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不留遗憾

不留遗憾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2:47  热度:8℃

1930年秋天,美国演员普特·奥博如恩在纽约的剧场里参加一部名叫《努力,努力》的话剧首次演出。这部话剧其中有一场是询问某件事情的场面。这一场一开始的剧情,是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和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场景,这两个人一个是通过电话和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大声争吵,另一个则是在桌子旁和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大声争吵。

这部话剧首演之后,得到了各种不同的评论,有人赞扬,有人批评。但是,以批评者居多。

后来,奥博如恩随着剧团到纽约的一个小剧院里去演出,降低了票价,大家也都削减了演出报酬,只是希望这部话剧的演出能够进行下去。但是,看上去前景并不乐观。

在此期间的很多个夜晚,奥博如恩都在为他在这部话剧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忧心忡忡。后来,奥博如恩决定在这部话剧的演出中马马虎虎地应付了事,他想:何苦为前景并不乐观的事情而卖力呢?

然而,不知为什么,在中学时读到的一本书里的一句话却总是出现在奥博如恩的脑海里:“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于是,在此后的每一次演出中,奥博如恩都全力投入到剧情中。每次演完戏,奥博如恩都因为努力而累得满身大汗。有时,奥博如恩自己也覺得这样干是不是有些傻。但是,奥博如恩依然在每次演出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表演。

两个月后的一天,奥博如恩突然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好莱坞著名导演霍华德·休斯的秘书的人给他打来的电话,这个人在电话里对奥博如恩说:“休斯先生准备拍一部新电影,他想邀请你参加这部电影的演出。”

后来,身为好莱坞著名导演的霍华德·休斯见到了奥博如恩,他把这件事的原委告诉了他:有一次,休斯和他的几个朋友搞到了几张轰动一时的一出话剧的门票,可是,最后还是缺一张门票。于是,休斯就穿过马路,来看对面小剧院里演出的话剧《努力,努力》。

“《努力,努力》这部话剧中有一场戏的确打动了我,”休斯说,“那场戏就是你在桌子旁和别人大声争吵的那一幕,你尽自己最大努力的表演深深打动了我,我看出了你的敬业精神和在这种敬业精神中展示出来的才华。于是,我就决定邀请你在我拍摄的新电影里扮演一个角色。”

这是奥博如恩的电影生涯的开始。后来,他成了好莱坞的著名男演员。

所以,奥博如恩后来说:“即使你做的看上去似乎是非常微小的事情,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这些微小的事情做好,只有如此,以后才会不留遗憾。”

猜你喜欢

  • 是什么拉你走向平庸

    这使我想起自己上学的经历来了。在小学时,我是班里的佼佼者,觉得第一非自己莫属。升到初中后,人多了,觉得自己能考前10名就不错了,于是一旦考到了前10名,便会沾沾自喜。高中后,定的目标更低,常会安慰自己:高手这么多,已经不错了。就这样,我们一

  • 学会收集快乐

    他曾经是日本最大零售集团八佰伴的总裁,当他72岁时,突然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他苦心经营的集团倒闭了。一夜之间,他从一位国际知名企业家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有人以为他从此将一蹶不振,穷困潦倒余生。可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又和几

  • 做个表里不一的女人

    如何与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相处?不如在外给他面子,只要他回家肯任你“收拾”。阿彦是个很随和大度的男人,很多事情不跟我计较,但有一件事例外,那就是他的大男子主义。他曾经义正辞严地对我说,不管以后各自事业的发展如何,即使有一天我的收入超过他几倍,都

  • 妈妈牌鸡蛋面

    我总在深夜饿的时候,想起家里的一碗面条。那是母亲煮的面条,里边加一个煎鸡蛋,两片青菜。工作后,我被查出胃病,一直没跟母亲提过。但她有次在电话里问我,有些嗔怪:“你老是喊饿,一个人在外面,就别过得稀里糊涂的。最近有没有吃胃药?”我答应着:“知

  • 诤友难得

    朋友之道,我最喜欢诤友。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这友直二字说的就是诤友。诤友难得,能当面指出你的缺点,一点不留情面,这样的朋友,稀有啊!冰心先生之所以喜欢吴文藻,就因为他是她的诤友。在冰心与吴文藻恋爱时期,冰心已经是相当有

  • 相思两个字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没有情爱的男人,至少他从没有在我和哥哥面前表现过对母亲的亲密。有时候我给他们拍照,义亲思是催促着我们赶紧照了他没闲工夫陪着我们。说完了又偷偷把身子朝前移一移,结果,几乎所有的照片里,都是父亲很伟岸地占据了“大半个江山”;而

  • 婚姻:“和谐”得靠“妥协”

    妥协他,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苏晓花丈夫是独子,纵有数不清的优点,婚后我还是发现他有让我难以忍受的毛病,比如自理能力不强、不懂得关心人,最主要的是懒。指不定哪一天,我就会在扫地或整理房间时从沙发下或者洗手间地上看到成团的脏袜子,就连孩子卧室的

  • 婚姻修补也成锦

    我父母的婚姻可以说是幸福的。虽然父亲脾气暴躁,但是他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他们修补婚姻的过程,更像是一出出闹剧。记得我7岁那年的一天,父母不知为了什么事吵架,母亲—边哭一边悲愤地整理行李,要离家出走。父亲坐在客厅里,佯装镇静地看书。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