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苻生是谁?他为什么喜欢杀人?

苻生是谁?他为什么喜欢杀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2:59  热度:11℃

历史上有很多暴君,他们有的奸淫无道,有的滥杀无辜、残害忠良,有的贪图享乐。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绝对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今天要说的这个暴君是个独眼龙,仅仅在位2年时间,杀的人却可以足足凑上一支军队,杀人的方式更是残忍血腥。

鹿晗之前出演的电视剧《择天记》中名叫陈长生,他总说这是因为师父希望他能长命百岁。可是,叫做长生的人,却并不一定都像陈长生那般善良和单纯,也都不一定能长生。苻生,便是那个自打出生起,就只有一只眼睛的长生。

长生是苻生的字,他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继位后的苻生兽性大发,这才让他出了名!

五百多条人命啊!有宫妃的,有大臣的,有奴仆的,有百姓的,这是苻生继位不久就创下的杀人记录。

登基的那天便是他的父亲苻健去世的日子,苻生不按惯例坚持改元,大臣段纯反对,他立刻就杀死了段纯;大将强怀为国捐躯,其后代的妾氏生活艰难求助于苻生,希望苻生给儿子封号,苻生当街便射穿了妇人的脖子;有臣子夜观天象,预言国有大丧,苻生二话不说带着刀就冲进梁皇后寝宫,砍下了起身迎接他的梁皇后的头;丞相雷弱儿揭露受宠的奸臣,苻生不满,杀死雷弱儿以及他的九个儿子二十三个孙子;苻生怀疑广宁公鱼遵要造反,不由分说就把他杀死,鱼遵的七子十孙全数被屠。

仅仅只是杀人,还不足以让苻生名声大振,真正让人吃惊甚至胆寒的,是他虐杀人的千奇百怪的手段。

苻生发三辅民修治渭桥,臣子程肱劝谏到此时是农忙时节,不应该征召农民。谁知苻生大怒,派人将程肱拖出去斩了。几天以后,修桥的地方狂风大作,行人都被刮倒。宫廷传出流言,说是苻生冤杀程肱,老天爷生气了。苻生一听,查!必须查!杀!必须杀!

凡是说过这些话的宫女奴才,全部被刳心剖胃。苻生的亲舅舅强平看不过去了,跑进宫来劝说苻生。满朝文武皆在,眼睁睁看着强平话未说完,就被苻生派人用凿子凿穿了脑袋,脑浆迸裂,死相极其惨烈。苻生之母强太后听闻兄弟惨死,悲愤抑郁,绝食而死。

苻生喜好从牛羊驴马的身上活剥它们的皮,其实他是想看这些动物被剥皮以后在宫殿上狂奔的样子。苻生还剥过人的脸皮,死囚们被剥去整张脸,苻生还命令他们在下颌挂着脸皮唱歌跳舞。

怎么才能逃过苻生的杀意呢?当时的人就总结出来,苻生天生瞎了一只眼,因此对残缺之意的词句极其敏感,只要不碰以下几个词,你就能暂时保住性命。这些词就是不足、不具、残、少、缺、伤、毁、无、偏等等。

苻生这么喜欢杀人,其心理阴影是一方面,天生的身体资质又是一方面。据说,苻生从小就异于常人,他的父亲其实非常不喜欢他。苻生的力气很大,成年以后便可以举起千斤顶。此外,他还能徒手和猛兽搏斗,比马儿跑得更快,在武艺骑射方面十分抢眼。

都说常伴君王侧,不知哪天就死了,殊不知君王便是那沉睡的猛虎,惹不起。苻生身边的宫女、奴才、妃子、大臣、侍卫等人,被截胫、刳胎、拉胁、锯颈死者不可胜数。

苻生在位只有2年,可是在朝的宗室、勋旧、亲戚几乎都变成了残疾,人人自危。此时的伏生才多少岁,他20岁当皇帝,22岁就死了。就因为他独眼,因为他杀的人多,杀人的手段狠毒,他的名声才能这样大!

猜你喜欢

  • 马首是瞻

    【释义】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释义】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春秋时期,秦国十分强大,常欺负那些弱小的诸侯国。引起了众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公元前559年,晋悼公联合了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去攻伐秦

  •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成语,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成语故事:

  • 十羊九牧

    【释义】九个人牧十只羊,浪费人力。原比喻官多民少,后用于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出处】唐·魏征等《隋书·杨尚希传》。南北朝时北周的杨尚希,在历明帝、武帝、宣帝三朝为官,长期担任要职。隋文帝灭掉北周取代政权后,杨尚希对隋文帝也是忠心耿耿、殚

  • 九死一生

    【释义】命运不济,多次濒临绝境。也用来形容历尽艰险,死里逃生。【出处】楚·屈原《离骚》。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一生忧国忧民,牵挂百姓疾苦,即使遭到奸人陷害而被流放时,仍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有一节是这样写的:长太息

  • 人面兽心

    【释义】外貌是人,但内心像野兽一样凶残卑劣。【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黄帝》。杨朱是战国时期着名的哲学家,有一次将老子请到家里,尊敬地向老子请教。老子见他态度诚恳,便给他讲了这么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主要还要看其内心如何,光看外表容

  • 人自为战

    【释义】将战士们置之死地,人人都主动拼死作战。也指人人能独立作战。【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有一次率领数十万人马,前去攻打依附于项羽的赵国。赵王和主将成安君陈余得知汉军来攻,在井陉集中二十万大军抵御,兵力

  • 大逆不道

    【释义】原指犯上作乱、破坏封建秩序的言行。现用来形容罪大恶极。【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楚汉相争,相遇于广武城,楚军与汉军摆开阵势,项羽跃马阵前喊话:“小儿刘邦,你我二人相争,天下黎民涂炭,吾心不忍,今天你我单独较量,作一了断,谁胜

  • 东坡画扇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苏轼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