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

收录日期:2025-08-08 01:46:44  热度:12℃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唐宪宗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部下有两个“从事”,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两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品性非常粗暴恶劣。他们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才散,还要让侍卫人员大队兵马,前呼后拥地护送他们回家,灯笼火把照得满街通亮,闹得鸡犬不宁。他们一不高兴,就拿士兵和百姓当出气筒,随意打骂,耀武扬威,无法无天。

有一次,他们喝醉了酒,又对士兵大骂起来:“现在天下太平无事,又不打仗,你们这些饭桶,有什么屁用!能拉得两石的弓,还不如识一‘丁’字……”这话明摆着是侮辱士兵,讥笑他们没有文化,只有些粗力气,任人指挥打仗卖命,平时貌似什么用处也没有。士兵们听了这些话,非常气愤,背地议论纷纷,恨之入骨。

恰巧这时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张弘靖收到一笔犒赏士兵的经费,他从中贪污,并私分了一部分。士兵们知道后,都怒发冲冠,更加不能容忍,于是一起造反,把韦雍、张宗厚都杀了,还把张弘靖抓住,关了起来。此外,也把他的住处团团包围。因为全体士兵和下级官吏齐心一致,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上级衙门和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把张弘靖降职调走,这才息事宁人。

“目不识丁”这句成语,由此产生。由于“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不识丁字”“不识一丁”。

此外,令有一说,“目不识丁”之典,出自《晋书·苻坚传》。太元七年(公元382年),苻坚宴群臣于前殿,奏乐赋诗。秦州别驾姜平子所献诗中有一“丁”字,但下面的竖钩写成竖,成了“丅”字。苻坚不认识,问是何字,姜平子回答说:“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不正之物,未足献也。”苻坚听了非常高兴,将姜平子擢为上第。其实姜平子将“丁”字写错了,他自作聪明所写的“丅”字,乃是古“下”字。姜平子不知此为古字,苻坚本一粗人,当然也不知为“下”字,所以还褒奖了姜平子一番。

猜你喜欢

  • 自搬石头自砸锅

    早些年,在山西、河北交界一带,有个开车马店的掌柜,姓刘,人送外号“棉花嘴”。你别看这个人见人三分笑,做起事来,荞麦皮也能榨出油来。住过他店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再来住第二次的。这一天,刘掌柜的店里“叽里咕噜”赶进四辆大车,车刚停稳,为首的一个黑

  • 刀客

    我们几乎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遥远的地平线隐隐约约移动着一个豆粒般的物体。它像是在起伏的波浪上跳跃的一叶扁舟,或者说,这个豆粒正在膨胀。他在奄奄一息地喊着:水水水。断水三天了,一头骆驼已经倒毙。另外两头骆驼,任凭怎么驱赶,都一步不挪,卧在沙丘

  • 羌族的传说

    木姐珠和斗安珠的爱情故事相传,羌族人的祖先是一对夫妻,女的叫木姐珠,男的叫斗安珠。古时候,天底下有一座大山是和天连在一起的,地上的人可以爬到天上去看天宫,天上的人可以跑到地上看人间。羌族人崇拜的天神木比塔有三个女儿,个个美丽动人,尤其是三女

  • 一只小母猫的爱情启示

    小花怀孕了,这个消息让当年十四岁的我非常震惊。在这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小花是只小母猫。小花怀孕的事我们全家人开始都不知道,我们从来没养过宠物,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只知道每天按时给她喂小鱼,只知道年纪小小的小花越来越胖,只知道小花渐渐地变懒了,

  • 凡俗的爱情

    我总是对他不满意。认为他不够爱我,而且,连句动听的话都不会说。他从来不说“我爱你”这三个字,即使爱得最热烈的时候,他从来不叫我的名字,总是“哎,我说——”,“我说”就是我的名字了,下面就是他要说的事了。比如,他要一条毛裤穿;比如,他要一粒感

  • 永远不和你说再见

    一整整八年没见到妈妈了。我真的好想她。他们说她死了。我不信。走时没说“再见”呢,她竟会如此决绝地转身离去,从此不再回来了吗?就那样躺在冰冷的玻璃棺里,紧闭着青灰的双唇,不肯再对我说哪怕多余的一个字。我不信那诞生了我的血肉之躯,转瞬间就成了一

  • 父亲与我牵手

    十年前在工厂当工人时,由于违章作业,我的两条腿被机器绞断了,经医院的大夫检查后轻易地判断我将终生与拐杖为伍。从此我被抛进了黑暗的生活中。每天都是在沮丧、痛苦、疲惫、自责和对自己的怜悯中度过的,能做的事就是无端地向家人发脾气,无理取闹。而更让

  • 他在远处等着我

    这是我经历的一个真实故事。我是在一辆旧绿皮火车上认识这对夫妇的。女人五十多岁的年纪,脸在冬日的寒气下冻得有点红。男人显得更苍老一些,头发都斑白了,不过脸上还算精致的皮肤似乎说明他还不到这样的年龄。他一直在用一根熏黑的烟斗抽着烟叶。我的座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