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雍正智结更鼓案

雍正智结更鼓案

收录日期:2025-08-07 18:35:54  热度:9℃

雍正四年七月的一天夜晚,紫禁城里一片寂静,雍正皇帝正在灯下批阅奏章。忽然,耳畔传来三声更鼓之声。他初时没太留意,待得更鼓再次响起,他不觉侧耳细听。不错,那更鼓敲了三声。他微微蹙起了眉头。一个时辰前已然听到了三声更鼓,此刻怎么又会响起三声更鼓?他拿过怀表来看着,不错,已是凌晨一点了,该着敲四更鼓啦。这值更的鼓手卫校尉居然敲错了更鼓!

雍正怒从心头起。他放下奏章,掷出朱笔,皱紧了眉头,倒背着手在屋里来回急走着。别看只是敲错了更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金銮殿的更鼓都敲错了,还不被老百姓当作笑谈?他决定从这件事上入手,严惩那个敲错更鼓的鼓手卫校尉,杀鸡儆猴,好好整治整治宫里的秩序。

天一放亮,雍正皇帝就命令身边的太监桂海去把当值的銮仪卫找来。在那时候,銮仪卫是宫里特设的监督更鼓鼓手卫校尉的官员。不一刻,桂海就领着两名当值的銮仪卫到御书房来晋见。雍正让他们进来。桂海掀起门帘,那两个人进门后,旋即跪倒,行了参见之礼。雍正皇帝强压着心头的怒气:“起来吧。”但那两个人看出了雍正皇帝脸色不好,早已吓得脸色煞白,浑身颤抖,雍正皇帝让他们起来,他们竟站不起来。雍正皇帝轻叹了口气,缓声说道:“起来吧。敲错更鼓虽然事大,但朕也分得清责任。谁出的差池朕就惩治谁,与他人无干。”那两个人忙着磕头谢过,这才慌忙站起,仍是战战兢兢。

雍正皇帝又缓和了一下口气,让那两个人报上名来,这才知道这两个值更的銮仪卫,一个名叫吴达礼,一个名叫阿尔逊。雍正问起昨夜敲错更鼓的是哪一个鼓手卫校尉,那两个人竟也面面相觑,一时答不上来。雍正这可就再也压抑不住了,“腾”地跳起来,指着两个人的鼻子,怒声骂道:“你们两个昨夜当值,竟连是谁敲错的更鼓都不知道,你们两个的脑子是做什么用的?实在没用,那就借给朕吧!”那两个人又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雍正怒声说:“给你们三天时间,若是找不到那个鼓手卫校尉,你们就自己担责吧!”

他一挥手,桂海就把那两个人带了出去。桂海送出了二位,回到御书房,雍正皇帝正皱着眉头在屋里来回溜达着。桂海知道他正在思考,不敢打扰,正要退出来,雍正皇帝叫住了他:“这两个人当值更鼓,却不知道是谁敲的更鼓,你说蹊跷不蹊跷?”桂海略一思忖,点头应道:“那也是。如若我是他们,看出万岁如此生气,巴不得赶紧找出元凶,推脱责任。他们这样秘而不宣,那不是更让万岁生气吗?”雍正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以朕之想,昨夜错敲更鼓时,他二人必不在更房。你去查清楚,看他二人那时在何处?”桂海应了一声,退出去了。

第二天,桂海报过消息来,说他已经查过了,那天夜里,这两位不仅没有离开鼓房,而且还一直就在鼓房之内。雍正更是一惊:“他们在鼓房内,鼓手卫校尉还敲错了更鼓?他二人竟还不知道是谁敲的?”他摇摇头,觉得这事儿太不可思议了。他转身给桂海吩咐,让他去查查到底是谁敲错的更鼓。桂海应了一声,退出去了。

查了整整一天,桂海也没查清楚到底是谁敲错的更鼓。原来,那天夜里该着敲更鼓的两位鼓手卫校尉,不知怎么竟闹起了肚子,一遍一遍地跑肚,跑得浑身没了力气,连爬都爬不起来了,还哪里敲得了更鼓。敲更鼓的人就由銮仪卫临时安排。那夜当值的銮仪卫正是阿尔逊和吴达礼,他们俩安排的人事,若是他们俩不说,桂海自然无从查起。他又怕打草惊蛇,也不能明着去问他们,只得回来如实禀报了。

雍正闻言,反倒笑了:想不到一件敲错更鼓的小事,还会牵扯到这么多曲折。这倒激发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吩咐桂海找关系搭上那些鼓手卫校尉,问问他们那夜到底是谁敲的更鼓,这件小事他倒要整个明白了。桂海应了一声,下去了。

