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喝酒的小刘

爱喝酒的小刘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8:15  热度:8℃

小刘参加工作没几年,却因爱喝酒出了名。“酒后丧德”、“喝酒误事”的古训被小刘逐一验证。

一次,同事结婚请客,酒过三巡后,大家都胡乱侃大山,你一言我一句的说闲话,撂嘴子,想到哪说到哪,根本不过脑子。散席回到单位后,小刘找小王理论,问他席间说自己的那就话是什么意思。小王很已经有点迷糊了,可还是认真的想了想,绞尽脑汁却想不起来。小刘站在那里却搁不下这事,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看着小刘不依不饶的样子,小王也来气,酒桌上的话谁会当真,索性不吭声。小刘就拽了一下小王的袖子,还在追问。一来二去的两人就扭打在一起,俩人也不是真打架,谁也没有下狠手,但就这样,不知是谁把墙角下的电线勾了一下,顺带着桌子上的一台设备就被拉倒,“啪”的一声摔在地上。这下俩人傻眼了,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这事可不是小事,很快就传到领导耳朵里,经过会商,处理结果随即出炉:两人需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公开做书面检讨,停发当月工资和年终奖金,维修设备,费用自理。摔坏的设备是美国进口的,维修人员是按小时收费的,配件更是贵的离谱。处理完所有的事情,俩人坐在一起算了一下,一共损失了两万多。小王自然恨死了小刘,莫名其妙的自己就损失了一大笔,发誓和他老死不相往来。小刘家庭也不宽裕,钱是东凑西挪找朋友的凑的,还不敢让家里人知道,尤其怕媳妇知道后心脏病犯了,还得花销。

另一次,单位年终聚餐,百十号人坐了十几桌。先是领导们敬酒,等领导们一个一个轮番敬完后,下面的人就自由活动了,有去敬领导的,有几个人一起猜拳喝的。这种大众聚餐大家都心照不宣,能喝的多喝点,不能喝的,抿一下意思意思,谁也不去追究。小刘也着急向领导敬酒以便加深印象。他拿着酒瓶,端着酒杯去敬大领导,领导一口喝了。到了二领导那里,领导端起酒杯抿了一下,说自己感冒了,吃着抗生素不能喝。要搁别人,领导就算给面子了,百十号人呢,要是每个人敬的酒都喝了,领导还不趴地上了。可小刘较真,觉得领导不给自己面子,悻悻的回到座位。过了一会看有人拿着酒杯又和领导加深印象了,他又拿着酒杯去敬酒,领导还是意思了一下,小刘自尊心受不了了,非得请领导喝了,说着自己连干三杯,拿着空酒杯站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领导。领导心里不痛快了,觉着小刘在示威,就放下酒杯,坐在那里不说话。刚刚还喧闹不已的大厅里忽然就没声音了,大家心里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一边站着的小刘囧极了,不知怎么就将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骂骂咧咧地准备回自己的座位,还没等坐稳就有两个小伙子连拉带拽的将他向外门外,后面跟着办公室主任。出了酒店,小刘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台阶上,赖着不走了,他害怕同事送他回家,这么兴师动众的回家,媳妇肯定不会饶了他,到最后少不了吵架,还不如去麻将馆混一晚安全。两位同事看小刘执意如此,就一起离开找地方吃饭去了。

