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6:09  热度:11℃

开始,他不是一个贼。

开始,他只是去找人,找一个叫张贵的人,这张贵住在一幢八层高的楼房里。不过,张贵住在哪一层,他忘了。

他走进了那幢楼。

但从一楼走到八楼,他没看见一个人,好像这幢楼里没有住人。

他只好从八楼走下来。

走到四楼时,他看见一个人,一个男人,但男人眼皮都没抬一下,也就是说,男人根本没看他,就和他擦身而过了。

很快,他从四楼走了下来,但他没走,他在楼下呆了一会,又上楼了。

他还是要去找张贵。

这次,走到六楼时,一个人从房里出来,但这人也没看他,就从他身边走下了楼。

他继续往上走,很快,走到八楼了。但这趟也白走了,他没见到张贵或没找到张贵。

他觉得应该问问人家。

往下走到三楼时,他又看见一个人了,一个往上走的人。他于是看着这人,就笑着问道:

“请问,张贵住在几楼。”

“不知道。”那人也没看他,匆匆走了。

很快,他又走了下来,这一趟,也是白走。

在楼下又呆了一会,他又上楼了。

他还得去找那个张贵。

这次,他分别在四楼和五楼碰见两个人,他也问了他们,问他们张贵住哪楼。一个人说不知道,另一个人,根本就没睬他。

很快,他再次走到了八楼,但那个他要找的张贵,他还是没找到。

从八楼下来,他决定敲门问问人家。

他敲开了七楼一户人家,他说:“请问,张贵住几楼?”

“不知道。”随着,门“哐”一声关了。

他往下走,敲开了五楼一户人家,也问:“请问,张贵住几楼?”

还是那句:“不知道。”说着,也“哐”一声把门关了。

仍往下走,他又敲了三楼一户人家的门,但在这儿,他根本没把门敲开。

又回到一楼了,他要找的人,还是没找到。

再往上走时,他没敲门,也没碰到一个人,倒是在七楼一家门口,看到几双鞋。其中有一双,崭新的,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穿会很合适。

他提起了这双鞋,往下走。

这回下楼时碰见了两个人,他有些慌了,也紧张。但他的表情有些浪费,那两个人,根本没看他。

他顺利地把鞋提了下来。

到此,他变成一个贼了。

第二天,他又去了那幢楼,但他不再去找张贵了。他手里拿了只编织袋,专门去偷东西了。在那幢楼里,他把很多看得上眼的鞋子往编织袋里放。在六楼和四楼,他又碰到人了,但没人看他一眼。

再去时,他带了开门的工具。他敲了几户门,有两户开门了,他就说找张贵。有一户没开门,他就晓得屋里没人,于是他便把门撬了。

他成了真正的贼了。

出来时,他还搬着一台彩电。

也没人过问他,但走出楼道时,一个人认识他,这人喊着他说:“东东,你怎么在这里?”

他说:“你是谁?”

回答:“我是张贵呀?”

他说:“张贵,哪个张贵,我不认识。”

说着他搬着彩电走了。

猜你喜欢

  • “独臂猪司令”身残志坚故事

    有人说:少年是一首歌,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部小说。对于我来说,生活就像一部小说。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探索与挫折,更有奋斗的收获。在房山的养猪行里,我已经摸爬滚打了二十多个春秋,别人送了我一个雅号叫独臂猪司令。多年以来,我在自己的家里

  • 给你一盏灯,让你买我的油

    美国柯达公司是一家大型跨国摄影器材公司。十多年前,柯达公司研制出一款大众化的自动式照相机。推向市场之后,这款相机因为质优价廉,深受大众欢迎。可没过多久,柯达公司就发现,市场上有很多厂家开始仿造这款相机。生产部经理立即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总裁乔

  • 金马影帝范伟:没有谁的成功是一步到位的

    在这个标榜颜值的年代,范伟得长相没有小鲜肉的清秀帅气,但是凭着演技,从一个相声演员到金马影帝,实力派就是这样一步步修炼成的。范伟的双亲都不是搞艺术的,父亲是厂里的宣传干事,母亲则是个营业员。走上演艺这条路并取得这样的成就,可以说是范伟的喜爱

  • 年轻人,你的玻璃心不值钱

    优秀与平庸之间,往往隔着的不是别人,是自己。01你可以随时转身,但不能一直后退,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歌词,出自前不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以此态度,来和年轻人蓬勃易碎的玻璃心抗衡,倒是蛮合适。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时候,要从西海岸圣地

  • 只要努力就能飞翔 有信念就会有收获

    19世纪末,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孩子替别人放羊。他们赶着羊群来到一座山坡上,忽然看到了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那么自由自在。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为什么大雁会飞呢?牧羊人一开始并不理解孩子的问题,简单地回答说:大雁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往南飞,

  • 人生的宝藏

    鸵鸟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几乎所有的鸟都认为鸵鸟身为鸟类,不会飞翔,甚为可惜。于是,大家都劝导和帮助鸵鸟练习飞翔。尽管大家花了很大的力气,但鸵鸟最后还是没有学会飞翔。智者猫头鹰感叹道:“何不发挥鸵鸟的长处,让它练习奔跑呢?”鸵鸟听了猫头鹰的

  • 婚姻不仅是给彼此安全感

    这段时间,关于女文青的话题长盛不衰,我不免想到徐静蕾:她的知性范儿,她朴素又内心皎洁的气质,她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完全是文青才会有的野心,妄图用昏黄颜色、低头的暗示、一回眸一转身来营造那么狂野而寂静的内心戏……咦,好久没看到她了。一定

  • 首富只靠一粒米

    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