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裸葬

裸葬

收录日期:2025-08-08 05:23:18  热度:9℃

洪武初年,百废待兴,民生困苦,南方大藤峡一带闹起了匪患,大将军郭斯宗领旨率军前往围剿。

安营扎寨就绪,县令尹咎到驻地拜访。在聊天中,尹咎向郭斯宗说起了本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尹咎说,这个地方的人只要有了儿女,就会立即着手为自己的百年后事准备棺材。尚未咽气就准备棺材,别的地方的人会感到晦气,但他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死和生同等重要,棺材就是到了那个世界之后的住所,不能马虎对待。

“如此说来,做棺材的木料必须是上乘的了?”郭斯宗问道。

尹咎说:“做棺材最好的木料当属红豆杉,棺木不腐尸身不朽,能躺进这种棺材被视为是莫大的殊荣。此地虽然盛产这种木料,但因为本地人制作棺木用量很大,所以已是万金难求。如今还未入土的棺材,最好的莫过于城东开米粉店赵老板家里的那副了,它的主人是赵老板的娘,已经101岁了,但腰板还挺直、耳聪目明。”

郭斯宗听后,对副将说:“尹县令说的这个风俗启发了我,此次剿匪,我打算仿效‘背水一战’,采用‘备棺一战’的策略,为每个参战的将士都准备一副棺材,让将士们‘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必死的决心作战。至于棺材嘛,城里百姓家就有上万副现成的。”

尹咎在一旁听了,顿时大惊失色:“此地的百姓看待棺材如同自己的性命!您这样做无异于要了百姓的命啊!”

郭斯宗不置可否地说:“棺材没了可以再做,况且,倘若将士们安然无恙全身而归,也会把棺材退还。要是不捐出棺材,只能说他们不支持朝廷剿匪!”

尹咎无语了,因为他知道不支持朝廷剿匪是什么罪名,那可是要灭九族的啊。他只好去动员百姓捐献棺材,但结果是引来了满城百姓的怨声载道。

听了尹咎的汇报,郭斯宗大怒,指责此地人有异心,甚至极有可能与土匪同心。尹咎极力辩解说:“只要不拿百姓的棺材,所有的壮丁宁愿随军上战场死战。”

“荒唐!我现在手下有五万将士,个个骁勇善战,况且朝廷还可以随时增拨,要这些只会拿锄头扁担的百姓上战场有何用处?限期半个月,半个月之内必须收集好全城所有的棺材,存放县衙粮仓内备用,否则以通敌论处!”

尹咎无奈,只好和衙役们继续对百姓逐户劝说。这回,更加激起了百姓的愤怒,这些平日温顺的百姓此时竟把他们打得满头是血,撵出了家门。尹咎顾不得抹脸上的血,凄惨地喊道:“大家还是从了吧,半个月内不交出棺材,那可是通敌之罪,是要灭九族的啊!”

突然,一户人家的庭院内传出一片慌乱的惊叫声:“娘啊,你这是何苦呢!”

尹咎忙拔腿奔了过去,一看,顿时惊得手足无措。原来一个老妇人为了不交出棺材,一头撞死在了棺材上!她这样做,一是为了不连累家人,二是可以在半个月的期限之内躺进自己的棺材安葬。

很快,城里又有五个老人撞棺而亡。一时间,哀号和悲愤充满了全城的每一个角落。

尹咎见状,满面凄楚地对县丞说:“我身为县令不能保护子民,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

县丞一阵无语,然后叹息说:“我们阻止不了郭斯宗,总会有人制得了他。”

尹咎眼里满是绝望,说:“他是当今皇后的弟弟,还有谁能制得了他?”

郭斯宗在军营里等着尹咎送来棺材,可是连续几天都不见尹咎的身影。期限的最后一天晚上,已经是鸡叫三遍了,郭斯宗正要宽衣躺下,一个黑影破窗而入,举着刀向他砍来。

郭斯宗急忙侧身避让,紧接着一拳狠狠击向黑影,黑影狠狠地撞在墙壁上,瘫软在地上,砍刀甩落在一边。卫兵听到动静,冲了进来,摁住了刺客。

经过审问,刺客说自己是城里的屠夫,他说只有杀死郭斯宗,全城百姓才能活!现在全城男女老少恨不得喝了他的血,吃了他的肉!

