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以色事人和以貌取官

以色事人和以貌取官

收录日期:2025-08-07 22:06:49  热度:7℃
眼下,女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难找,但是美女除外,不用统计就知道,漂亮的女大学生肯定比相貌平平的同学就业率高。其实,到找工作的当口,无论男女,相貌都是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那些爹娘没有给个好皮囊的,怎么都要吃点亏,不仅今天如此,古代也差不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凤雏先生庞统,由于生得难看,到刘备那里去求职,结果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耒阳令,到任之后,终日沉醉在酒乡里。后来由于鲁肃和诸葛亮的大力推荐,才得到重用,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此事虽为演义,但史书上也有影子,只是为尊者隐,只记了后面的事,没提刘备重色轻才的糗事。

处于乱世用人之际,尚且如此,别的时候就更不好说了。南北朝选官讲究门第,但即使贵胄弟子,也须生得“美风仪”,才易得美官,做皇帝的近侍,那些歪瓜劣枣,长一副络腮胡子的家伙,大概也只有落寞的份。唐代实行科举,千辛万苦考上了,想要做官,必须得过吏部遴选的一关。这个时候,爹娘生得不济的主儿,就有些麻烦,得不到好位置不说,甚至有可能被淘汰。清朝是满人的天下,满人,或者说旗人是最讲规矩的,所以这个时代,做官的人至少在皇帝和上司面前,都必须做出一副奴才相。奴才相是什么样?古来没有定论,但首先必须是伶俐样,乖巧,低眉顺眼,但必须周正。其次是老实忠厚样。方头大耳,浓眉大眼加厚嘴唇者最佳,具体尺度,比照这个样子有所增减,但大体上不能太离谱。考试取官,衡文不衡人,虽然考生的“人事档案”上都有相貌的描绘,但无非“面白无须”之类,太粗,大体上还只能以文取人。即便如此,殿试的时候,长得对不起皇帝的,还是没有进入前几名的可能。在清朝,传说有歪头举人,但从没有听说有过歪头进士的,如此说来,考前还是有相貌上的检验。

最露骨的以貌取官之举,要数大挑举人。在清朝,举人一般说来是不能直接做官的,但朝廷会不定期地在那些几次会试不第的举人中进行挑选,挑上的可以被派去做知县和教谕、训导之类的教官,人称“大挑”。大挑不用考试,甚至挑和被挑者之间,话都不用说,一般是皇帝派个亲信王公,主持其事,被挑的举人们十个一排,跪在下面,王公挨个端详,看着顺眼就挑出来。相貌在这里起了几乎是惟一的作用,据说,就脸相而论,“国”字形最佳,“日”字形就差点;如果是“冒”字或者“昌”字形,上大下尖或者下大上细,就悬;如果是“月”字形,有点歪,肯定没戏。传说晚清的名臣阎敬铭也参加过大挑,此公一眼高一眼低,主持的王公一见,即大笑不止,说这样的一副相貌居然也来“大挑”。

古代社会,女子以色事人,相貌自然绝顶要紧,都说红颜薄命,但又有几个女子不希望自己相貌姣好呢?无论社会地位高低,生得好,固然有被山大王掠走做压寨夫人的可能,但机会毕竟多一些。没办法,谁叫那是男权社会呢?不想,那些被女子所侍奉的男人,也要在意自己的相貌,靠低眉顺眼为官。某些大权在握的男人,偏是喜欢属下的男人在操持公务的同时,奉献一点色相。显然,这里跟同性恋关系不大,只跟我们的政治文化有关。怪不得在某些古人的语境里,“臣”和“妾”具有差不多的意义——一边是君与主,一边是臣和妾,风流所被,至今古风犹存。

只要我们的官是为个人服务的,无论这个人是君主,上司,还是别的什么角色,无论男官女官,大概都脱不掉以色事人的干系,相貌,就永远会成为选官的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 屙金子的石牛

    畴前,四川的西部有个叫作蜀国的国度,地盘肥饶、物产丰硕,很是富庶。离它不远的秦国早就对这块富裕的地盘垂涎欲滴,想要把它划回本身所有。可是通往蜀国的道路很是险峻,有峻峭的绝壁峭壁和万丈幽谷隔在路途上,一跌下往就会摔个粉身碎骨,进军的线路没法通

  • 上行下效

    晏子谢世已17年了。有一天,齐景公宴请列位大臣。酒菜上,君臣碰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下战书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师提出一路射箭交锋。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可是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但是大臣们却在那边高声喝采道:“好箭!好箭!”景公听了

  • 亡国怨祝

    晋国的中行寅面对大敌,家族就要被人衰亡了。他仓猝找来给本身负责祭奠的太祝,筹办问罪惩罚他。他肝火冲冲地扣问太祝:“你为我祭奠,必定祭品不肥厚,斋戒时也不诚恳。成果此刻惹恼了天上的神灵,致使我亡国,你为何要如许呢?”太祝简回覆道:“本来的君主

  • 无过之过

    晏子是齐国宰相,他辅佐齐王把齐国治理得层次分明。晏子手下有一名名叫高缭的,为官三年,从没做过甚么错事,可是有一天,晏子却把高缭给夺职了。晏子摆布的人感应奇异,感觉晏子如许做不免难免分歧情理,因而,他们劝阻晏子。有的说:“高缭侍奉师长教师三年

  • 守财奴的故事

    汉代时辰有一个老头,经营着一笔不小的财产。颠末多年堆集,老头儿家里十分有钱。他既没有儿子,也没有女儿,独自一小我栖身在一间大屋子里。老头儿天天天蒙蒙亮就赶快起床来经营财产,拼命赚钱,一刻也不愿停下,直到入夜了才愿歇息。就如许,他赚回了良多良

  • 书生丢官

    有个南昌人,住在京城里,做着国子监的助教。一天,他偶而途经延寿街,看见一个年青人正在点钱买《吕氏年龄》。恰好有一枚钱失落在地上,这小我就走曩昔用脚踩住钱。等年青人走后,他就弯下腰把钱捡起来。旁边坐着个老头子,看了半天,突然站起来问此人的名字

  • 苏章不徇私情

    汉顺帝的时辰,出了一名着名的清官,名叫苏章。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历来不因本身的小我好处而冤枉大好人、放过坏人,深受苍生的爱戴。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认当真真地处置政事,办了几件很是辣手的案子。可是有一天,令苏章头疼

  • 赵奢秉公办事

    赵奢年青的时辰,曾担负赵国征收田税的小官。官职虽小,可赵奢毋忝厥职,秉公处事,不畏势力。一次,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往征收田税。这平原君名叫赵胜,是赵国的相王,又是赵王的弟弟,位尊一时。平原君的管家见赵奢前来收税,底子就不把他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