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笔尖在鞋摊上飞扬

笔尖在鞋摊上飞扬

收录日期:2025-08-08 03:09:17  热度:11℃

1963年,他出生在湖北省武穴市石佛寺镇一个穷困的农家。

童年的回忆总是和寒冷连在一起。冬天,他用草绳扎紧裤管,寒气还是像针一样刺进肉里。多年后,他买了一条绒裤,热得冒汗,惊喜世间竟有如此保暖的衣物。后来他才明白,原来小时的棉裤,早被哥哥姐姐穿得徒剩其名了。

小学的课堂上,当老师朗读《一捆教科书》中的“指导员英勇献身”的情节时,他忽然感到喉头哽塞了,他细腻的情感被故事所触动,从此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爱好。

中学时,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和讲评。一个看似遥远的文学梦在幼小的心灵开始生根发芽。

对一个生在贫寒之家的孩子来说,文学是一分奢侈。而这个叫毛银鹏的小伙子偏偏痴迷这分奢侈。他宁愿挑粪也不愿割稻,只为“省下时间读书”。乡下买不到多少书,他把语文课本找出来,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文读起,课后的习题,一道不落地重做。

1981年,毛银鹏高考落榜。在城区工作的舅舅先后把他安排到砖瓦厂烧砖,到碎石厂、五金厂做杂工。他利用所有空闲时间读书,每月35元的工资都被他用来买书看。在做临时工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写了大量的日记,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生活素材。做临时工,“别人甩锤我握钎时,我总用左手,右手避在一边。坐车时也总是左手靠窗,就是为了保护右手,好捏笔。”

1986年,他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当学徒没有时间看书,只有上厕所和排队挑水的时间可利用。他挑水时老让人,邻居们夸他是活雷锋,终惹得师傅脸变色。半个月后,他自己开起了理发店。白天他给小孩和民工理发,晚上就在这里看书写稿。找对象,他首先问人家“是否高中毕业:是否爱好文学?”如不是,便免谈。一些编辑老师被他的执著所感动,来信鼓励他“多读书、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为了提高文学素养,他还参加了文学函授班。一次参加县里的文学爱好者笔会,别人要他发言。他说,现在是农忙,你们在这里争了半天,也就议论那个女人端着茶杯时该不该穿衣服,你们要多看点名著,讨论点有意思的。直言惹来众多白眼,从此他不再参加此类笔会。1995年年底,他在家乡武穴开鞋店,生意颇为红火,但却招来了一些同行的忌妒,结果他的鞋店遭到了一帮小混混的打砸。毛银鹏不得不远走他乡。

那段日子里,他先后创作小说、诗歌和散文10万余字。

2000年,他带着妻子来到北京,在前门租了一个摊位卖鞋。进京做生意对他只是谋生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想实现自己的文学梦。当时,一家四口租住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没有条件写作,他就随身带着笔记本记录素材,把稿纸带到鞋摊,趁生意的空当写文章。

他给全国所有知名文学刊物投过《故人西辞》,都是泥牛入海。来到北京后,他发现《北京文学》编辑部竟然离他的鞋铺不远。他把稿子进去,三个月后去问,编辑没看;又等三个月,编辑没看;再等三个月,编辑还没看。倒是杂志社卖书的大姐记住了他,把他的书稿交给另一位编辑。

后来,他的《故人西辞》再次征服评委,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

如今,毛银鹏依然在前门胡同里打理自己的鞋店。“创作源泉来自平凡的生活,过贵族化的日子,写平民的生活我做不到!”3个孩子渐渐长大,“我要尽到父亲的责任,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但只要一有空,他还是趴在出租屋的桌上,昏黄的灯光下,用一台老式电脑,敲击出自己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他对文学的追求不会停止。他认为自己是用生命来写作,笔下淌去的不是墨水,而是鲜血。

猜你喜欢

  • 放羊母子

    在城里上班的黑子想到后天回家只能见羊儿们最后一面,就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午夜时分他起身走到窗前,窗户外街灯辉煌,不时传进来几声断断续续的车鸣,像是一群此起彼伏的羊叫声,在山上呼唤他。他一时双眼迷蒙,眼睛湿润起来。他被这些羊叫领回了那个村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从前有一个国家,地不大,人不多,但是人民过着悠闲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有一位不喜欢做事的国王和一位不喜欢做官的宰相。国王没有什么不良嗜好,除了打猎以外,最喜欢与宰相微服私访民隐。宰相除了处理国务以外,就是陪着国王下乡巡视,如果是他一个人的话,

  • 如果没有明天

    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看见他书房的架子上摆着十几册精装的日记本,顿时令我肃然起敬,我一向敬佩那些有毅力和恒心写日记的人,于是对朋友赞美说:“没想到你写了十几年日记呀!”他很害羞地笑着说:“这么多的日记本,没有一本写超过七天的!”“怎么会呢?”朋

  • 放下得失心

    1904年,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提出一个猜想:任何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只要它里面所有的封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三维圆球。这就是“数学界七大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此题曾令无数数学家望而却步。为征服这个数学领域的高峰,200

  • 吹尽狂沙始到金

    “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到哪里去了?我们在知识中失落的智慧,到哪里去了?”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在《岩石》一诗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我们也这样叩问自己的时候,心不由会紧紧收缩一下,感觉自己在波涛汹涌的信息大海里,像一片叶子,被一根警醒的细线

  • 一生就是一周

    人,一辈子可以用一个星期来计算。星期一基本在上学,是人的生长期。星期二开始工作、找对象,是人的奋斗期。星期三成家、立业是人的成熟期。星期四立身、成名,是人的黄金期,作为栋梁开始支撑一片天空。星期五是人生的收获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生的成

  • 【皇帝的新装】续写

    就在所有的百姓揭露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时,他仍是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在皇宫内,皇帝大发雷霆,想要找那两个骗子说清楚话,但又怕这条衣服真的存在,然而自己是个愚

  • 孙猴子外传之移山(一)

    很早很早以前,离东海边一二十里的地方住着十几户人家。他们的家门前横着一座高山,叫大西山,进出很不方便。愚公一家也住在此处。他想:要是没有这座山,就可以一眼望到海啦,多好啊!于是,他召开家庭会议,一致同意穷三代之力挖掉眼前的大山,给子孙后代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