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梁山好汉为什么都要过昧心桥

梁山好汉为什么都要过昧心桥

收录日期:2025-08-07 19:47:00  热度:11℃

水泊梁山北八十里,层峦叠嶂中,有一座挺拔秀丽的青石山,名叫棘梁山。山下碧水浩渺,山上花果飘香。传说北宋末年晁盖、吴用聚众造反,“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起初就竖在这座小山上。山上有两块拔地矗立的巨石,仿佛斧劈刀削过似的,立陡立陡的,高达数丈。自下向上看,两石之间只露一线蓝天,上面横一独木小桥,云遮雾掩,俨然架在天上。这座奇特的木桥,人们称它“昧心桥”。凡是入伙的人,都要过此桥,这是什么呢?

四方豪杰上山聚义,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必须通过这座天桥。有一年,一个乡客上山入伙,失足跌在桥下,摔得粉身碎骨。有人从死者腰部发现鼓囊囊一包碎银。原来死者是东平府衙的家丁,拦路抢劫良善,做了昧良心的事,应了恶报。从此,“昧心桥”传闻四乡。晁盖、吴用利用一般人的心理作用,对来入伙的人,往往要过桥自测,多有应验。从此,起义军队伍更加纯洁,良将云集,人心归一。全军上下,杀富济贫,共反大宋,节节取得胜利。

现在,“昧心桥”上的横木,经过风雨剥蚀,年深日久,早已无存了。棘梁山上的两块巨石,却依然兀立山顶,直插云天。

猜你喜欢

  • 一目十行

    南朝梁武帝非常爱好文学,他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开始识字读书,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儿子这么好学,梁武帝当然很高兴。有一次,他特地把萧纲叫来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萧纲毫不怯场,不慌不忙地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写成了一篇声韵

  • 义无反顾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

  • 庸人自扰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办事干练,素有威名。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到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

  • 尾大不掉

    春秋时期,楚灵王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公子弃疾。公子弃疾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的军功。为了表彰弃疾建立的功勋,楚灵王把蔡国的大部分土地赐给他,并且封他为蔡公。但是过了不久,楚灵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无宇请进宫来请教。楚灵王问

  • 无可奈何

    西汉时期,统治者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自立旗号,攻打城池,夺取粮仓,释放死囚,杀官员,在乡里抢劫富豪,救济贫民,响应者不计其数。起义震惊了皇帝,他急忙派重兵前去镇压。然而,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有不可阻挡之势。

  • 吴牛喘月

    西晋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满奋。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体格似乎很健壮,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生来体弱,尤其怕冷。每当冬天来临,京城洛阳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时,他就整天待在家里。在这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住的房屋不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而且还要挂上厚厚的

  • 先发制人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个皇帝,可他只当了十二年的皇帝就死了,把皇位传给了二儿子胡亥,也就是秦二世。秦二世当了皇帝,和他的老爹一样横征暴敛,老百姓的生活很困难。大家再也活不下去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率先在大泽乡造反,天下群雄纷纷响应。项梁

  • 先声夺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