最为奇葩的一次喝酒事件发生在最近,两年前从单位离职的小吴刚买了一辆新车,第一时间想到来原单位炫耀一番,以示自己混的还不错。当时是下午四点多,小吴一间办公室挨着一间的进进出出,手里拿着一把崭新的车钥匙,大家自然配合着夸耀一番。到了小刘那里,非要偷偷拉着小吴去附近的餐馆庆祝,小吴上上下下也得瑟了一圈了,就半推半就的和他一起去了。进了餐馆,小刘点了几个菜,点酒时,小吴声称自己车上带着,就去拿了一瓶。小刘打开酒,小吴推脱着不喝,一来自己开着车,不能喝;二来晚上还有事,只是动筷子吃菜陪小刘。两人吃着、喝着、聊着,也就半小时,多半瓶酒下去了。这时,单位三位女同事办事路过餐厅,坐在窗户下的两人热情的招呼她们进来。看见小吴,三人说说笑笑的进来打招呼,小刘硬是要给三人倒酒,都婉言的拒绝了,理由不外乎是最近在吃药或身体不适等等。三人就坐在一边和小吴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时间,整瓶白酒全进了小刘一人的肚子,此时的小刘满脸通红,舌头发硬。小吴只好提出送小刘回家,顺路捎上三位美女。因为女的中间有位身形比较健壮的,自己要求坐在副驾驶,这样后排就能宽松一些。昏昏沉沉的小刘就和另外两位坐在后排,大约跑了七八公里,小刘突然嚷着要下车,小吴看小刘想吐,就急忙靠边停车,打开车门,还没来得及把他弄下车,小刘就现场直播,哇哇的吐了个天昏地暗,车内瞬间五颜六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刚才那一斤酒和着其他的杂物被吐了出来,一时间臭气熏天。几人顿时惊呆了,三位美女更是被恶心到家了,立刻鱼贯而出,趴在路边的栏杆上嗷嗷的干呕,看着身上的污秽之物,真想把小刘拉下车暴揍一顿。吐了之后小刘也清醒了一些,但眼见闯下了祸事,索性睡着了。看着爱车被小刘糟蹋的不成样子,小吴的肠子都悔青了,只好用卫生纸、抹布囫囵擦了擦,送小刘回家。三位美女说什么也不上车了,因为衣服脏了,又一股酒味,要是坐公交车回家,一定会被其他乘客误认为是酒鬼,还是女的,只好叫了一辆出租车回家。

小吴一个人送小刘送回家,把他从车上拖下来,小刘竟然顺着车门溜在地上。看着躺在地上浑身瘫软的丈夫,小刘媳妇气坏了,拉着他的衣袖大声叫喊小刘的名字,小刘只是睡觉,没办法,只好让小吴把小刘送医院。去医院的路上,小刘媳妇埋怨小吴,小吴把情况大概叙述了一番,并特别说明自己和其他的人并没有喝酒,也没有劝酒,是小刘自己灌醉了自己。小刘媳妇说什么也不相信小吴的话,因为小刘前几天才起誓永不喝酒了。小吴就打电话叫其他三位美女来给自己作证,三位起初不愿意去,但经不住小吴苦苦哀求,只好掉头去医院。到了医院急诊室,大夫乱七八糟的开了一堆化验单,众人就帮着推着小刘楼上楼下去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脑CT检查完后,护士给小刘输上液体,大家这才歇息下来,坐在走廊里,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小刘媳妇,小刘媳妇半信半疑,但小刘睡着了,没法对证,只好先放着。好在检查结果出来了没什么大事,三位美女也回家了,小吴坚持到液体挂完,又送小刘回家。

从小刘家里出来,已经很晚了,小吴开着爱车去洗车店,平时二十元的洗车费,这时非要一百,小吴气的牙根直痒痒,没办法谁叫咱倒霉呢。折腾到半夜刚睡下不一会,又接到小刘老婆的电话,让去他们家,问什么事,小刘媳妇只是哭,问得紧了,就说要出人命了。放下电话,小吴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给三位女士打电话,都骂小吴是不是吃错药了,干嘛非拉上她们三位垫背,她们招谁惹谁了。小吴又是作揖,又是跪求,死乞百列的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说动了她们一起去。因为车在洗车店没取,四人打车去小刘家。

