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活得清楚,不如活得清醒

活得清楚,不如活得清醒

收录日期:2025-08-07 22:56:57  热度:8℃

人生的痛苦,源于活得太清楚了。

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都盛了痛。不是生活有多少,自己就要清楚多少。幸福的能力,其实是取舍的能力和过滤的能力。

在这个阴阳混生的世界里,没有暗就没有亮。你打开一半的暗,就会黯淡一半的亮,就意味着失去一半的亮与暗辉映的迷蒙美。你揭开了所有,当然,你也看清了所有。但明晃晃的,不全是美和喜悦,有些是刺痛眼和心灵的东西。

所以,活得糊涂是种境界。人更大的痛苦,不是清楚不了,而是糊涂不了。想清楚有聪明就够了,想糊涂却需要智慧。所以说,活人生,最后就是活智慧。

如果说清楚的人在水中,清醒的人就在岸上。清醒的人不是站得高了,而是离得远了,明白了有些浑水不必蹚,有些鱼儿不必羡。清醒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清楚的人是什么都想要。

什么都想要,是最大的麻烦。生活中,我们不懂得做麻烦的减法,常常是没麻烦,自找麻烦,举着放大镜活着。

牵绊于欲望的人,一般会活得清楚,因为所有的心机,都用在得与失上,没法不清楚。而且,这样的人,即便自己得不到,也不能随便让他人占了便宜。到最后,世界坍圮了,心也扭曲了,乱了别人,也乱了自己。

恬淡平和的人,容易活得清醒。清醒的人,不是逃避开了尘世的喧嚣,而是在这样的喧嚣中让自己安静了下来。用林徽因的话说,就是学会了“在自己的内心修篱种菊”,他们更关注精神和灵魂,宁可丢下尘世的许多,也不愿落下灵魂的脚步。

人可以不清楚,但不能不清醒。要让一颗心,慢慢地欣赏在路上,而不是憔悴挣扎在路上。

活一回,不是来过、活过,而是没白来、没白活。

至少,你要活得像自己——只有活出了自己,找到了自己,这个世界才能找到你。

猜你喜欢

  • 谈场恋爱就好了

    曾执导过《钢琴课》的女导演简坎皮恩,拍了一部名叫《明亮的星》的新片,讲述的是英国大诗人约翰济慈和芳妮勃劳恩的故事,确切地说,是他们互相将对方唤醒的故事。 这段感情最重要的作用,是激起了他们的生命激情,将他们唤醒。对于济慈,这段

  • 不值得奶酪稍稍停留

    很喜欢查理芒格说的两句话。 芒格是谁?伯克夏哈撒韦公司的二当家,此公司的大当家爱出风头,言辞幽默、不想得罪人、喜欢媒体、又特别有钱、还是大慈善家,所以全世界都知道他: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的一位孩子说芒格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 天下最富有的人

    一次聚餐,一位朋友对我说:在一个无人的荒野,有一位少女,一支笔,几张纸和一把锋利的刀。你想得到的是什么? 我说:有点儿恐怖,这个少女不会是遇到什么想不开的事情要自杀吧? 你错了。朋友说,这位少女正在创作。这是一个无人的荒野,

  • 残忍世界的表达

    3年前,我在南方台的法制节目做一个下三滥的编剧。工作很简单,就是对着法院的判决书及部分案情描述,将罪案写成20分钟的剧本。我一天可以写两个,但他们只要求我每周写一个。多出来的时间,我需要在剧组兼任制片,或者临时演员。 一天,老家一

  • 拼命活着

    他是《梨园春》戏迷擂台赛中年龄最大的戏迷, 86岁, 白发, 清瘦而矍铄。他站在那个华丽炫目的舞台上,一段京剧《武家坡》,铿锵有力,底蕴十足,台下掌声雷动。 都只当他是个普通的戏迷而已。 可是,在那个参赛者无不盛装出场的舞台

  • 那些偶遇,如此温暖

    一 那天是周末,女儿去幼儿园培训班练琴,我在教室外的院子等着。这时,我看见两个老人从大门口走进来。那是一对老年夫妇,都是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打扮,是农村的老头老太。老太太腿脚不便,还拄着一根拐杖。尽管如此,老头还是挨得很近,时不

  • 谈人生

    我曾有个伟大的爱好谈人生,每次实践这个伟大的爱好时,有好几个瞬间,我都找到了一种伟人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对此爱好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那万恶的一天啊!让我现在想起,依然心有余悸。那天,我谈人生的对象是一个年轻而清秀的姑娘,有一双

  • 世代女子的榜样

    陪女友看望她的姨妈。五十岁许的妇人,肝癌晚期,被病痛折磨许久,来日已不多。 一路上心都提着,不知到了这样情形,她该是怎样的消瘦憔悴、哀怨消沉。 却全然不是,除了消瘦。 姨妈已经非常瘦弱,面色也略显苍白,但显然精心打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