郭斯宗又惊又怒,命令副将马上去把尹咎叫来。不一会儿,副将就无功而返了。

副将告诉郭斯宗,尹咎已将城门紧闭,并在城头上说,要郭斯宗收回成命,给全城百姓一条活路。

“难道他想反了不成?”郭斯宗怒道,“剿匪未果,后院起火,天威何存!”他下令明天天一亮,全部人马立即围城,攻城!

天一亮,守在城头的尹咎就发现全城已经被郭斯宗的人马围得水泄不通了。他大声质问道:“大将军不是要一心一意履行剿匪职责,却为何来剿民?”

郭斯宗身披盔甲,策马上前,仰头回应说:“你身为朝廷命官,置浩荡皇恩于不顾,胆大妄为组织民众暴乱,该当何罪?你们暴乱,我率军平叛,理应是我职内之责!快快打开城门,出来投降,倘若不从,城内将寸草不留!”

尹咎高呼:“我们不是暴乱,实属保命的无奈之举!敢问大将军,事情的缘由是什么?请大将军收回‘备棺’的成命!”

城内众人的怒吼响彻云天:“宁丢命不丢棺!人在棺在!棺毁人亡!”

郭斯宗恼羞成怒,却又无计可施。正在这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片刻后,几匹快马奔到了军前。

郭斯宗一看,只见领头的那人是刑部尚书刘大成,当年两人一起戎马生涯打天下,是生死之交。

刘大成一见郭斯宗,便质问他为何围城。郭斯宗气恼地说,城里的百姓有异心,不支持朝廷剿匪。

刘大成翻身下马:“郭斯宗听旨!”

郭斯宗赶紧跳下马,跪下来接旨。

刘大成说:“传皇上口谕,皇上问你,当今的江山是如何取得的?”

郭斯宗回答说:“全凭皇上的英明和将士们的英勇、百姓的拥戴。”

刘大成说:“当年征战途中,你的一个属下不小心践踏了百姓的禾苗,被你砍了头,皇上至今还念念不忘你治军有方。”

郭斯宗立刻回道:“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方能获得百姓的拥戴。”

刘大成说:“皇上问你,当年倘若我们战死沙场,如何处置尸身?能厚葬吗?”

郭斯宗一愣,回答说:“或尸身无存或一把黄土埋了,无法厚葬。”

刘大成威严地说:“既然如此,如今为何置百姓性命于不顾而大动干戈‘备棺’?”郭斯宗听完,顿时呆若木鸡,说不出话来。

刘大成弯下腰,对郭斯宗耳语道:“尹咎派人到京城告了御状,皇上对这里了若指掌。兄弟啊,你一世聪明,怎么一时糊涂呢?你为了一副红豆杉的棺材,竟然动摇了大明江山的根基!”

郭斯宗闻言,脸色一下变得惨白,冷汗也流了下来。他当初只是想要城东赵老板家里的那副红豆杉的棺材,但这里的风俗不允许他为所欲为,只好编造出“备棺一战”的理由。没想到如今事情越闹越大,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实,郭斯宗围城只是为了恐吓城里的人,逼他们就范,但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他已经和“剿民”的罪名脱不了干系。

郭斯宗辩解说:“我不是为了自己准备棺材,是为了姐……”他用尽一切办法想要的那副红豆杉棺材,是为了自己尊敬有加的姐姐——马皇后!

刘大成知道他的心思,但绝对不允许这件丑事毁了马皇后的声誉。他立刻打断郭斯宗,并耳语道:“你知道的,皇后不仅爱民如子,而且一贯节俭,从来都是粗茶淡饭。我离开京城时,她对我说了,与民争利者该死,她的弟弟是不会做出这种天诛地灭的事情的。”

郭斯宗明白自己必死无疑了,哽咽着说:“我知罪认罪,但我不甘心剿匪未果!”

