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吴用是怎样巧用疑兵计的

吴用是怎样巧用疑兵计的

收录日期:2025-08-08 11:37:25  热度:10℃

梁山东南的平原上,有一个绿树簇拥的大村庄,叫蔡林村。这蔡林村又叫晒甲林,说起来还有一段水泊英雄不费一兵一卒就吓得退几万官军的传说哩。

当年,梁山四周,大水茫茫,芦苇丛丛。蔡林村地处水泊南岸,还是水中的一片高地呢。宋江、吴用等一伙英雄,在八百里水泊梁山扯旗造反。这消息传到东京,吓得宋朝天子饭吃不香,觉睡不宁,命济州太守张叔夜火速剿尽水泊“反贼”。

张叔夜率五万官兵,沿旱路进发,在水泊南岸扎下大营。

寨主宋江闻汛大惊,因为山寨草创,兵少粮缺,哪能与大队官军交手?他急忙和军师吴用商议退敌之计。吴用哈哈大笑道:“哥哥不必犯愁,俗话说‘兵来将当,水来土屯’。张叔夜是狡猾之人,他深知梁山泊山险水恶,摸不清我们的底细他是不轻易进兵的。可我们呢,山寨草创兵少粮缺,久困不攻自破。大哥不要忧愁,待小弟略施小计,定叫张叔夜退兵。”

宋江闻听喜笑颜开,叫众兄弟依吴用的计策行事。

正是六月天气,阴雨连绵,一连半月没有放晴。张叔夜的兵士,铁甲重铠,潮得出水,捂出一身痱子,疼痒钻心,抓破就是一身脓疱,官兵们叫苦连天。这一日放晴了,张叔夜策马出营,向东北张望,但见当梁山义军在水面扎下大营,那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战船密布,桅杆如林。看那旌旗,接连飘扬十几里。张叔夜心中犯疑,叫副将郎成带人探听梁山义军虚实。

郎成来到岸边,伏在草丛中向北眺望。只见水中的一片高埠地上,一棵棵大柳树上都拴满绳子,成伙结帮的义军和渔民把衣甲挂满树林,郎成急忙回禀张叔夜。张叔夜问道:“贼人有多少人马?”郎成说:“多得闹不清楚。”张叔夜生气了,大喝一声:“笨蛋,你去干啥吃的!你查查有多少副衣甲,不就知道有多少人马了吗?”

郎成哪敢怠慢。第二天,他打扮成渔民,摇一只小船,来到晒衣甲的高地上。郎成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吓得浑身哆嗦。他看到满地上堆的衣甲,便抱起几件,笑嘻嘻地问一义军士兵:“咱梁山人马可真不少啊?”那义军士兵不在意地回答:“那还用说吗?老兄,你也不是外人,不瞒你说,光咱水军大营的衣甲,十天半月也晒不完。宋江哥哥有令:杀了张叔夜,打下汴京城,咱渔家老土包子也坐坐金銮殿。”

郎成把看到的添油加醋地说给张叔夜。张叔夜闹不清真假,心里发毛,不敢轻举妄动,连夜撤军回济州去了。

其实,梁山义军还不足两千人马。吴用使了个疑兵之计,战船上扎满草人,顶盔挂甲,把十几里苇荡插满战旗,虚张声势。那衣甲白天晒干晚上再泼湿,第二天再晒,以此来迷惑张叔夜。

从此,人们为了纪念这块晾晒灰甲的高地,就把它称为晒甲林。如今晒甲林旧址仍然存在,当人们经过那儿时,都要停下来,站立良久,想象当年吴用巧用疑兵吓退官军的场面。

猜你喜欢

  • 治病镖

    万历年间,沧州府上出了一个大盗,名叫刘兆鹏。刘兆鹏眼毒,谁家有财,一望便知,更绝的还是他那一手偷盗技艺。他本是跟沧州著名的武师孙承海学得一身好轻功,飞檐走壁,无所不能。可恨的是,这小子刁钻,看到壁虎爬墙,苦思冥想之后竟做出一副能吸附到墙壁上

  • 烟殇

    王好当处长后家里的客人便多了,经常有人登门夜访。光顾王好家的客人大多是来汇报工作的,如时下讽刺小说里写的那样,客人汇报工作一般都顺带送礼,有烟有酒,但更多的是红包。王好是个胆小谨慎的人,烟酒之类还是会收的,红包则一概不收。王好不抽烟不喝酒,

  • 凤凰涅槃

    杨岙小学是平凉山区最偏僻的一所学校,来这里任教的教师往往不满一个学期就闹着调走。因此,学校常常停课。这回开学,新来的教师吃不了苦,没教满个把月又跑了。老村长心急如焚,赶紧到县城向教育局要人,周局长这回下了狠心:三天后,一定派个不再跑的教师给

  • 墙头唱歌

    当年,大乖和二乖不孝顺老爹,把老爹发上墙头的丑闻被剧作家编写成山东吕剧《墙头记》。《墙头记》上演后,曾经在老百姓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小古庄村也演绎了一段墙头”的故事。现在,我就给大家说道说道。小古庄村有一位老汉,早年丧妻,一直未

  • 我不是脏小孩

    苏鹏是个以卖画为生的画家,这年八月,他去一个叫齐云山的大山写生。山沟很闭塞,山里的孩子见到苏鹏就像见到外星人一样。正好赶上学校放暑假,孩子们便整天围着苏鹏转,仿佛从苏鹏这里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苏鹏被孩子们的热情打动,画完画便给孩子们讲山外的故

  • 聪明的媳妇

    淮阳王睡得正香,有下人匆匆来报:王爷不好了,天字号宝库失窃了!”淮阳王一下子清醒了,他最喜欢搜罗奇珍异玩,都收藏在天字号宝库里,现在宝库失窃,那不是要了他的命吗?淮阳王吩咐下人:让库官刘安来见我。”库官传到,却不是刘

  • 跛子不是好欺的

    这天,胡县令正在后院与三个衙役种菜,忽然一阵堂鼓急促地响了起来。一个衙役边跑边说:大人,来了一伙喊冤的。”快走!快走!”胡大人把浇水的长柄木勺一扔,急急忙忙向前院跑去。胡大人穿戴整齐走上大堂,三班衙役各司其职,把喊冤

  • 薛八出

    清朝乾隆年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徽州一带的班子纷纷进京演出,谁不想到天子眼皮子底下露一手啊!混好了,还能进皇宫,万一皇上赏个黄马褂儿什么的,那再出去找个地方一抖搂,可就牛啦!有个利庆班就这样趁热闹进北京来了,先是安顿下来找个场子演几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