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仙人桥的由来

仙人桥的由来

收录日期:2025-08-07 17:07:00  热度:10℃

相传上古大禹年间,大禹大分天下为九州。当时便于官员的管辖,划分地界大多采取以山之行、川之向为划分的标准。而为了尽可能多的拓展自己治下地域的面积,各主事官员也是借助仙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各自较着劲,由此演绎了一幕幕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新昌乡西岭脚村仙人桥的故事便是众多故事中显为夺目的一例。

故事是这样拉开帷幕的:话说,古时在划分常山县与毗邻淳安县的县界时,土地爷与当地仙人就划分标准发生了分歧。土地爷主张以山高为界,以山的高处为界(即现新桥乡塘关村上界牌自然村),仙人则力主应按水流为界。两人你来我往,从晨曦微露到繁星闪烁,争得面红耳赤,仍然谁也说服不了谁,两人各执一词。于是两人商定来日再定。

仙人驾鹤而归,途中暗忖,“土地爷一意孤行,要按山高为界,与自己所执意见相距甚远,如此相持不下,莫说明日,就算三年五载也未必解决,”眼见快到家门,突然他心生一计,不觉暗自发笑……于是仙人按下云头,来到位于淳安县内的白马乡朱沙河处,连夜搬运石头至常山县内的新昌乡西岭脚以东(现仙人桥桥址处),开始了造山运动。

话说土地爷,自已觉得仙人十拿九稳会依自己主见,便心生畅快披星戴月的往土地庙赶,途中突觉眼皮跳得厉害,不觉忧从心生,暗思莫非仙人会违背意愿与己不利?想到此处于是拨转脚步向前趋行。土地爷赶到朱沙河附近,四处探访。从一村妇口中听闻一怪事。村妇言:“刚才曾见一人大半夜在河东侧赶一群鸭子,当时觉得很奇怪……”

土地爷听后,心中明白,却也是一筹莫展,奈何不得。顿时眉头紧锁,不时突觉灵光一现,计从心来。土地爷心想:“你暗渡陈仓,施请君入瓮之计;我来个将计就计,让你前功尽弃”。古时,土地爷掌管天亮时辰。

这时,土地爷来到河东侧,果然发现了仙人在搬运石头,便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见朦胧处一山的雏形渐成,土地爷掐准时机,提前一个时辰天亮,而天亮后,仙人已无法指挥河中石头来造山,而所垒之山却仍未成型,并且中间缺了一大口子。面对土地爷,仙人羞愧难当,为弥补所犯错误,便在缺口处用木头搭成一桥,以便当地百姓往来通行。此后此桥便称为仙人桥。

猜你喜欢

  • 真爱无声

    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爱,不需要太多的动作;爱,也许只是一个回眸,一抹浅笑便足矣。——题记从小到大,父亲从没说过爱我,长久下来我便也习惯了,习惯了他的淡然,习惯了他的沉默。也许是太希望听到“爱”这个字眼,15岁生日时,我突然特别想让父亲说爱

  • 向自己请会儿假

    太忙了,太累了。总觉得时间不是自己的,属于单位,属于事业,属于没完没了的应酬。生活仿佛是规定好了的程序,机械而又麻木。感觉到身心透支,一切感觉不再鲜活。这时需要向自己请会儿假。向自己请会儿假,让匆匆的脚步缓慢下来。抬头看看天空。天空湛蓝无际

  • 娘喊一声听千里

    我的家乡有一个流传至今的习俗: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如果受了惊吓,或者其他什么心理上的伤害,不好好吃奶、不好好睡觉时,母亲就会牵着婴儿的小手,在他耳边轻轻唤着他的名字,呼唤他赶紧回家。神奇的是,这样喊上几次,婴儿的心理创伤就真的愈合了,睡觉变得

  • 什么是真正的陪伴

    为了做给哥哥看哥哥在家乡的一家快递公司上班,工作忙碌收入不高,嫂子怀孕后就再没出去工作。有了孩子后,哥哥一家三口索性就跟父母住在了一起,用哥哥的话说,爸妈年纪也大了,在一起方便照顾,还节省费用。哥哥的话他不认同,父母年纪大了,退休金本来花不

  • 救火的母亲

    前段时间,因为儿子动了个小手术,我在医院陪了几天床。同一病房里,还住着一位来自乡下的老太太,陪床的是老太太的两个儿子。我有幸听到了他们母子间的一段故事。老太太74岁,眼神有点儿痴呆,半夜里常常很大声地说一些云里雾里的话,很明显,她是个老年痴

  • 老百姓的爱情

    父亲决定收拾老房子。老房子在小巷子里,车辆出入很不方便。可父亲说年纪大了,用不着车辆,也不在乎外表的美观,只图个住着舒坦。老房子安静,冬暖夏凉,又有着年轻时的太多记忆,的确是不错的养老住所。我周末回老家去,却发现父亲在亲自收拾房子,原来,铺

  • 回到爱的原点

    结婚前夕,千里之外的母亲频繁地打电话来,不是表达思念,而是与我争吵。在气愤中她甚至冲我喊:“别以为你现在嫁得远了,就跟我们没关系了!我生了你,就能永远管着你!”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母亲对于失去我这个女儿的恐慌。从内蒙古到山东的千里之距,

  • 挽起父亲的手

    随着理发师轻盈的手,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缕一缕地散落地上。我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父亲不过是把略为显长的头发剪短一些,我以为这是很简单很省事的活儿,但理发师似乎在精心打理一件艺术品,一边细心修剪,一边轻声和父亲唠家常。她大概和我同龄,看她那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