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害羞的爱

害羞的爱

收录日期:2025-08-07 14:34:00  热度:11℃

三十年前,一幢公寓楼的三楼新搬来了一户人家。大卫是这户人家的独生子,高中刚毕业,说是将要报考医学院。大卫好像是一个书迷,大部分时间都泡在附近一家小型图书馆里。

图书馆里有一个名叫莉莉的女管理员,年轻漂亮,说话柔柔的,脸上的表情常是笑眯眯的。小伙子们都喜欢她。如果他们有找不到的书,总会请她帮忙,她也会乐意停下手头的工作,为他们服务。她是一个很敬业的人。

一天晚上,图书馆准备关门下班时,一个管理员弯腰从地上捡起了一封信。她把信拿给莉莉看。她们注意到这封信还没有拆封,是从一个大城市的医学院寄过来的。

“看上去非常重要。”管理员说,“丢信人肯定非常着急。可能是从他的口袋或书中掉下来的。”莉莉看了看收信人的名字,又看了看地址,惊奇地发现这个人就住在离她家不远的地方。她收好这封信。以便回家顺路给人家送去。

莉莉按照信封上的地址爬到一幢楼的三楼,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个拄着拐杖慈眉善目的老妇人。

“哦,非常感谢,”老妇人听了原委后,说,“我们正到处在找这封信呢。”莉莉笑道:“我理解。好,给您信。收信人大卫戈登是您的丈夫吗?”

“哦,不,他是我儿子。”她上下打量着莉莉,不住点头,笑容满面。“瞧,我们不要光顾着说话,快进屋坐坐。”

莉莉欣然接受了邀请,走进家门。两人坐下后,戈登太太又谈到那封信。“平常我收到寄给我儿子的信时,我总是将信放在餐桌上,这样他一回到家就能看到。这封信非常重要,所以我就将它插在他的书里。你知道他就要上医学院了。”她自豪地说。

接着门开了,大卫走了过来。他母亲一见到他,立即激动地讲起这封信的事情。

大卫惊奇地看着莉莉。“哦,你不是图书馆的吗?太感谢了!我一直在找这封信呢。”他转身对他母亲说:“你知道,这是医学院寄给我的录取通知书。”

然后他对莉莉笑道:“再次感谢你。呃,可我应该如何称呼你呢?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莉莉。”她说,灿烂地笑着。

同时,戈登太太给他们端上了茶和点心。“坐!坐!”她对两个年轻人不时说道。“你决定读什么专业?”莉莉问大卫。

“心血管。”大卫答道,笑逐颜开,“这封信将是我事业的开始。我一直在等这封信。如果收不到的话,我可能会考虑上其它学校。”

然后大卫突然说道:“星期六晚上你愿意和我去看一场电影吗?”

莉莉还没有缓过神来。戈登太太握住她的手说:“哦,莉莉,去吧!去吧!”

莉莉笑了起来,“行,我去!”

大卫就这样和莉莉走到了一起。现在大卫已经是一个著名的心血管专家了,他和莉莉恩恩爱爱生活了二十多年,还生了三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不过故事的过程没有这样简单,一直到今年,大卫向他的爱妻坦白了那封信的真实情况。

大卫其实并不是一个书迷。当年他常去图书馆,目的只是想见这个漂亮的女管理员。但是他很害羞,不知道如何去接近她。他把烦恼告诉了母亲。他的母亲为他设计了一个计划。每次大卫去图书馆。他都要将一封别人写给他的信重新封好,然后在图书馆故意丢在地上。他希望莉莉能够发现并叫住他,然后就有机会与她交谈。可是每次他丢信的时候,总是有某个好心人及时发现,说:“哦,先生,你的东西掉了。”而每次他转身的时候,发现喊住他的人没有一次是莉莉。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次他成功了,而且比预想的还好莉莉亲自将信送到了他的家里。

大卫得意地讲述这个故事时,他漂亮的妻子在旁边“咯咯”地大声笑着。

“大卫,”她好不容易止住笑,喘了一口气。“那封信你没有封好,在图书馆我们就把它拆开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白纸,其它什么也没有。大卫,你真是一个蹩脚的演员!”

“可是”大卫不解了。

原来莉莉也是一个十分害羞的人。她对大卫早生爱意。她时常悄悄地透过书架的缝隙注意他,观察他,但就是不敢和他说话。那封信给了她一个顺理成章地接近大卫的机会。

这才是大卫和莉莉走到一起的完整过程。

猜你喜欢

  • “丁丁”之父埃尔热:那段折翼的爱情历险

    2011年11月,知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新作《丁丁历险记》上映,引发了全世界的观影热潮。说起丁丁,就不得不提他的创作者——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1983年,埃尔热在遗嘱中说:“丁丁就是我,我们会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埃尔热笔下的丁丁,在世

  • 大学的良心

    过去40年里,威廉·菲兹西蒙斯亲手为哈佛大学挑选每一个本科生。可连他自己都觉得讽刺的是,当年他试图敲开哈佛大门的第一个回应,是一句响亮的“不可能”。然而威廉不仅进了哈佛,还留在哈佛,成为招生“最高长官”。威廉在上中学时,从街坊邻居口中,听到

  • 小纸条成就大作家

    世界上有两位以“纸条”著名的作家,一位是与雪莱和拜伦齐名的英国诗人济慈,另一位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他们一个用纸条作为学习知识的媒介,一个用纸条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创作灵感。小小的纸条,成为他们文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

  • 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为什么美国人爱她

    早在4年前,就有媒体总结认为,米歇尔是一个将智慧、家庭和时尚结合得堪称完美的女人:论事业成功,米歇尔堪比希拉里;在相夫教女的成功方面,她丝毫不输劳拉·布什;而在时尚品位方面,她可媲美杰奎琳·肯尼迪。经历过3年多白宫生涯的历练,如今米歇尔的政

  • 尼克·奈特:时尚摄影狠角色

    时尚摄影师尼克·奈特的手真长,已经身为迪奥、Alexander McQueen 、CK、山本耀司等大牌的御用摄影师,他还时常在《Vogue》、《i-D》、《名利场》、《Face and Visionaire》、《Dazed & Co

  • 奥巴马周围的80后才俊

    28岁“文胆”能读懂奥巴马的心乔恩·法费洛是奥巴马的头号文胆,他生于1981年,深受奥巴马的器重,奥巴马的总统就职演说稿就出自他手。奥巴马吐出的一字一句,全是他的心血结晶。法费洛成为美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就职演讲撰稿人,这个奥巴马口中“能读我

  • 被一句话毁掉的球星

    斯福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瑞士最出色的球员之一,他先后效力国际米兰、拜仁等豪门,在瑞士国家队,斯福扎出场过80次,打进过7个进球。而在世界杯历史上斯福扎更是四次带领瑞士国家足球队踢进了世界杯,给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可是在1994年世界杯之后,

  • 一生就做一件事

    在敦煌研究院办公楼有一座栩栩如生的塑像,名为《青春》,是一个年轻的短发少女。她背着行军被包,肩上斜挎着书包,手拿一顶草帽。她的原型塑的是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全国劳动模范、敦煌研究院院长、文博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樊锦诗。大学时代,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