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小小说八篇

小小说八篇

收录日期:2025-08-08 01:59:47  热度:8℃

狗仗人势

榆林镇,东大街。

一陌生青年问询一农妇:“请问这位大嫂,再向前走,那个大铁门里,还有没有一条大黑狗?”

农妇疑惑不解地反问:“你问大黑狗干啥?”

“哎,是这样的,去年我从这儿路过,那大铁门里突然蹿出一条大黑狗,猛然朝我扑来,把我左腿咬伤,血流不止。我找那家主人理论,一个黑脸大汉楞是不讲理,不但不想法帮我包扎、治疗,还指使两个楞乎乎的小伙子把我推倒在地,一顿暴打后,扬长而去。今年路过这里,生怕再被狗咬,事先问一下,以便早有防备。”

“哦,自从那家男人因参与黑社会被逮捕后,不知咋的,他家的黑狗再也不敢咬人了。”农妇解释性地答道。

青年人听后,似有所悟,恍然道:“噢,原来如此,当时那真是主人横行,狗仗人势呢?”

农妇似有同感,得意地朝青年人笑笑:“也许是吧?”

特殊情况

白院长在全体医护人员大会上,进一步强调医院新规定。

“今后,无论什么人住院,凡不预付定金者,一律不予办理入住手续。这个问题,我们是说了算数的。规定就是规定,规定就要执行。看来下不了决心不行,没有铁面孔不行……”

身旁,老资格的丁副院长在想,医院吗,宗旨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不能过于死板、教条。于是,便靠近院长耳边悄声道:“不能把话说的太绝,还是留有余地为好,不然,遇到特殊情况时会尴尬和难堪。”

白院长听后,觉得老丁说得有理,略沉思片刻,随改口道:“是么,特殊情况还要特殊对待,譬如说,市委书记、市长、组织部长、卫生局长来住院的话,那当然就是先住下再说了。除此之外,其他人免谈,根本无门儿!”

门卫辩白

老寇刚当门卫时,责任心很强,大小工作积极主动。

一段时间来,似乎那“三把火”已烧完。与刚来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由早起晚睡变为早睡晚起,连应该干的分内工作也不想去干,甚至还经常擅离职守、找不到人。

昨晚单位被盗,办公室郑主任找老寇谈话:“其实,昨晚那两个盗贼就是从大门不远处翻墙入院、而后撬锁把小李家电动车盗走的。幸亏报案及时,被派出所人赃俱获;作为门卫,你可要引起警惕啊!”

老寇不以为然:“我再警惕有啥用呢,盗贼爬墙入院,你说,这与门卫有啥关系?”

郑主任还是耐心地说:“经审问,盗贼偷车后,可是从咱这小侧门儿逃走的啊!”

老寇仍不服地辩白:“我刚来时,张副局长对我交代过,门卫、门卫,就是把好大门,绝不让一个可疑人员进门,我是一直坚持这样做的。至于盗贼出小侧门的事,可从没嘱咐过我,我看,当然也与我无关!”

鉴于此,几天之后,老寇被解雇。门卫的一切责任问题,确确实实与他无关了。

假币风波

在县城打工的农民春生,去一家烟酒店买了两条烟;交上面值100元的人民币一张,找回一张50元的。

他走出店门,仔细一瞧,觉得这张50元钱有异;再看,却发现没有那些明显、常见的防伪标志。接着,他赶回商店向女售货员质问。这时,从里间出来一个高个头、大胡子的男人,拉高嗓门、粗声粗气地问:“什么假币?你是说我店里有假币,难道我们店里会制造假币!”

“我不是那个意思,是说这是一张假币,刚才店里找给我的。”春生尽量压低声调回道。

大胡子反而不依不饶:“你怎么知道是假币?有啥证明?说我店找给你假币,又有何证据?当时为什么不说,这么长时间了,说不定你从哪里故意弄张假币来诬陷我们,我看你欠扁!少罗嗦,多嘴多舌没你好下场!”

老老实实的春生,手中攥的确确实实是刚从店里找回的一张假币。一看对方气势汹汹,自己也无任何证据,只好自认倒霉,悻悻然,无可奈何地离开。

他边走边自言自语:“唉,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啊!……”

改了就好

“好同志”,是刘二的绰号,但他也确实算得上是个好同志。其对问题的观察、认识、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一套异乎寻常的理论。

刘二30岁有余,对象谈了足有一打半,终于选定了一个自己认为是合适的。一知心朋友好心相劝:“听说你找的这个女人,已与好几个男人发生过不正当关系,作风上很有些问题。”

刘二不以为然,并振振有辞道:“你想啊,一个什么事情都不干的人,肯定不会犯错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么?犯错误不怕,改了就好,改了就是好同志。”

打这以后,刘二的代称就变成“好同志”了。也就是其绰号“好同志”的来历。

狡辩抵赖

一个大贪污受贿犯,大耍无赖,死猪不怕开水烫。从其案发到起诉阶段,对自己的罪行矢口否认,拒不认罪。口口声声说,从没有收别人一个红包。

当开庭审判时,法官不无幽默地问:“既然你说没收一个红包,那你是不是收了两个或更多的红包?”

罪犯答曰:“绝对没收!”

法官紧追不舍地又问:“那么经过查证,从你家搜出、那来路不明的上千万现金又该作何解释?”

罪犯仍狡辩和抵赖:“说实话,我就是没收一个红包。那些钱款都是他们用信封、档案袋、塑料兜、大纸箱送来的,那怎么算是红包?”

