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辩而明

不辩而明

收录日期:2025-08-07 11:47:31  热度:8℃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何等的一种智慧呀!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份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份量。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沽名钓誉了,因为这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以退为进,这是一种大智慧。特别是领导人,在这方面如果运用得好,更能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袖,受大众至少是团队内部成员的关注程度肯定会高于一般人。而有些人可能对情况不怎么了解又喜欢乱下结论,甚至有时候会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加到头上,这时候你去辩解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心中有鬼,即便最后得到澄清也极可能给旁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更何况有时候你无意之中真的会犯一些错误。

对没有的事情不置可否,事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那时候你不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吗?有什么小错就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人家反而会觉得你人格高尚,勇于承认错误更易得到大家的谅解,而且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即使错又能错到哪里去呢?

不辩自明,一种极好的公关技巧。

作战如治水一样,须避开强敌的锋头,就如疏导水流;对弱敌进攻其弱点,就如筑堤堵流。(孙子兵法)


猜你喜欢

  • 嘉靖帝为何爱猫?嘉靖帝养的猫叫什么?

    现在许多人爱养宠物,猫狗等成为家庭新成员。其中猫咪漂亮优雅,性格高傲,大大的琉璃眼望着你,萌的心都化了。所以很多人甘愿成为铲屎官,恭恭敬敬的伺候自己的猫主子。萌萌的猫咪真的无敌,不仅现代人对它毫无抵抗力,就连古代的皇帝也不能逃脱它们的魅力。

  • 北齐文宣帝喜欢穿女装?他悲剧昏庸源泉

    公元526年,晋阳一座普通屋舍里传出妇人痛苦至极的惨叫。一声接着一声,叫的人胆颤。等过了好一会儿,屋内忽然红光大放,妇人声音渐息,紧接着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原是高欢之妻娄昭君产子,屋内红光大放,昭示着新生儿的不平凡。而这位新生儿,便是历

  • 宋前废帝刘子业的外祖母是谁?刘子业有哪些

    宋前废帝刘子业,小字法师,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第六位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沈约在《宋书》中称子业虽曰嫡长,少禀凶毒,不仁不孝,著自髫龀。又说其行秽禽兽,罪盈三千。总之,刘子业真的是他见过最残暴的皇帝且没有之一啊。刘子业残暴之名可不是白白得来

  • 古代皇帝出生异样 主要有哪几种?

    中国古代帝王都强调君权神授,也就是说我这个皇帝是老天让我当的,我是奉老天爷之命来管理你们,是上天之子。之所以如此,自然是为了保证君权的至尊无二,更好的统治天下。为了强调这一点,许多皇帝还在出生上作文章。出生之时各种神异表现,特别是那些不在正

  • 朱元璋和张百万的故事 朱元璋为何诅咒张百

    唐代著名诗人诗奴贾岛曾隐居于清凉寺,在清凉寺的河对岸,有一个村庄,是张姓建村,故名张庄,在这里朱元璋留下了一首诅咒诗,据说十分灵验。明朝初期,张庄出了一位张姓的大财主,当地人称之为张百万,据说他家产丰厚,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只知道他名下

  • 宋顺帝刘准的生平简介 刘准是怎么死的?

    南朝宋顺帝刘准是南朝宋末代皇帝,大家对他可能不是太熟悉,不过大家一定认识他的父亲,即《凤囚凰》中的猪王刘彧。在刘准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使得他发出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的感叹呢?公元469年7月3日,刘准出生了,他是宋明帝刘彧的第三个

  • 李康妃的生平简介 李康妃真的打死皇后还劫

    李康妃又称李选侍、西李,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十分受宠。这个女人也算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了,明明犯下了打死皇后以及劫持皇帝的罪名,最后却愣是高枕无忧的过着荣华富贵的日子高寿善终了!到底是谁给她的胆子对皇帝皇后下手,又到底是谁最后维护了她?真的

  • 义成公主的生平简介 义成公主是怎么死的?

    义成公主并不是真正的隋朝公主,她只是隋朝宗室女,但她确是隋朝灭亡以后唯一一个有血性敢和唐太宗李世民叫嚣的皇室成员,隋炀帝的亲孙子杨政道都做不到!义成公主对隋朝的感情太深了,大隋朝就像是她的信仰,深深烙印在她的血液中,她的一生都在为隋朝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