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长宁公主是谁?她父母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长宁公主是谁?她父母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收录日期:2025-08-08 09:37:22  热度:11℃

汉唐大概是最宠公主的时代,相比于后世动不动就把公主拿去和亲,汉唐两朝的真公主和亲的比较少。而且这两个朝代的公主,享受食邑,自己都能养活自己。

唐朝受宠的公主不少,其中大家熟知的多为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生女,安乐公主则是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和韦后之女。

其实安乐公主的姐姐长宁公主也十分受宠,比之安乐公主和太平公主也差不多了。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后被贬途中所生之女,从小吃尽苦头。长宁公主在父亲被废之后,日子也不好过。好在后来中宗复位,才恢复了皇室公主的荣光。

唐中宗复位之后,尤其对当初和自己一同过苦日子的韦后宠爱有加。连带对韦后所生的公主,也盛宠无双。

安乐公主自然不多说,长宁公主生的姿色可爱,又是韦后与唐中宗长女,也十分受宠。

圣历年间,她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设立府卫,十步一人,加以骑兵巡逻,僭肖宫省。唐朝享受这份待遇的公主,屈指可数。

神龙年间,她的待遇已经可与皇子亲王相媲美了。不止如此,如果按实际的财富来算,她还远超亲王。长宁公主的食邑实封有2500户,是正常亲王封邑的三倍。三倍可不是闹着玩的,足以见得她的盛宠。

长宁公主长大之后,选驸马杨慎交下嫁。婚礼的盛大自不用多说,就连府邸也是穷奢极侈。

长宁公主的府邸选地东都洛阳,将高士廉的府邸和左金吾卫的军营合并,作为宅地。建造这座宅地,耗光了府内的所有财富。

这还不是尽头,后来她有在府邸左边开了一个球场。永昌县被取消之后,县衙也被长宁公主要了过来。

魏王李泰的宅邸很大,东西方向占满一坊,另有池塘300亩。李泰去世之后,李治本来准备将李泰的旧宅划分给民间使用的。但是长宁公主听说后,向自己的祖父索要过来,此后成为她的宅院。

长宁公主除了食邑的产出之外,还有一部分黑色收入,便是她利用母亲的宠爱,参与封官,卖官鬻爵,所获颇丰。

韦后一脉后来的结局都差不多,李隆基平定韦后叛乱之后,长宁公主也受到牵连。驸马杨慎交被降为绛州别驾,长宁公主随同驸马一同前往绛州。

可笑的是,那座洛阳豪华的宅邸,经过一再扩修,刚刚才修好。漂亮奢华的宅邸,长宁公主还没来得及享受一晚,就得搬家。

临走之前,只能将宅邸贩卖,在卖府邸的时候,光木石等建筑材料的价值便值钱二十亿万。花销之大,实在可怕。

世人常说投身做皇子公主,日子可以过的逍遥。要我看,投身皇家也得选对父母,像长宁公主这般牛气的才是真公主风范。

猜你喜欢

  • 猪八戒的堕落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胜利归来后,唐朝帝国皇帝对他们予以重赏和重用。猪八戒获准回到高老庄,和高小姐完了婚。 猪八戒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和美甜蜜。可时间一长,猪八戒就觉得苦闷和无聊,他说服了老婆,注册了高老庄猪八戒发展有限公司。孙悟空、沙僧前来

  • 爱心树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 小男孩儿爱这棵树,但是时光流逝,他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 猫和老鼠

    有一只四处流浪的刚出生的老鼠,在寺院里安了家,寺院里有一只猫,由于那猫从来没见过老鼠,怕极了这小老鼠,便拜那只小老鼠作老大。老鼠从此过得那真是十分潇洒,吃那些供品,在人们不敢正视的佛像头上拉屎。 一天,来了一只饿极了的野猫,看见了这只老鼠

  • 上帝和魔鬼都干了什么

    你知道在创世的7天里,上帝和魔鬼都干了什么吗? 不健康的油炸土豆跟这个有很大关系。 有天早上,我在一个学校演讲,我让孩子们给我讲一个他们听过的创世故事。孩子们倒是很好地平衡了上帝和魔鬼的角色,小朋友讲的故事解决了很多让我迷

  • 遗憾的大熊猫

    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快要死了。 管理员问大熊猫:你最后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吧。 大熊猫说:我有两件非常想做的事,第一件就是要治一治我的黑眼圈;第二件就是,唉,我这辈子就想照一张彩色照片。

  • 承诺

    邻国的国王亲自率领重兵攻占了王都,取代了这个年少国王的王位。邻国国王担心留下后患,立即发出悬赏令:捉拿年少的国王。赏金可观。不过,谁也不知年少的国王的踪迹。 年少的国王乔装打扮成一个平民,像一条鱼游弋在他熟悉的疆土。他沿途亲见了王国真实的

  • 花盆蚂蚁窝的启示

    我们家阳台上养了几盆花,为了解决花肥持久性问题有时候我就在盆土中放置几块猪骨头,猪腿骨俗称筒子骨,虽经熬汤啃食之后,猪腿骨中仍然有足够的磷,是植物喜爱的氮、鳞、钾三种肥料之一,花卉会把根须伸进筒子骨中去充分吸收其营养,以期开花结果。 一群

  • 万字难写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家道殷实,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不识字干很多事都极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