“放心吧,皇上派我来,除了处理棺材事件,还令我率军剿匪,匪患不除,我死不瞑目。你辜负了皇上和皇后,去之前不该做些事为他们挽回声誉吗?”

半个时辰后,卸了盔甲的郭斯宗身负荆条,在尹咎的押送下,在城里沿街高喊:“我有罪,上辜负皇恩,下辜负百姓……”围观的百姓无不赞叹皇上圣明。

郭斯宗在大街小巷都走了一遍后,返回了城门,拿起刀自刎谢罪了……

刘大成下令在郊外葬了郭斯宗,百姓见证了整个过程:没有棺材,甚至连一张裹尸的草席都没有,只是挖了一个坑,把尸身丢下去,推土填埋了事。

刘大成这样做,是为了洗脱郭斯宗与民争利的罪名,让百姓知道“备棺一战”虽然是罪无可赦的下策,但其目的是为了剿匪和百姓的安宁。他率县衙人员逐户安抚百姓,还解释说:“郭斯宗从小深受马皇后省衣节食的影响,裸葬是他生前一直的心愿。”

匪患消除后,太祖准奏刘大成继续留下半年之久,向当地百姓宣扬厚养薄葬的观念,大藤峡一带的百姓渐渐地摒弃了穷其一生备棺的陋习。

猜你喜欢

  • 眼不见为净

    在东北的农村有哥儿俩,哥叫甘洁,弟弟叫甘净,两个人都带有洁癖倾向,哥儿俩信奉:宁吃干净的邋塌,也不吃邋塌的干净。 春暖花开的时候,村里的埋汰大婶请他们哥儿俩把自家的炕给拆了,再搭上。原来这北方的土炕每隔个两三年就得拆了清除一下炕

  • 接老婆遇“鬼”

    大兵的老婆在外环路的一家美容院做美容,由于做美容的人很多,排到自己时已经很晚了。时间晚了,公交车也没了,地段又这么偏,作为老婆第一想到的就是老公,此时的老公该派上用场了。 大兵接到老婆的电话丝毫不敢怠慢,开上自己新买的私家车,

  • 阿P变身演员

    今天,阿P发工资了,兜里有钱了,邀了几个朋友聚餐,来沟通一下感情。下班后,急忙就往公交车站赶。上了车,他向平时一样,挤到后面找了座位做下。这样避免了让座的麻烦。自己也可以清闲地听音乐。可没想到,一件物品让他睁大了眼睛。 原来,

  • 领导

    听说女儿的男友要来家里,张老汉既高兴又紧张。据说女儿男友在镇政府工作,那可是干部啊!张老汉心想。 老汉早早地把家里打扫个干干净净,就等着女儿和她男友的到来。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了 大爷,你好!”女儿男友说。

  • 孙女有意见

    孙女红椅看到她父母的结婚照,看着看着有意见了:爷爷,他们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不邀请我参加宴会?” 是啊,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一时反应不及。 他们要是疏忽了,爷爷你应该提醒一下的啊!”红椅。

  • 如此父亲

    张老汉已进入了耄耋之年,耳不聋眼不花,仍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走路一阵风,丝毫看不出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自老伴去世以后,就自己一个人过,三个饱一个倒。儿子、闺女家哪都不去,用张老汉的话说这样自在” 张老汉年轻时是

  • 你是我爹

    爹,你给我买辆摩托车吧,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买了。”晚上从学校里来家吃饭,田小宝对他老爹田强说道。 那得多少钱?”田强问道。不多,买辆‘雪里豹’的也就五千元吧。”田小宝

  • 跳河

    时间:2011年3月30日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生活在矛盾中,夫妻间地磕磕碰碰是不可辟勉地 赵刚和董花这两个小冤家,经常为家中小事先抄后闹,互不相让。没办法赵刚就动手打媳妇。对付男人精明女人有决巧,那就是一哭二闹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