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世界只是寄居一处

世界只是寄居一处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2:48  热度:10℃

在亚马孙丛林旅行时,碰到一对来自德国的夫妇。三十多岁,黄金般闪亮的年龄。

夫妻俩人,眸子炯炯生光,嘴角含笑,一看便知道是热爱人生者。

谈起来,才知道他们离家去国,浪迹天涯,已有足足九个月了。他们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环游整个世界,然后回去著书立说。

夫妻俩人,过去都是在大学教书的,共同的愿望便是看世界、游世界、写世界。

他们储存工作所赚回来的每一分每一毫,数目一够,便辞去教职,整装出发。

旅行的目的,对他们而言,是感受,不是享受。

在尚未开化的原始丛林里,他们曾受土著的侵袭,几乎成了锅中肉。

在广袤无边的沙漠中,他们迷失道路,差点被烈日活活地晒成人干。

在南非,他们遇上了一场充满血腥味的种族冲突事件,几乎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在烽火连天的伊朗境内,他们又差点成了炮灰,命丧异乡。

每一段经历、每一个回忆,都有叫人冷汗直流的惊险性。

屡屡以生命作为代价而去换取生活的经验,值得吗?

在丛林摇晃的烛光下,我们的话题触及了生命的价值。

这位德国朋友说:每个由产道挣扎降生的人,都是旅者,世界是我们暂时寄居的地方。没有长生不老的人,也不会有永无尽头的旅程。旅程什么时候完结,我一点也不在乎,我只在乎我有没有在这段有限的旅程里,把我的寄居处看得透透彻彻!

这话,漂亮!

完全赞同。

猜你喜欢

  • 一线天的故事

    不知在多少年前,诸暨有个年轻人,名叫石娃。他既聪明又健壮,不但是种田能手,还是个手艺出众的石匠。每天早晚,他总是带着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到山上去打凿岩石。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慢慢地他把村边的山头都有变

  • 唐武宗千年诅咒吓退日本天皇

    日寇密谋夺碑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消息传到苏州后,当时盘踞在那里的侵华头目松井石根欣喜若狂,他亲率百余护卫策马狂奔到寒山寺,在《枫桥夜泊》诗碑前合影。这块诗碑是由清代着名学者俞樾手书的。松井石根知道日本天皇裕仁喜欢《枫桥夜泊》一诗

  • 方孝孺与红蛇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方孝孺是明朝初年一位大儒,他的大忠大孝大仁大义的事例一直都在历史上传为佳话。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看重这位有学问、有道德的方孝孺,所以就起用他,后来方孝孺也辅佐明太祖的皇孙明惠帝来辅佐朝政。方孝孺的父亲在方孝孺还没有出生之前,他父亲

  • 不幸的商人

    古时候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在市场上赶上了好买卖,所有的货物都卖完了,钱包里装满了钱。他现在要回去,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他把钱包装在旅行袋里,放在马上,骑着走了。中午,他在一个饭店里吃饭,当他又要起身的时候,家仆把马牵到他面前说:“主人,马的右后

  • 聪明的织布工

    国王正坐在他高高的宝座上,突然一个远方的使者来到王宫里,他二话没说,只绕着国王的宝座走了一圈,就垂手站在旁边。国王对使者的举动感到莫名其妙,就问大臣们这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也不懂,只是互相耸耸肩膀。国王感到很羞愧,因为在他的国家里连一个有才智

  • 腊八节的六个传说故事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 聪明的磨石工

    古时候,有一个浪得虚名的修道院长,他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对什么事都放在眼里,骄傲得很。有一天,国王把他召去,对他说:“听说你是个聪明人,很有学问,我有三道难题问问你。第一道,海有多深?第二道,我骑着马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第三道,天地之间有

  • 老石匠与年轻人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个青年,他看别人每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心里很羡慕,他也想过过这种生活,可是他没有钱,他为此特别苦恼,他总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富翁。“要是我能有一大笔财富,那该有多好啊!到那个时候,我的生活多快乐呀!”他总是哼这样的老调。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