到了第四天头上,雍正皇帝上了早朝,处理完了一应朝事,回到御书房,只见阿尔逊和吴达礼正在御书房外候着。他们两个见了雍正皇帝,忙着跪下行礼。雍正问道:“错敲更鼓之人,查到了吗?”阿尔逊忙道:“查到了。他已认下了错敲更鼓一事,等着万岁处罚。”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份供状,呈过来。雍正不禁暗暗一惊,随即说道:“交过来吧。”贴身太监接过供状,呈给了雍正。雍正匆匆一览,见有一个鼓手卫校尉承认了一时疏忽错敲更鼓之事,还说那晚本不该他当值,是被阿尔逊临时叫去的,故而有些失神,以致出此大错。雍正看供状所说情况和桂海调查的一模一样,心下稍宽,冷色说道:“错敲更鼓,违我《大清会典》,交内务府严惩!”说罢,进了御书房。

雍正皇帝刚刚坐下,桂海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他对雍正皇帝汇报了这两天了解到的新情况。他拉拢了一个鼓手卫校尉,从他那里了解到了阿尔逊和吴达礼两个人查找错敲更鼓的鼓手卫校尉的真相。原来,这二人也查不出到底是谁错敲的更鼓,又不敢不给皇上交差,就想出了一个法子。他们把众鼓手卫校尉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错敲更鼓之后,说雍正皇帝已然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定要按祖制严惩。他们经过两天的排查,没有查到那夜敲错更鼓之人,如果没有一个人出来顶缸,大家就都要跟着牵连。众人听了,都害怕得不得了。雍正皇帝心狠手辣,对待自己的兄弟和大臣们都从不手软,更何况是对他们这些位低职微的更夫们呢?众人一时惊慌失措,哪还有主意?纷纷把目光投向吴达礼。吴达礼这才说出了他的主意:让所有的鼓手卫校尉来抽签,抽到谁是谁。如果抽到的这人不干,众人都要和他为难,定要他死无葬身之地。众人应了,当即托吴达礼制好了阄,而后战战兢兢地去抓阄。抓到阄的是鼓手卫冯仁平。他不敢有违,跟着吴达礼去写了这份供状。

雍正皇帝听了,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堂堂大清国,竟有如此怪事。銮仪卫奉旨查办,却欺上瞒下,大做手脚,用抽签之法庇护真正的罪犯,诬陷无辜之人,真是胆大妄为!如果不是朕派人暗中调查此事,不明真相,错判此案,岂不被世人笑朕是一个糊涂的昏君吗?!”雍正发完了火儿,又一挥手:“把那两个銮仪卫叫来,朕倒要问问他们怎能如此糊涂?”

桂海忙着说出了原委。他原也以为这两个銮仪卫太过糊涂,叫谁敲的更鼓都忘了。但他找人调查了两个人的身世,也就不足为怪了。原来,那吴达礼乃是隆科多门下的一名侍从,后来才调到神武门监管鼓手卫的。他虽不是隆科多的心腹,但感激隆科多的知遇之恩,隆科多被雍正皇帝处死后,他心生芥蒂,虽不敢明着争辩怨恨,却也等着伺机报复。

雍正悚然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宫中还有隆科多的旧部。他蓦然明白了:那吴达礼一手做出这桩假案,料到雍正皇帝就要严查,查到肇事者,必然严惩。而这消息一走漏出去,恰恰说明了他的昏庸。别看此一事小,但百姓们接触不到皇帝的大事,反倒是以小事判断皇帝的清明与昏庸。他向来心思缜密,却不料上了这么一个小銮仪卫的当。他忙着命令桂海,赶紧到内务府去,让他们停止处罚那个顶缸人。

桂海匆匆忙忙地跑出去,不一会儿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禀报雍正说,那人已经被内务府严惩过了,受了鞭刑。雍正略一思忖,让桂海去把冯仁平叫来。那冯仁平被打得皮开肉绽,是被太监抬进来的。他一见雍正,忙着惊恐地跪倒。雍正缓了口气,问他:“你为何不替自己辩解,而愿意蒙受不白之冤?”冯仁平叹了口气,战战兢兢地说:“鼓手卫们犯下如此大错,皇上必然追究。我不出来顶缸,众鼓手卫难免都要遭殃。”

雍正点头:“说的虽然在理,但你却欺瞒了朕。朕早已查明了真相,你们却还自作聪明,欺瞒于朕。今日严惩于你,只是因你做了谎状而生气。欺朕之罪,你可认了吗?”

