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推开心中的那扇门

推开心中的那扇门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6:43  热度:10℃

听一位心理学老教授的讲座,为期五天。

老教授似乎很勤快,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并把会议厅的门大敞开,然后坐在主讲席上慢慢酌着茶,笑眯眯地等着听讲座的人来。

人们陆续走进厅里,偶尔有人不经意带上了门,老教授都会亲自走过去,再次把门大敞开。真是个认真可爱的老头儿!人们私下议论着。于是,大家也就跟着认真起来,很少有人迟到。何况,老头儿的讲座着实令人着迷。

每天,人到齐的时候,主讲席上的那杯茶总是被喝剩下一半;讲座结束的时候,茶也就见底了。

第四天。茶快见底之时,老教授给大家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有人将一个很大的鱼缸,用一块玻璃隔成两半。在鱼缸的一半放进去一条大鱼,并连续几天不给大鱼喂食。几天之后,在鱼缸的另一半放进去许许多多的小鱼。这时,极度饥饿的大鱼看到小鱼后,便不顾一切地游向小鱼。大鱼很快被顶了回来。第二次,大鱼更努力地朝小鱼冲去,结果更惨。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直到大鱼鼻青脸肿,疼痛难忍,最后不得不放弃了眼前的美食。之后,鱼缸中间的那层玻璃被人抽掉,这时,小鱼再游到大鱼面前的时候。大鱼却熟视无睹,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小鱼在自己面前游来游去。

故事一讲完,讲座便随之结束。老教授没有给大家提供抒发感慨的机会,却宣布了一件更令人兴奋的事:“明天,我将和大家一起现场参与一个类似的、有趣的实验。”

第五天。第一个听讲座的人到来的时候,门还没有大敞开,终于先于那老头儿一步了!他边想着边站到门的一边,开始等。又过了一会儿,第二个人到来,她看了看紧闭的门,又看了看旁边的人,立刻意会,自觉地站在了门的另一边,也开始等。紧接着,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五个人……不一会儿,门的两边便站满了人。直到上下层的所有过道和走廊里挤满了来听讲座的人,门,却依然紧闭着。

讲座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人们看起来还是有足够的耐心,不愠不火。也是,每次都是老头儿等他们,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他们还是要给老头儿点薄面的。更何况,老头儿还有一项有趣的实验等着大家参与呢。

半个小时后,沉默的人群中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教授不会来了,大家回吧!一位勇士,边大声嘟囔着,边狠狠踹了一脚紧闭的门。

咣当!门却开了。

“啊——”众人齐声惊叫。

主讲席上,老教授正笑眯眯地品着茶。只是,茶已见底。

时至今日,这是我所参与过的最难忘的一次实验,也是我所参加过的最短却最精彩的一次讲座:讲座还没开始,便已经结束了。内容虽然空白,余味却足够浓烈。

大鱼是可悲的。因为屡次受挫而不敢再去冒险,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再去努力尝试,结果,机会近在咫尺,却最终与之擦肩。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前行的路上,真正无法逾越的障碍——不是紧闭的门,而是自己的心加于门上的锁。若要成功,就要先推开心中的那扇门。

猜你喜欢

  • 天才女生被病魔蒙上眼睛,哈佛师生却对她睁

    杨佳被美国哈佛大学授予“校友成就奖”。“校友成就奖”设立于1997年,表彰在某领域做出重要贡献成就,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得以改善的杰出校友,迄今为止,只有19人获得该奖,香港特首曾荫权曾获得过此奖,而杨佳是获得该奖的中国内地第一人!杨佳的履历上

  • 小麻花创下大家业

    一根小小的麻花,能赚得了多少钱呢?如果说指望靠它来致富创大业,可能许多人都不会相信。然而,山东招远的农家女刘伟红却就是靠着一根小小的麻花,成为了千万富婆。这确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我们不妨来看看她究竟是如何靠小小麻花创下大业的呢。

  •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该如何理财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收入有限,积蓄有限,但面临的压力却是无限的,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一个人的时候做个爽快的月光族,倒也轻松,乐活,但自从遇到了那个对的他,开始一起攒钱买车,结婚办酒,不再那么潇洒,所以开始琢磨理财这个问题了。

  • 家装原来可以这样省钱

    家装业内人士看来,很多业主误把浪费当作了装修必需品,其实只要稍微扭转一下观念就能省下不少钱,还不影响装修效果和品质。一样的房子,用的材料也差不多,为啥人家装修的钱比我省?告诉你,很大一个因素就是浪费。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有关人士透露了一个

  • 什么割断了人性的纽带

    当你闭上眼睛时,必定开启了心灵的窗户。这一点是人与生俱来的,却鲜有人懂得去享受。我们生怕遗漏,我们害怕失去,我们睁大着眼睛、绷紧着神经,我们过得一天比一天累。 有一天,我在路上碰到两个并非乞丐模样的人,他们说自己是外地人,钱包被偷了,需要

  • 最好的老师

    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的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汤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欢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汤普生夫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很乖

  • 池老师教我的两堂课

    一 我在韩国釜山出生,读小学、中学,然后来台湾读大学。 中学的时候,有个级任导师,名叫池复荣。 池老师个子矮矮的,戴圆圆的眼镜,神色和蔼。她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但不是中国人。她父亲是韩国抗日名将,因此她在中国东北长大,并辗转大江南北。

  • 你的善良,不只是上帝看得到

    30多年来,他做了许多有据可查的记录在案的善事: 他曾向消防部门报告了3处火险隐患,及时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火灾; 他曾配合动物保护机构救助过受伤的5只猫头鹰和2只苍鹭; 他曾为一位截肢的青年无偿献血500CC,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