进了院子,小刘已经候在门口,满脸愧疚,双手作揖,嘴里抱歉抱歉的说着,四人也不好说什么。进了门,家里乱七八糟,应该是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争,小刘媳妇蓬头垢面的坐在床上嘤嘤的哭,见了众人,更是嚎啕大哭。小吴拉着小刘出去抽烟,三位女同事分工,一人打扫卫生,另外两人一左一右围着小刘媳妇进行劝说。原来,昨晚,小刘媳妇死等到小刘酒醒了之后,揪着小刘上次发毒誓永不喝酒,如果喝了就的去死的誓言,非要小刘说个结论,在此期间,媳妇摔了几件摆件。小刘被逼的没法了,拿着水果刀在手腕上割了两刀,他自己也没想死,下刀并不重,就是吓唬媳妇,不料这招真管用,媳妇立刻被吓傻了,哭着寻死觅活的,还迁怒于其他几个人。四个人被冤枉死了,自己滴酒未沾,稀里糊涂的成了当事人。还好,小刘没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肯定会被拖下水。听说,就有一起吃饭的三个人需赔偿因喝酒身亡朋友的四十万元的事发生,想想都让人后怕。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和小刘喝酒了。大家心照不宣,一块聚餐时,要么避免和他同席,要么埋头吃菜,甚至有人看他喝酒时,不等热菜上齐,就离席而去。

猜你喜欢

  • 一个单身爸爸和他的四个女儿

    十二年前,樊磊携带着做生意赚来的两百万人民币从日本留学归国。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额资金,想过悠闲生活的樊磊花了十余万在北京郊区买了一座农家小院,还聘请一位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生活得很惬意。 然而,门口的一个弃婴打破了这位钻石王老五的宁静

  • 他的名字叫“月赴”

    2007年,事业蒸蒸日上的他毅然选择淡出,原因再简单不过:要和妻子一起陪女儿到美国读高中。但是,因为他是公众人物,所以在头一年的时间里,他没有办法一下子脱开身。为了调整两边的工作,他不得不每个月抽出几天时间从美国飞回中国,等国内的事情处理完

  • 合租女孩租走了我的爱情

    我是在大学毕业第二年夏天来海口的。因为年轻,因为憧憬浪漫的爱情,我爱上了这个美丽的滨海城市。 相比之前找工作的周折,我在海口的工作还算比较顺利。在国贸一家房产公司做了半年策划宣传后,为了上班方便,我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从海甸

  • 转角遇到爱

    寒风凛冽地刮着,下了晚自习的我刚走出学校的大门,来到那十字交叉路口,便远远望见路灯下那个熟悉的身影。 灯光的照耀下,那个熟悉的身影好似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纱,心酸了 风急促地摩擦我的脸颊,不给我愣神的机会。我激动地跑过去迎接那个熟悉的人是

  • 七十三号的爸爸

    小昭是个十岁的男孩。他爸爸是个做生意的,有一次,出去两年还没回来。但每过一段时间,小昭和妈妈就会收到爸爸从南方一座城市某条路的七十三号寄来的信。后来,小昭问妈妈:“爸爸为什么过年也不回来?”妈妈说:“爸爸这两年的生意刚起步,肯定很忙,等忙完

  • 苦菊

    那年,她和他一起读研。两人家里都不富裕,过得自然是比较清苦的生活。但是他总能给她一些小小的惊喜,比如亲手为她做一个头花,或是画一张漂亮的生日贺卡。他是那种细心而体贴的男子。在相爱之后,她更感觉出这个男子的情感很细腻。 一起去吃饭时,他总爱

  • 父爱如雨等

    与丈夫离婚那年,是我有生以来最晦暗的一年。法院判决时,5岁的儿子判给了丈夫,理由很简单我刚刚下岗,根本没有能力抚养他。 一夜工夫,我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不敢回娘家,因为我的事,我已经几次惹怒了暴躁而倔强的父亲。父亲当初反对我和他结婚,我偏偏

  • 长高的爱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常会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说:“又长高了。”他便在这种目光中成长。从小学到初中,他都非常乐意迎着父亲那慈爱的目光,挺挺腰板儿,表示他确实长高了。他很自豪,他在父爱中感到很温暖、很幸福。 他的卧室中的一面墙上,从0。7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