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收录日期:2025-08-08 00:04:05  热度:10℃

以前看《打工仔买房记》时,总感觉男主角武诚治在上司那里受尽刁难。上司派他去买便当,做杂务,武诚治受不了上司的刁难选择了辞职,变成了一个家里蹲。武诚城治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亲多次要他交生活费,他也拿不出钱,赌气地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他认为,自己每天跑腿这么辛苦,已经足够努力了,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

试图掩盖自己的愚蠢和懒惰,比愚蠢和懒惰本身更糟。

毛姆在《人生的枷锁》里说:“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灌输给他们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一旦同现实接触,总是碰得头破血流。”成熟的人从失败中总结出原因,幼稚的人却习惯把责任推卸给世界。失败者最常用的感言就是:“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不行?”你不是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的人,每天都能看到他们在朋友圈花式秀努力:昨天是加班到12点的公司外景,今天是7月长长的书单,明天是一本崭新的单词本,后天是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身影。可是一个上进的朋友圈背后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加班到半夜是因为白天一直刷手机,从不按时完成任务;列的每月书单,在书店促销时一次性买回来,却只是拍照发个微博;每次一晒完单词本,就扔开英语书去回复朋友圈里的点赞和评论;为了鞭策自己多读书买个kindle,用了3天就放着积灰;看到别人的马甲线心生羡慕,买个瑜伽垫过了一年还是崭新的。这可能是大部分年轻人最普遍的痛苦:“为什么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是不行?”可能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眼里的努力,只是在安慰自己罢了。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是最常见的顽疾。

读过一篇心灵鸡汤,就感觉自己斗志昂扬,转发到朋友圈,就感觉在自我鞭策。最可怕的莫过于你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沉醉在努力的自我感动中。朋友圈的打卡会给你留下一个自己已经努力过的幻象,这个幻象成本极低,点赞和反馈却能预支成功的快感,然后忘记实实在在的努力。

有过这样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两组人分别重复无意义的组装工作1个小时,一组给予1美元的报酬,另一组则可以获得50美元。同时,实验员告诉受试者,拜托你对下一个进来的人说我们这份工作很有趣。事后考察受试者态度时发现,同样的工作,拿到1美元報酬的成员普遍比拿到50美元的人更愉快。根据实验员解释,当你重复一份无聊的工作却不得不告诉其他人这份工作很有趣时,内心会出现情绪上的不协调。50美元的高工资可以让被试者说服自己“我是为了钱才说谎”,但1美元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被试者潜意识里就会自我说服,相信这份工作真的很有趣。事实上没有真正努力的人,反而大部分是因为无法被自己的实际成就说服,才转而向表面的赞赏寻求自我安慰。

最不求上进的人莫过于最庸常的普通人:总是不安于现状又没勇气改变,做着无效的劳动却自我麻痹已经尽力;怀揣着奋斗梦想的心,却没有践行梦想的命;习惯于把“想做”当成“在做”,把“在做”当成“做到”;刷着手机想通过别人的生活寻求激励,关上手机仍然该干吗干吗去。

你活得不快乐的原因大概是,总是懒,却无法懒得心安理得。

曾看过一篇调查报道《在三和玩游戏的人们》。三和作为深圳市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每天都在吸引许多低技能劳动群体加入其中。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想工作,用自己的身份证贷款套现,从而得以以极低的生活成本终日混迹于网吧,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打游戏。没有身份证明、身负巨额债务、与家人断绝联系,是三和劳动力最显眼的标签。在采访三和短工们时,几乎所有人都默认网吧不会是自己永远的归宿,也不同程度地表达过出去闯荡的意愿。听他们在网吧谈论今后的生计:攒够钱了就找一份靠谱的工作,和几个合伙人做做生意,但这一步始终没有迈出去过。没有学历,交际能力也不行;想学技术,不愿意下功夫;找了几份工作,要么老板看不上他,要么他看不上老板。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三和的大通铺上,一闭眼又过了一天。满腔热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不多而想得太多”,过度规划未来、过度思考人生就是病,得治。既不看手里的牌,也不看脚下的路,那不是展望未来,而是胡思乱想。其实不愿意改变是另一种懒惰。遵循守旧的人习惯于回避变化,才会向外界营造出一副我很努力很劳累的景象,他们的目标是消耗掉上班的时间,而不是完成上班的任务。可是目标不应只是一个不踮脚就能够到的苹果。

