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好的孝顺

最好的孝顺

收录日期:2025-08-07 17:39:31  热度:7℃

她对姐姐有诸多不满,认为她不孝顺,加重了父母的经济重担。却不知,姐姐与父母的感情,却是她羡慕不来的。

争做父母的小棉袄

那次假期回家,她给父母带了一款国外产的专业空气净化器。听说近5000块钱,姐姐颇有微词:“这不是乱花钱嘛,爸妈哪里用得着这玩意儿。”

她赌气:“空气不好嘛,你爱用不用,我是买给爸妈的。”心里,她暗自说,我就是故意的,我为爸妈大把花钱,就是要做给你看,让你看看自己有多么不孝顺。

其实很早以前,她就对姐姐不满了。

姐姐在家乡小城的一家工厂上班,流水作业,工作忙、累且收入不高,前年离了婚,拼着命争来孩子,可孩子上幼儿园,她根本没时间接送,全指望父母,为了方便,后来索性就跟父母住到了一起。用姐姐的话说,爸妈年纪也大了,一起住,照顾起来方便,还节省费用。

姐姐的话,她不爱听。要说节省,那也是节省姐姐的钱,父母的经济负担却加重了。按说两位老人家的退休金,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很不错,可天下哪有父母不疼孩子的,况且姐姐还遭遇了婚姻变故,这住到一起,小到孩子的零花,多出的饭钱,大到水费电费暖气费,父母哪样还能少掏?父母不肯说,但她心里认定,姐姐就是现在最时兴的啃老的不孝一族。

她比姐姐小5岁,性格也截然不同。姐姐内向,不爱说话,反应总是慢半拍,勉强高中毕业,就进工厂上班了。而她,开朗聪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京城有名的大学读完研究生后,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因为优秀,现在已经晋升为副总,收入颇丰。

因为经济富足,于是每次假期回家,她都惦记着给父母置办丰厚的礼物,小到母亲喜欢的松口袜子,高领内衣,大到父亲着迷的大屏手机,健身器材,吃的用的,应有尽有。还带着父母去小城最好的酒店吃饭,陪父母跟团出门旅游……惹得街坊邻居都啧啧称赞,你看谁谁家闺女,人家对爹妈那个孝顺啊,真没白养,那才是贴心贴意的小棉袄啊……

对姐姐有诸多不满

父母有时也责备她,哪能这么大手大脚花钱,要学会节省,以后结了婚,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可说归说,她看得出父母对她是满意的。她想,因为孝顺父母而付出很值得,有意义,她很开心自己有能力这样做,她看不惯姐姐,更不愿意像姐姐那样。

当然,对姐姐的不高兴她只是藏在心里,并不在姐姐面前表现出来。一来,那是姐姐,终归是血亲,再说姐姐一个人带孩子也不容易。更何况,她每年在家呆的时间有限,回来几次,不掰手指头都数得过来,短短的团聚,没必要制造不愉快。

姐姐对此并没有察觉,照旧过着自己的日子,有时看到她为父母极尽所能地置办,还会附和着父母教育她不能乱花钱。国庆回家,她给母亲带回一个昂贵的玉镯子,姐姐又说她,真是乱花钱,妈要这镯子有啥用呢,你马上结婚要成家,咋就不知道自己攒点钱呢?

听这话,她着实不悦,一冲动,便反驳说:“我有钱,也愿意为妈花。反正也没花别人的。”

这话当然有所指。正抬手欣赏玉镯的母亲,脸上的笑倏地凝固,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母亲忙着岔开话题,父亲则喊着开饭,她便没再说什么。只是,从那以后,跟闺蜜们小聚时,喝一点红酒,聊起家事,她会说起姐姐的所为,说起她心中积攒的不满。

姐姐带来的意外感动

春节她回家,母亲没在家候着。打电话给姐姐,原来,母亲血栓住了院。

“咋不告诉我?”她几乎脱口而出,心里又急又痛。她知道母亲的血液粘稠度高,前两年住院治疗过。但姐姐一直告诉她说是老年病,问题不太严重,到今天,分明就是没有好好重视过。

在医院的走廊里,她看到了正康复着的母亲。母亲佝偻着身体,依靠着姐姐的半扶半抱碎碎地挪动脚步。她喊了声妈,眼泪就掉下来了。

姐姐笑了:“哭啥,咱妈都好了。”

“好啥好?好了能这样!”因为对姐姐的愤愤然,她极不耐烦地吼了一嗓子。

母亲责备她:“不好好说话,你急啥这是?”

姐姐脸上仍然带着笑:“我妹看你这样,心疼呗。”

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擦一把眼泪:“妈,您怎么不告诉我,咱去大医院治,再说,我也好早点回来照顾您啊。”

“有你姐嘛。再说也不是什么大病,咱医院的大夫都挺不错,去什么大医院。”母亲说着,扯一把姐姐,“扶我回去,累了。”

“妈我扶你。”她连忙上前。

“让你姐来,她天天扶,知道怎样用力我走着得劲。”母亲说话的功夫,姐姐仍旧笑着,把手伸到母亲腋下,母亲借着力,两人向病房挪去。她在后面,看着姐姐扶着母亲的样子,不知怎么,心里蓦然一酸。

那天晚些时候,她去银行取了些钱,姐姐出门打水,她追上去递给姐姐。“没准备,先给你这么多,妈住院的钱,我掏。”

“不用。”姐姐把钱推给她,“我都交上了。”