那冯仁平一听,顿时吓得脸色铁青。欺骗皇上,那可是大不敬,要诛灭九族的。他“咕咚”“咕咚”连磕响头,一个劲儿地说他绝无欺骗皇上之心,只是事情走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办法啦。雍正点头道:“看在你尚有仁义之心上,朕就饶过你这一回。以后只管用心做事,再出纰漏,定斩不饶。”说罢,他让桂海取来百两白银,送给了冯仁平,让他回家好好养伤。

看着太监们抬下了冯仁平,桂海满腹疑窦:“万岁……”

雍正微微一笑:“你是问我为什么要送他白银吧?他欺瞒了朕,朕就要罚他,他说了真话,朕再奖他,看那些小人还会怎么诋毁于朕?”

桂海又问:“那错敲更鼓之事,还怎么查?”

雍正稍事沉吟,摆摆手道:“那吴达礼存心惹出事端,必是精心策划的。以朕之思,他定是自己去错敲了更鼓,别人都没看到,又怎拿得到证据?就是把他打死,他咬住口不放,那也没人奈何得了,只能传言朕凶残无能。朕今日就放过他,看他还敢有什么动作。”

雍正打了一巴掌又揉了三揉,那被错罚的冯仁平固然说不出话来,就连此事的主谋吴达礼也抓不到把柄,这事自然不好往外传,就此不了了之。但他慑于雍正皇帝的威严,自此不敢懈怠,更不敢惹是生非,那更鼓再未敲错过。而雍正皇帝身边有此隐忧,终不踏实,过了不久,就责令内务府换了人,吴达礼不再担当銮仪卫,也就从雍正皇帝的视线里彻底消失了。

猜你喜欢

  • 孔子弟子子贡简介 子贡外交典范

    玩弄一国算什么,玩弄一个时代才是真正的大牛。当然这事儿在很多人看来很难,但历史上还真有一人做到了,那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贡是孔子的亲传弟子,位列孔门十哲,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原名端木赐,华夏族,春秋卫国人。对子贡稍有了解的人,应当都知

  • 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是谁?刘德为何会遭到汉武

    方文山所作《献王谣》中的主人公就是西汉汉景帝的次子河间献王刘德。秦火搜遗,史册存;献书雅名,天下闻,汉景十三王,只有这河间王刘德是夫惟大雅,卓尔不群、礼乐是修,为汉宗英。当时的百姓们非常爱戴这位王爷,尊称刘德为献书王。可就是这样一位风姿卓绝

  • 焦尾琴是蔡邕所造吗?蔡邕的音乐造诣有多高

    蔡邕就是中国古代著名才女蔡文姬的亲生父亲,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和曹操是故友。中国古代一共有四把名琴,它们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传说,蔡邕曾经在江浙一带待过一段时间,也就是在那里,蔡邕发现了制作

  • 东北第一夫人于凤至简介 于凤至是怎么死的

    在说起张学良妻子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是赵一荻。但实际上,于凤至才是最有资格得东北第一夫人头衔的女人。早些年的时候,张作霖被于凤至的父亲所救。后来又无意间听说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一是为了报恩,二是为了自己儿子,定下了于凤至这个儿媳妇。于

  • 李卫为何受雍正重视?他凭什么飙升封疆大吏

    李卫是清朝名臣,因为徐峥主演的《李卫当官》被大家所熟知。徐峥饰演的李卫,诙谐幽默而机智,深受雍正帝的信任。历史上真实的李卫也是这样一个人吗?又是凭什么一路从从五品飞升到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呢?李卫出生一个地主家庭,家里很富庶,长大之后就捐

  • 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简介 孙耀庭是怎么

    太监在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早在殷商之时就有了。中国第一个太监是谁,咱们不知道。但是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因为影视剧的关系,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他就是孙耀庭。孙耀庭出生天津一个贫苦农家,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三个兄弟,孙耀庭排行老二。一家六口只有

  • 明朝四大特务组织简介 谁是最厉害的?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起一直到宣统帝结束,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利。如果说清朝的代表是军机处,那么明朝的代表就是特务统治。明朝特务统治合称厂卫,包括四个机构。锦衣卫锦衣卫是厂卫中的卫,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设置。锦

  • 钟繇的生平简介 钟繇真的刨了韦诞的坟墓吗

    钟繇,字元常,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他的两个儿子钟毓和钟会后来都官居要职。幼年的时候,钟繇就相貌不凡,十分聪明,有一次他和叔父钟瑜去洛阳的路上遇到一位相士,这相士看到钟繇以后直夸他将来富贵得不得了,但是最近可能会有被水淹的厄运,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