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曹植有多聪明?他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曹植有多聪明?他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收录日期:2025-08-07 17:05:38  热度:13℃

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奸雄曹操,他有二十五个儿子,六个女儿,只有极少数人被后世铭记,其中才华最高者,当属曹冲、曹植与曹丕三兄弟。

曹冲是古代有名的神童,他的聪明才智世人有目共睹,我们自不必多说。

曹丕文武双全,曹操将他立为世子,继承了他的地位和权势,最终取代东汉,建立了曹魏,成一方霸主。曹丕之才,不止于文,更在于政治。

曹植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人才,他七步成诗,留给后人最著名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而,这位本该在政治上大放异彩的人,却半生不得志,始终被曹丕所打压、猜忌,最后抑郁而终。

钟嵘对曹植的评价极高: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曹植天纵之资,那么他的儿女有没有继承他的资质呢?

据史书记载,曹植这一生共娶了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崔氏因着装过于华丽,受到曹操的斥责,回家就被赐死了。

曹植的继妻为谢氏,太和年间被封为陈思王妃,曹植后期一直受到软禁,期间唯有谢氏陪伴左右。

谢氏十分长寿,活到了晋代,享年有八十多岁。

曹植妻子不多,儿女也少,仅有二子二女。

曹植长子名唤曹苗,被封为高阳乡公,早卒。史书对曹苗的记录甚少,如果不是因为曹植写了一篇《封二子为公谢恩章》,恐怕我们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曹植的次子名曹志,最初被封为穆乡公,后来迁封为济北王。曹志虽为庶出,但他却继承了曹植的惊世之才,自幼热爱学习,年轻时就凭借才能与品行而扬名于世。

曹志能文能武,既能出口成章,还极其擅长骑马射箭,武艺卓群。曹植长子曹苗死得早,见次子能干,就立他为嗣,还说:这孩子是保护国家的人!

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之后,曹志受到重用,被改封为鄄城公,后出任乐平太守,迁散骑常侍、国子博士,转祭酒。

不过后来,曹志因替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求情,惹怒司马炎,被罢官。虽然司马炎爱惜曹志之才,又重新启用曹志,但曹志却因母亲去世,伤心过度,得了疾病,喜怒失常。

曹植的长女名曹金瓠,出生仅190天就夭折了,她的事迹也少有人知,曹植痛失爱女后,为她作了一篇《金瓠哀辞》。

曹植幼女名曹行女,她比金瓠小两岁,姐妹俩的命运出人意料的相似,她出生7、8个月后就夭折了,曹植为她作《行女哀辞》。

猜你喜欢

  • 精明的打字员

    公司里新招了一批职员,老板抽时间与大家见个面。黄烨(hua)"全场一片寂静,没有人应答。老板又念了一遍。一个员工站起来,怯生生地说:我叫黄烨(ye),不是叫黄烨(hua)。”人群中发生一阵低低的笑声。老板的脸色有些不自

  • 美国和日本划船比赛

    美国和日本决定进行划船比赛。为此双方的船队都作了长期的训练,以求达到巅峰状态。在双方都感到准备妥当的日子里,日本队大胜美国队一英里。美国队被此失败弄得垂头丧气,信心大失。领导决心重整旗鼓,于是请了一个咨询公司来调查惨败的原因,并提出应付之道

  • 8招让老板目中有人

    沟通无障碍 杨歌有时候对老板颇有些“同情”。上班时间在大堂遇见老板,正有说有笑的一群人顿时像被点了穴位一样鸦雀无声。等电梯到了,老板率先进入后,竟然没有人跟进。除非老板点名,大家才硬着头皮与老板同梯。老板有次请大家K歌,一个人占据了一张大沙

  • 职场不要苦黄连

    上个月Jesica跟肖娜一起做的那份报表出了纰漏,为此老板整个上午也没给她们好脸色看。回到自己的办公室,Jesica立即变身成了祥林嫂,哭天抹泪地抱怨。原以为同事们见此情景会伸出援手,但没料到的是,大家似乎根本没注意她的存在。 Jesica

  • 职场中不能永远是非分明

    是非分明是年轻人的优良品质之一。但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身处办公室中,如果你的是非分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相反会给别人造成难堪、为自己树敌时,你应遵循办公室的另一套法则——是非不分。 个案一:我生长在军人家庭,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是非分明

  • 请老板付工资

    这是去年暑假的故事,一想起,便历历在目,令我终生不忘。那天是星期日,刚上完晚班,我累极了,顾不上换下油渍渍的工作服,连忙倒在床上准备大睡一觉。但墙上的日历提醒我:离开学只有三天了。怎么办,那两个多元的学费还没着落,来这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

  • 我的上司张爱玲小姐

    张爱玲小姐和我最喜欢的女作家同名同姓,但她们不是同一个人,张爱玲小姐是台湾人,是一个超级苛刻的女人,只不过刚认识她的时候,我误以为她是女神。 大三那年,我谈了一场高调得全校皆知的恋爱,结果却以男朋友劈腿告终。分手之后,我冲动地办了退学手续,

  • 光有履历是不够的

    1995年我刚出完一本销售30万册的畅销书,那一年公司赚了很多钱。可是我的出版社仍然是一个小公司,但当下的胜利,让我徜徉在乐观的气氛中,“乘胜追击”是我心中唯一的想法,急着扩充组织与团队成为我最急切的事。 这时候,我接到一张几近完美的履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