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王老二赊账买酒

王老二赊账买酒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1:48  热度:8℃

王老二嗜酒如命,每每都会来刘木林开的小酒店来赊账买酒。

刘木林本来不打算赊账给王老二。但是,一来碍于情面,刘木林不好意思拒绝。二来是王老二曾经承诺过,欠的酒钱将会十倍奉还,这个让刘木林动了心。所以一直以来刘木林就一直赊账给王老二。

但是王老二一没正经工作,二没有钱的亲戚,他怎么可能还的起。刘木林越想越感觉不对劲,算起来王老二已经赊了近半年的酒了,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要是还得起,太阳得打西边出来。

好酒都喂狗了!刘木林心里骂道,他发誓以后绝不赊账给王老二了。

可是,第二天王老二又来买酒的时候,刘木林又一次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第二天,王老二西装革履,容颜焕发,好似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刘木林见王老二的装束感到有些惊奇。但是,此时刘木林你对王老二的恨意很大。他心里不停地给自己打气:“绝对不能再赊账给他了。”

“刘老板,给我来一箱子好酒,先记我账上。”王老二对着刘木林说道。

一听这话,刘木林的肺都快气炸了,他冲着王老二吼道:“王老二,你白喝了我半年的酒,还没找你要账呢,今天你还有脸来赊账买一箱子酒!”

王老二突然愣住了,他从没见过刘木林这阵势。

“刘老板,话不能这么说,怎么叫‘白喝’呀!不是都记在我的账上,将来我会十倍奉还的吗?”王老二说到。

“你拿什么还?”

“哼,”王老二笑了一下说到,“我现在的身份可是XX公司的销售部副经理。刘老板,你说一点酒钱我还还不起吗?”

原来,王老二好喝酒,练就了能喝酒的本事。他这一本事被XX公司给看上了。当今社会,有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王老二能喝的本事也就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很快,他就被提拔为副经理,其实就是陪同公司高层和“各路人马”比拼酒量。

“王总,瞧你说的,我刚刚是糊涂了,你别介意,我马上给你拿好酒去,一瓶子太少了吧,两瓶怎么样?”刘木林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让王老二乐了。

但是,一连十几天,王老二一直来刘木林这里赊账买酒,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

刘木林对此感到很心疼又很焦虑,于是,在王老二又来买酒赊账的时候,问他:“王总,那个啥,你当老总这么些天了,那个酒钱啥时候能还给我呢?”

一听这话,王老二就马上不耐烦地说到:“现在的工资都是月结,我这不上任还没一个月吗?”

“奥,对,对,对。”刘木林附和到。

终于熬到王老二“当老总”够一个月的时间了。刘木林激动的搓了搓手,高兴地想,这回王老二该十倍奉还酒钱了吧。

这一回,王老二来酒店的时候脸色不太好。

看到王老二的脸色,刘木林更高兴了。他想这是由于王老二要“大出血”所以脸色不太好看。十倍的酒钱呀,一想到这,刘木林甭提有多高兴了。

“刘老板!”王老二说到。

“哎!”刘木林应声附和道。

“给我来两瓶好酒,这回还记账上。”

一听这话,刘木林顿时傻眼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总,您难道没发工资?”刘木林焦急地问道,之前的激动瞬间烟消云散。

王老二面有难色地说:“刘老板,XX公司把我给炒了。不过您放心,我已经找到另一家公司了,我想凭我的酒量,我还会成为一个老总的。”

这把刘木林给惊住了。

猜你喜欢

  • 求字

    大清制币局失火,造币纸被趁乱偷出,闹出一桩惊天大案。但是,再缜密的犯罪,依然会留下痕迹,一旦找到线索,接下去,就是慢慢地抽丝剥茧……京城有个书法家叫乐游亭,他生于书香门第,一手乐家书法写得炉火纯青。俗话说“家有梧桐必招百鸟”,乐游亭的“尚游

  • 失传的玫瑰红

    这一年,元南宣城一带出了个名叫卜天雕的飞贼,他武功高强,杀人放火,采花睡柳,几乎无恶不作。每次作案后,他都要在墙壁上画一个白骷髅头,江湖上人称骷髅盗。骷髅盗曾拜一西域异人为师,练就了一口混元真气,他能随易改变自己的体行和容貌。官府虽然多次张

  • 哑童巧计除盗贼

    山里山,湾里湾,童家湾的一个山坡上有两间茅草房,草房里住着哑母与小童童。那一年,童童爹过世时,童童还在襁褓中。哑母带着他,春天上山采野果,秋天上山挖草药,苦的日子捱着过。眼看着童童长到八岁整,哑母把他领到学校里,可童童除了像哑母一样会哇哇叫

  • 呼仙惩恶僧

    在聊城堠堌镇西边,过去有座很大的寺院。不料在香火鼎盛之时,突遭一场大火,这寺院竟顿时成了一片废墟。寺内的和尚各奔了前程,唯有守门僧悟常恋此故地,住进了镇东关天齐庙内。不久,有个姓呼的老人,带着子孙来到这寺院废墟上,用破砖烂瓦,建起一座陋室,

  • 补鞋匠巧做驸马公

    相传,宋朝时候,真宗皇帝的三公主年方一十八岁,出落得体态轻盈,姿容妙嫚,举止间百媚横生,一身冰肌玉骨,恰似广寒宫里嫦娥降世临凡一般。只因三月三日出外游春,回来之后就象中了什么似的,郁闷成疾,饮食不进。不几日闹得公主面黄肌瘦,形影单薄。皇上惜

  • 无敌竹筷

    清朝戊戌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荆州城里有个被称为“飞刀王”的年轻人,叫张雷明。他二十出头、浓眉大眼、有一手“掷飞刀”的看家本领。他的飞刀长约三寸、宽约一寸,与别人不同的是,他的飞刀没有柄、两头尖利无比,平时用特制的皮袋装着。自从他出道以来,

  • 姻缘天定

    明朝万历年间,浙西崎岖的山路上有个清瘦的年轻人独自匆匆而行。他叫王匀,是上京赶考的书生。他走得额上冒汗,眉宇间却闪着自信的神色。出门前他的父亲——私塾先生王用对他叮咛:“好好考吧,中了榜光宗耀祖,再说这门亲事也能定下了。”王匀知道老父的心思

  • 酒宝

    康熙年间,东北有一个小镇叫休佳集。镇虽不大,可却是入关的必经之地,商贾云集,店铺密布,每日里车水马龙,十分繁华。小镇东头儿有一家烧锅坊,老板叫王久盛。这王久盛祖孙三代以酿酒为生,到他这一代酿出的酒味道越来越好,所以生意不错。这生意一好,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