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一程旖旎的美

那一程旖旎的美

收录日期:2025-08-07 21:00:09  热度:11℃
智者,无论何往,总是抬着头,把沿途的绚丽和感动的底片,不失时机的上传于心灵的相册,源源不断的为生命注入美的元素。我也曾抬头,却没有如此的感知,因为我不是智者。
不惑之前的岁月,我和许多人一样,为了生计,总是匆匆赶路,一程又一程。为了攀登,更不曾抬头,向着山巅,不畏艰辛的攀登着。在日复一日碌碌如蚁的日子里,心,也渐渐变得粗糙与麻木。所渴望的情感和美好,总是与绵长的时光一起流逝,最终慢慢忘却。那一程接着一程的路,那一峰连着一峰的山,尽管风光旖旎,缤纷多姿,在我的记忆里,是很少驻足欣赏的。冷落了多少曾经的绚丽和感动。现在回回首,是何等的遗憾啊。
当步入不惑之年的驿站,我慢慢地学会了淡定和从容,即便在匆匆前往的路程,也不忘抬头欣赏路边的风景,甚至稍稍驻足。那一程程的鲜活与感动,默然收藏于心灵,在不经意间蜕变为一种美的底片了。
光阴在流逝,我也不断自我醒示:把匆忙的脚步放慢些,再慢些,去汲取散落的点滴之美,让生活少一些艰辛和单调吧。
昂首不一定阔步,因为许多路程原本就不需要阔步的。行走,除了过往彼岸,更为重要的是收藏一路的鲜活与感动的。为此,有时我会站在一片空旷处的中央,去默默的守望一种美,甚至会把这种美的欣赏去延伸和扩展。比如,我们在欣赏春天缤纷的景致时,还会想到,这美,不一定完全属于美的季节,便会想到更为深邃的美,比如季节深处的残荷,比如凄风冷雨中默默绽放的牵牛花;我们在欣赏金秋十月的华丽和雍容时,还会想到,所有的收获并不一定属于秋天,比如人间四月天,比如傲雪绽放的腊梅。
只有肯于驻足,拥有对美的那一份虔诚,每一程的风景都是旖旎的,每一段的风光都会醉人的。
冬季,我钟爱的季节。只要出行,我都会昂首欣赏一派淡然的世界,甚至近乎贪婪。这个季节不仅有晶莹的雪花,也还有雪之为水的蜕变,还因为,我在这个孤傲而肃然的季节开始了我的人生之旅。
就在前几天,我踏着厚厚的积雪,漫无目的的由建设东大街西行,欣喜地欣赏着这个身着银装的新区、晶莹的雪花、三三两两情侣们粉色的小伞,还有路边盛开的“梨花”,一幕幕引我入胜。一片枯燥单调的心情,瞬间也如雪花一样的灵动了。
“砰”地一声,一辆“本田”追尾了。驾车的小伙子看了一眼被撞碎的尾灯,再看看那位有些惊慌的女青年,像是没有丝毫的埋怨和责备说了一声:雪后的路滑,开车要慢呀。挥挥手走自己的路了。那姑娘也不好的意思的回到了自己的驾驶室。
雪后放晴的一个下午,太阳格外的和煦。有风刮过,我拉了拉领子,稍稍驻足。一位美丽的妈妈,素颜轻衣,白皙的手臂握着婴车的握手。红灯灭,车辆飞驶而过,有尘埃扑来,她俯身捂着婴儿的脸庞。轻轻的举止,造就了一次美丽的急促。尘远去,妈妈松开手,婴儿瞪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妈妈,妈妈舒展眉梢,温存的笑着说:妞妞,我们就要到家了。初萌的思维,反而有着灵光般的感知力,婴儿乐的吱出了声。
紧随其后,又一道经年的风景:一对年迈的老人,相互搀扶,步履蹒跚地越过路口。在穿梭的车流里,有些惊恐和无奈,像是在不时耳语:慢点,慢点。我前去扶老人一把,穿过了斑马线。老人朝我莞尔一笑,以示谢意。
雪野、错落无致的楼宇、花样般的足迹、盘踞枝头的雾凇固然美丽,但更为美丽的是人们那一份包容,那一份涵养,初为人母的馨慰,相互搀扶的老者,以及一次偶然相遇的机缘。
只要抬起头,不被红尘的琐事所纷扰,尽情地欣赏路畔丝丝的鲜活与感动,虽然与生命的长度无关,但在一次次细微的欣赏中,便会成就了生命的厚度。


猜你喜欢

  • 开往北京的6号车厢

    下午6时16分下班以后,吕彪从位于中关村的理想国际大厦出发,搭乘地铁4号线经过14站到达北京南站。来到京津城际列车的检票区候车,从出站到检票只需3分钟。10月他从新浪天津站调到北京总部工作,于是开始了每日往返京津的上班模式。如果租房,将比他

  • 舒黑娃

    舒黑娃是我大伯的大儿子的大儿子,而我呢,是我大伯隔着六个姊妹的最小的弟弟的最小的儿子。若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他比我早二十五年左右,但好在中国的农村不论这个,只论辈分,我比他高一辈,所以他还得叫我陆老子(六叔)。说来也巧,不管是以前在县城读

  • 多维空间

    阴霾的天空被一道道发动机尾气编织成一张罪恶的网兜,网兜死死地罩在一个残破不堪的海湾城市上空。两天前这里人声鼎沸,赛事如火如荼,游客络绎不绝。波澜壮阔的海湾,经济发达的城市,美轮美奂的楼宇,和川流不息的车子组成的动态画卷最终定格在战争爆发的第

  • 新起点

    心慧豆花饭店。店外店内两对眼睛相互碰上,盯住,像磁铁吸上了……一会儿,差不多同时呼叫:“你!”“尤光。”店内女老板惊异:“飘了五湖四海,飘回来了。”“心慧。”店外男子点点头,问:“10年了,还没移窝?”他俩是10年前同事,都在长江机械厂工作

  • 在那禁书的年代

    想起我们的童年,确实是一群饥饿的孩子。肚子的饥饿让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美食王国的国民又发明了许多菜式:榆钱饭、槐叶窝头、清蒸观音土、生吃黑煤球……。而脑子的饥饿可以把一个孩子变成白痴或者书痴。我就是那个年代一个饿出来的书痴。在语文课上小和尚念

  • 三饼缘

    那年夏天,我记得新加坡一点都不热,往日上学路上的大汗淋漓很少出现,乡间的小路上微风轻柔,真是难得的凉快。父亲是崇尚文化的人,一心一意想让家里转个门风,于是决定全家勒紧裤腰带供大哥读大学,渴望有个盼头。剩下六个弟妹,大家也吵吵要念书,父亲无奈

  • 村庄.人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这个村庄与之前不同,第一次只是匆匆忙忙的过来跟他的父母吃顿饭,并没有仔细的去了解这个村庄。对这个村庄,哦,不,应该更准确的说是整个县城,我对它的了解更多的是从百度上所得知。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不得不叹这里的

  • 飞机失事

    飞机失事前,赵珂磊清晰记得,19岁的夏天,阳光猛烈而坦率。他拿到了国内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发现父母平时紧绷的脸终于有了稍许的舒缓。那时,他,赵珂磊,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大学二年级,那个夏天,赵珂磊没有回家,他去做家教了,还去一家电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