尽管他死不认罪,最后,法庭还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其判了重刑。

逛马路

王老汉从偏僻、遥远的山村来县城探亲。

第二天一大早,便去门前一条马路上散步。他挺胸昂首、大摇大摆、不慌不忙,不分前后左右地沿着马路成“之”字型朝前逛荡……

不远处,一交警发现后,急乎乎跑过来;首先朝他打了个庄重的敬礼而后道:“老大爷,这是在马路上,您不能这样慢慢腾腾地转悠着走!”

王老汉大大咧咧、漫不经心地反问:“不这样走咋走?你知道我是谁,不认识吗?”

“不管您是谁,老大爷,绝不能这样走!”交警仍耐心解释着。

王老汉有点不耐烦、颇理直气壮地说:“俺村小强子在电影院混事,听说人家他爹可以随便进电影院看电影;大石头在洗澡堂服务,他爹可以随便去洗澡。我儿子在公路局工作,专门管公路的,还是副局长,那我为什么就不能在公路上随便走走呢?”

很有些着急的交警赶紧过去以身护他,并苦口婆心地讲:“哎呀,不行啊老大爷,副局长的儿子也不行。你看这里车来车往的很危险!”边劝说、边搀扶着他强拉硬拽地赶忙向路边走去……

王老汉硬是不服,仍是侧着个身子,歪着个脖子,边走,嘴里还不知嘟囔着些什么。

年轻

刘自戌被提为局长。

至于他凭什么途径和渠道当上局长,至于他的能力和水平怎么样,共同的答案是:不得而知。

自他当局长后,无论是开会、赴宴,还是亲朋好友聚会,或是老乡、同学、同仁聊天;他总是先声夺人地自报家门、主动自我介绍:“据我所知,全县局级干部中,数我年龄小,我最年轻……”

这几句话,几乎成了他在一切公众场合的开场白、发言词、口头禅。见人就说,逢人就讲,他是全县局级干部中最年轻的。

乍一听来,似乎有些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总是颠三倒四、絮絮叨叨那几句话的翻版。人们的共同感觉是,耳朵都听得生了茧子。

现在是民主氛围浓厚、畅所欲言时代。你刘局长可以到处自吹自擂、夸夸其谈,那么,人家广大群众也可以议论纷纷、说三道四,反正谁也捂不住谁的嘴巴。

日久天长,人们便对刘自戌产生了一种新的认识和看法。

有的说,年轻绝不是自夸、骄傲的资本。

也有的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着,年轻未必有为。

还有的道,他是年轻,但似乎有点年轻的不懂事。

更有的讲,年轻是年轻,怕是脑子有毛病。

猜你喜欢

  • “施耐庵之墓”的故事

    很久以前,苏州西北角的那座河阳山上,出产一种质地坚硬、颜色乌黑的石头,可以用来做砚台,刻石碑,人称阳山石。山上永庆寺的门口,有个卖砚台的小摊点,专卖各种砚台,当地人称他"石公公"。凡是来烧香拜佛的文人墨客,都要在他的摊上

  • 石秀在何地葬母

    南京城东南方有一座天下闻名的大山,名叫紫金山。山北坡有一处古迹半山园”,再往北约三里处有片凹地,名叫古佛寨,古木参天,甚是幽静。相传,这儿还是梁山好汉拼命三郎石秀住过的村子呢。传说石秀出身寒苦,排行老三。父亲去世很早,他与两个种

  • 阮小二在何地隐居

    水泊梁山北约二百多里处,如今平阴县境内,有一个七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名叫阮二庄。说来奇怪,这阮二庄竟连一户姓阮的人家也没有。这却是为何呢?传说北宋末年,梁山泊农民起义军被招安之后,水军头领阮小二,退隐水泊,带领女儿阮桂英打鱼为生,经常住在这

  • 梁山石龟会爬之谜

    梁山寨西北面一箭之远的地方,有一座青褐色的石头小山。这山呀,奇怪得草芽不生,树木不长。山北面半坡上,有一块五丈多长的大石头,站在山下往上看,那石头的形状,很像是一只活脱脱的大乌龟,挺着***,昂着头,向着山顶爬得好还劲哩。当地人都管这山叫龟

  • 燕青妻坚贞归天真相何在

    梁山群峰风光秀丽,山上松柏苍翠,山下花果飘香。尤其是山东南的杏花村更是幽雅别致。一提杏花村,人们自然先想志杏花酒,就想起杏花。杏花是何许人也?她是怎样坚贞归天的呢?北宋末年,一个姓王的老汉,老伴早亡,带着独生女儿杏妹在这儿开了一个小酒馆。王

  • 梁山百姓是怎样待义军的

    梁山主峰虎头峰崖的北边,有一个小山头。山上山下处处是杏树梨树,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杏花、梨花雪白。远远望去,似九天落下的瀑布,像东海翻起的银涛,因此人们给它起个名字叫雪山峰。说起雪山峰,还有一段梁山百姓诚心待义军的故事哩。那是大宋年间,山下

  • 英雄井水为何一落百丈

    梁山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不仅山青水秀,而且哺育了一代英雄豪杰,到处都有他们的英雄业绩被人传颂。下面讲的是一个流传不衰的故事。宋江寨顶上有一口长四尺、宽四尺的大井,传说是当年梁山泊英雄们在岩石上人工凿成的。人们都称之为英雄井。这英雄井说来也

  • 白发老奶显神助梁山

    两军作战,都要有后勤兵士供应充足的粮草,埋锅造饭,为作战的官兵办好足够的伙食。可是你听说过梁山的英雄好汉们依靠一块山石煎出的饼子战胜宋军的故事吗?这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大宋皇帝得知宋江在水泊梁山树起起义大旗,万分惊怕。忙集结全国的精兵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