万科的员工手册上有一个“以终为始”的目标管理法则:“以自己为起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制订计划,多半达不到目标,以终为始,是根据目标制订计划,逼迫自己去执行。”简单地说,决定目标的不是你的起点,是你最终要达到的地方。以终为始,是把看似不能完成的目标进行逐步拆解,从而保证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相对正确的方向上。

职场没有功劳簿,只看成绩单。长大以后,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发现身边的大多数人进入了一条统一的赛道: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生活。所有的不快乐好像都来源于没钱,再也没有不知所起的少年心绪,一切伤春悲秋、自怨自艾,无价值则无意义。你知道,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公司一样算你迟到。成人世界和少年世界的界碑不在18岁的零点,在于情绪控制。负面情绪影响专注,而在工作上保持专注的能力是稀缺资源。当你在成人世界打拼时,最好想清楚你为别人带来了什么价值,别人对你又有什么需要:是需要你的心事,还是你的效率?

微博上曾经有一个热门话题:我觉得自己是最()的人。在热门回复一大片“穷、懒、丧”的形容词中,有一个回复触动了我:普通。是啊,我不会是最好的那一个,也不会是最差的那一个,长大后不再相信自己头顶主角光环能逢凶化吉,不再自我感动能在临危之际力挽狂澜,不再幻想每一个撕过的高富帅最后都能反过来爱上自己。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承认自己的普通。

猜你喜欢

  • 鹅太太洗澡

    鹅太太是一个非常喜欢洁净的鹅,每天都会精心打理自己的羽毛。但是,今天的鹅太太有些特殊,她要洗澡了!清晨的阳光洒在鹅太太的羽毛上,映照出它们的洁白与柔软。鹅太太站在池塘边,微风拂过,轻轻吹起了它的羽毛。它高兴地展开雪白的翅膀,准备开始一天的洗

  • 爱吃蔬菜的小猪

    爱吃蔬菜的小猪从很小的时候起,乐乐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小猪。与其他猪不同的是,乐乐对蔬菜情有独钟,而不像其他猪那样只喜欢吃谷物和杂食。乐乐生活在一个农村的小农场里,他的家人也是养猪的农民。乐乐的爸爸妈妈怀疑他可能是因为被蔬菜汁浸泡过的原因,才

  • 贫穷和谦卑

    贫穷和谦卑在人类社会中,贫穷和谦卑往往被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然而,贫穷和谦卑之间却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贫穷是指物质层面的匮乏,而谦卑则指的是内心的谦虚和谨慎。尽管这两个概念彼此看似相反,但在某种层面上,它们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人们的成

  • 上帝的食物

    上帝的食物在遥远的天堂中,上帝凝望着人间,对人类的忧虑和渴望充满心头。然而,作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上帝并不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但他却创造了一种食物,能够给予人类力量和希望。这种食物被称为"上帝的食物",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滋

  • 当流星滑落的时候

    当流星滑落的时候当夜幕降临,星空点缀着无数颗闪烁的星星,突然,一道明亮的流星划过夜空,刹那间,整个世界仿佛沉寂了片刻,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事物,抬头仰望着这神奇的景象。流星滑落的时刻总是如此令人心驰神往,仿佛揭开了无数浪漫而神秘的故事。每当流

  • 小乌龟的大背壳

    小乌龟的大背壳在一个温暖的海滩上,生活着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拥有一颗勇敢而坚强的心。小乌龟的大背壳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不仅让它在海洋中游刃有余,还是它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小乌龟的大背壳一开始并不是那么坚硬,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

  • 桥面与桥墩

    桥面与桥墩桥面与桥墩,作为桥梁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桥梁的重要功能和责任。桥面是指连接两个桥墩之间的平面部分,通常由混凝土、钢板或木材构成。桥墩则是支撑桥面的立柱或墙体结构。桥面作为桥梁上的平台,承载起了交通工具和行人的重要任务。无论是

  • 国王不得低头

    国王不得低头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位威严的国王统治着这片土地。他拥有无尽的权力和财富,他的话语决定着每一个人的命运。然而,这位国王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从不低头。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艰难的时代,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