她推给姐姐:“咱爸妈那点家底儿,给他们留着吧。”想着姐姐这些年一直在家啃老,她的口气不自觉地冷下来。

姐姐却又塞了回来,“没动爸妈的,是我的。妈有医保,能报销一部分,所以花不了几千,能承受得了。你知道的,姐没本事,要是需要大钱,姐一定会要你想办法,钱要花在刀刃上,你的,要留着买房成家啊。”

她有些吃惊,没想到这样的时候,一直啃老的姐姐竟然不肯要她的钱,执意用了自己的。一时间,她有些语塞,有些意外的感动,她拿着钱愣了愣,说:“那,我给咱妈吧,我,挣得多。”

“也行。”姐姐没有再坚持,也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去了开水间。

反而像个外人

母亲恢复得还算不错,只是行动无法完全自理。那些天,她和姐姐一起,一直在医院陪护。姐姐仍然话不多,每天给母亲洗脸洗脚,按摩,照顾母亲大小便——起初,她跟姐姐抢着做这些事情,却总是不得要领。

那天早晨,她帮母亲洗脸,先是弄了母亲一身水,然后毛巾又挂到母亲的耳环儿,慌乱中,拉得耳朵渗出血来。帮母亲按摩,不是用力太猛,就是揉不到该揉的地方。后来还是母亲说:“让你姐来吧,她做惯了。”那天上午,姐姐回家给父亲洗衣服,她照顾吊着水的母亲小便,结果回了血不说,还尿湿了裤子弄脏了床单。她慌了神,笨手笨脚折腾了半天,还是姐姐赶回来,才帮母亲换好了衣服。

她站在那里,看着母亲和姐姐之间的默契,她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姐姐都能准确判断出母亲的需求。而她,却更像一个来探病的外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这不只让她尴尬,更让她难过,她一直以为,自己才是最爱母亲的亲人,可在这样的时候,她竟然给予不了任何有效的帮助。反倒是,她一直心存抱怨认为不孝顺的姐姐,和母亲之间才真正像一对儿亲密无间相亲相爱的母女。

至此,她无端想起自己每次为父母竭尽所能地置办。她理直气壮地,只当那些丰厚的物质就是对父母的回报与孝顺,也坚定地认为,姐姐分享了父母的物质就是不孝,就是自私,可现在,她终于知道,亲情里最好的爱,便是和最亲的人在一起,朝朝暮暮,一蔬一饭,是渗透在烟火里每一日每一时的琐碎体贴与照顾。

猜你喜欢

  • 宝贝货郎鼓传奇

    在很古的时候,山区贫穷的农民无地可种,就靠到山上打柴,挑到集市上卖点钱,籴粮、称盐、打油过生活,日子十分艰难。有一个叫张忠诚的男子,家里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双年幼的儿女,老婆在家操持家务,就他一个人天天到山上打柴,日子还是不宽裕。一年冬天

  • 冤鬼闹戏台

    清末年间的一个冬季,浙江绍兴一个戏班子到福建邵武二都村演出。这天的戏演的是《包公案》,戏台就搭在村头破旧的祠堂里。是晚,祠堂里灯火通明,人头撞动。戏台上挂了几盏明亮的大汽灯,祠堂两边柱子上挂了灯笼,戏台前的天井里还烧起了熊熊的松光把,使得台

  • 海女泪

    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久远的已经无法追溯它的出处,那还是人类刚刚懵懂的远古时期,蔚蓝的海洋波澜壮阔,孕育着数以万亿的生命。大海沿岸有一村落,名叫华亭村。村中居民多以打渔为生,有位渔民名叫于谢海,命运多舛,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终年打渔。

  • 美丽邂逅

    明朝隆庆年间的一天清晨,这天天气格外的晴朗。东方太阳冉冉升起,一时间霞光万丈。福建总督海大元心情畅快又虔诚地上了一炷香,喜不自胜,原来夫人给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自然人逢喜事精神爽。海大元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两个刚出生的孩子,内心充满欢喜,他请来

  • 丰都知府

    从前,竟陵有个叫孟凡才的县令,非常贪心。他当了三年的知县,除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外,还制造了不少冤案,闹得这一带民声沸扬。他却不知羞耻,屁股坐着知县的位置,眼睛却盯着知府的位置,到处打关节、使银子,恨不得一步登天。可那些上司的喉咙比他更粗。他

  • 雹神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位姓张的大财主,张财主虽然家有良田百亩但自己只留了几十亩家里种,其余的地全部租给了本村的相亲们,并且每年收取的地租比其他地主收的都要少两成,因此乡亲们都愿意租种他的地。而且张财主还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只要村里的乡亲们有了困难

  • 子贡的鬼主意

    孔夫子曰:“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三天不看脑生。”最得意的门生子贡。觉得后面一句比较拗口,举手发言,请求改一改。孔夫子固执地说:“不可也。”孔夫子死后两年,子贡去燕国讲学,就大胆地把后面一句改为:“三天不看不是书生。”而且特别强调是他

  • 八仙“论道”美食城

    天上一日去,地上数千年。话说八仙得道成仙以后,整日在天堂听差。这几年玉皇大帝对诸神实行责任制,八仙各自完成分内之事,闲暇无事逛逛天上的街市,或走亲访友到也自在。一日,铁拐李在花园里遇见何仙姑,上前拱手施礼道:“仙姑别来无恙?”何仙姑急忙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