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神秘杀手

神秘杀手

收录日期:2025-08-07 21:57:46  热度:9℃

马文月三十多岁,是乡政府里的宣传干事。他的笔杆子在全乡那是赫赫有名的,除了乡长就数他了,人称“马大笔。”

上个月他下乡到刘湖营找新闻,无意中在村里的小路上碰到一个喝得烂醉如泥的大汉,手里还拿了一把寒光闪闪的杀猪刀。那大汉也是倒霉,偏偏遇见上了马大笔。马大笔把那人拖到村里后,回到乡里就动起了笔。很快,他以自己为主角,写成了一篇长约10000字的通讯,正标题是《拼就一腔男儿血,勇斗歹徒擒凶魔》,副标题是《记见义勇为的好干部马文月》,作者署名不是他,而是乡长胡海论。文章写成后,因为乡长胡海论的社交面很广,首先在县里的报纸上刊出,接着被地区的报纸转载。听说省里有一家报纸也准备转载。这一下,不仅乡长出了名,他也出了名,大会小会连着作报告。他说他心里装着全体群众,遇到了穷凶急恶的歹徒,如何奋不顾身与之搏斗。一时之间,乡里的人又喊他“马大胆”了。

这天,马大胆从县里作完报告回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天灰蒙蒙的,离远了根本看不清人的脸。从车站到乡政府还有一小截距离,他推着自行车一边走一边回味刚才县长接见他时的滋味。路上没人,只有凉风一阵一阵的吹来。突然,他听到一阵奇怪的磨刀声,抬头一看。天啊,三丈外的地方站着一个凶神恶煞的黑大汉。这黑大汉并不是上次醉酒后被他拖到村里的那位,只见黑大汉目露寒光、虎背熊腰,手里还拿着一把让人一看就想到流血的杀猪刀。马大胆心里暗叫一声不好,知道自己遇上了拦路的。他想回头跑,可转不过身子迈不动脚步。他想喊,可喉咙好象塞了棉花,发不出一丝声音。黑大汉看到他,把手中的刀抡了两下,马大胆这才发现黑大汉还牵牛似的牵着一个人。黑大汉嘿嘿冷笑两声,突然把刀一挥,他牵着的那个人的脑袋立刻像西瓜一样滚落在地。妈呀!马大胆从来没见过杀人,这时也不知怎么了,头一晕,躺在了地上。

马大胆醒来时看到自己躺在乡卫生院的病房里,他向医生打听,才知道自己晕倒在路上被人救了。医生告诉他,他晕倒的原因是血压太高,并问他以前有没有犯过病。马大胆本想说自己是被黑大汉杀人吓的,可又想到自己是全乡人都知道的勇斗歹徒的英雄,如果说是被吓晕的,不被别人笑掉大牙才怪?于是他又把话咽了下去。

马大胆一到乡里就去派出所打听,问是不是有人杀人了,凶手是不是已经逮住了。派出所所长老王对他说,哪有什么凶杀案?他一听,愣了,心想:自己刚才明明看到黑大汉把刀一抡杀了一个人,怎么会没有凶杀案呢?他见老王不像开玩笑,就将信将疑的回家了。

过了几天,马大胆又下乡去找新闻线索,回来时天快黑了。他路过河滩地时,下意识地望望四周。四周没人,只有绿油油的庄稼在晚风中神秘的晃动着。突然,又是一阵奇怪的磨刀声传来,他抬头一看,天哪!前面不远外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一个黑大汉,还是牵着一个人。黑大汉像上次一样,冷笑几声,突然把刀一抡切瓜似的吹掉了那人的脑袋。马大胆这次看得清清楚楚,那脑袋掉在地上还在四下滴血。妈呀!马大胆不信神不信鬼,只信事实。可这事实太可怕了。他血压一高,又晕了过去。

等他醒来时,照例住在乡卫生院里。他回到乡政府,又问老王。老王来中笑哈哈的说没有任何凶杀案。马大胆不相信,第二天又带着几个同事回到昨天路过的河滩地里,想在那找到一些血迹以及其它杀人的线索。可结果却令他非常失望。

没过几天,马大胆又一个人下乡,回来时真的又遇到了黑大汉。黑大汉刀一抡又砍掉了一个人的脑袋。马大胆看得真真切切,两眼一黑又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他再也不敢隐埋什么了,一五一十地告诉医生,自己不是什么高血压。自己的血压高是因为看到有人拿刀杀人,残忍恐怖。女医生奇怪地问:“你不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吗?你冲上去救人啊?”马大胆苦笑道:“我腿都软了,那还能冲上去?”医生“扑哧”一笑,当电视上再播马大胆的见义勇为事迹报告会时,医生不是转台就是去织毛衣。

很快,全乡人都知道马大胆其实胆不大,于是改口叫他马小胆。至于那黑大汉杀人是怎么会事,当马小胆从电视上看到美国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的活人切割表演后,就明白了。不过那表演魔术的黑大汉是谁,马小胆却怎么也不知道。

猜你喜欢

  • 二流堂:劫波历尽之后

    2012年1月10日,当黄苗子病逝的消息传来时,张达自己也是一位八旬老人了。面对《中国周刊》记者的拜访,他翻开一本相册,找出了一张拍摄于1994年的相片,黄苗子、丁聪、杨宪益、吴祖光等人聚集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一条楼道上,笑意盈盈地

  • 剃头摊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上海人的理发问题大多是在剃头摊解决的,一是便宜,二是方便。而且有趣的是,那时候占据理发市场最大份额的不是机构,而是散户。所谓的机构是指理发店,而散户则是那些剃头摊了。剃头摊遍布上海各个角落,却也有等级之分的。譬如,挑着剃

  • 最好的结果

    那一天,他的父亲走失了。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一个村里人同去的,怎知那人喝醉了,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家。父亲就此不知去向了。父亲当时年纪不算老。不到50岁,可父亲是哑巴,没读过书,打生下来就在家里,或者在田里,从未出过远门。子女们一

  • 西游第一人法显

    说到西天取经,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僧,一般老百姓都会把他视为西游”第一人,其实早在玄奘之前两百多年。就已经有人完成了一次取经大业,此人就是高僧法显。法显原姓龚。有3个哥哥,都先后夭折。他父母担心他也会夭折,在他3岁时就把他送去

  • “黄粱一梦”到一底睡了多久

    成语中黄粱一梦”,典故出自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对于这个黄粱”,如今的注解多称是蒸小米饭。真是大谬。《枕中记》是唐传奇中很有趣的一篇。参照其原文,说的是有钱的地主家公子小卢在小店午歇,来了邋遢的云游道士老吕,虽然

  • 预感

    从前,有个很小的村子,村里住着个老太太。老太太有两个孩子。儿子十七,女儿还不到十四。一天,老太太一脸愁容地端来早饭,孩子们见了,问她怎么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一早起来,总觉得村里会有大难。”孩子们笑她,说老太太就这样,尽瞎想。儿

  • 中国狼

    一队日军在荒原上前进。前面是几辆摩托车开路,摩托车工架着机枪后面的士兵一律着棉大衣、牛皮靴,肩扛三八大盖。他们走路趾高气扬,人人目空一切,就连那面膏药旗,也很牛地飘动着。他们是胜利之师。自从进入中国东北,就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像他们这样一

  • 棉花闹鬼

    乾隆年间的一天,张之先到清江县赴任,一路上看到路旁大片的棉田如白雪一般,棉田里有许多妇女正在采摘棉花。看到这丰收景象,一路的劳顿也减轻了许多。这庄稼丰收毕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这位即将上任的父母官不禁喜上眉梢。张县令的心情还没好两天,第三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