程。这些人的共通之处就是年轻,他们早早就“宝剑出鞘”,用年轻的岁月赌明天。现在他们离真正的成功也都还有距离,可是他们绝对可以在岁月之神限制他们、控制他们之前,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

大家问我生涯的问题,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叫准备好”,会问这个问题就是怕失败。我很想告诉你:没有人能在行动前“准备好”,甚至永远没有人能知道什么叫做“准备好”,如果你要等“准备好”才行动,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行动。

猜你喜欢

  • 七岁成人

    一到达案发地点后,徐大队翻开笔记本,介绍道:“死者名叫李芳,女,31岁,就住在那个院里。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李芳的丈夫张丛宝几年前坠河溺水死亡,家里只剩下李芳和她的独子张庆生。现在的情况是,李芳被人杀害,张庆生下落不明。”死者家里一贫如洗,

  • 双重杀手

    “罗伊。”一个温和的声音兀地叫出了他的名字,把他从梦中惊醒。他从床上坐起来试着清醒一下。当他的眼睛习惯于黑暗的时候,旅馆房间里的灯突然亮了,天花板中间垂下的灯射下耀眼的光芒,他的视觉暂时茫然了。慢漫的当他的视线变清楚时,他看见一个衣着整齐中

  • 谜社

    1.怪题西城大学宣传栏上,原本贴着的三十张优秀学生的照片,现在,其中四张被换成了一位长发遮脸的女人照片,旁边还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四人中有一人曾经杀人未遂。请学校校长王海在三天内找出这个人,撕下这个人所在位置的女鬼的照片。找对则相安无事,

  • 中篇:死亡调查

    (一)“你是我滴情人,玫瑰花一样滴爱人——”邵宽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把正在睡梦中的他惊吓地全身震颤了一下。邵宽不忍心睁眼,耳朵里却充满了这刀郎歌声的鼓噪。“汪姐”,邵宽自言自语了一句。是的,他肯定这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汪姐的电话。因为,邵宽给自

  • 自杀背后

    他杀自杀机智果敢的重案组组长杨欣,因一连破获多宗陈年旧案、死案,而名声大噪起来。有个贫嘴的同事,随口笑说∶“杨神探一到,罪犯难逃。”谁料这“神探”一出口,以后便真成了杨欣的绰号了。在后来的工作中,一旦有大案发生,领导总会让他负责,杨欣当然也

  • 无人性复仇

    天空下起了小雨,一道闪电照亮了女人冻得瑟瑟发抖的身体。女人绝望地抬头,发出了野兽一样的嚎叫。引子九月,江都最繁华的文化步行街上游人如织,街中心的一根雕柱旁,却在上演着惊人一幕。一个头发凌乱,眼神迷离的女人,正被拇指粗的铁链绑在雕柱上!最

  • 借 刀 杀 人

    1. 清水塔八月十六夜,已经是丑时了,罗竖汉从春满楼出来。月色明亮,半醉的他脚步蹒跚地走在寂静无人的街道上。罗竖汉是清河府衙门的副捕头,他当差三十五年,已经准备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今晚的罗竖汉有些反常,从没涉足烟花之地的他头一次进了青楼;更反

  • 古墓罪证

    1明朝年间的塔元县,盗墓风行,盗墓贼更是举不胜举,张意生就是众多盗墓贼中的一个。一天,他到后山僻静处闲转,发现一堆秸秆堆在一个山包上,心里感到蹊跷,这儿无人无田,哪来的秸秆?出于职业习惯,他把秸秆扒开,秸秆后面的土有被挖过的痕迹。张意生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