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薛涛

薛涛

收录日期:2025-08-07 21:39:42  热度:10℃

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拼凑起来的。

涛於晚岁迁入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创吟诗楼,栖息其上。

韦皋镇蜀之初(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南越献孔雀一只,皋依涛意,於使宅开池设笼以栖之。至大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涛亦卒。一些诗词中提到的“韦令孔雀”也就是指的这段史话。

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於杜甫而后有传也。然涛字真迹今皆佚。

薛涛自贞元初被罚赴边回,即退隐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业造纸,涛惜其幅大,不便写己所作小诗,因命匠狭小之,又性喜红色,乃创深红小笺。后世流行之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也。至于称浣花笺、松花笺、十样蛮笺为涛笺者,实误。浣花殆假借地名;松花恐浣花笔误,况松花嫩绿色;而十样笺出自北宋。时谢景初於浣花溪专造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号谢公笺。

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味甘冽,异於江泉。”乃因井傍锦江,源出江泉,又经砂滤过耳。传涛造笺系自此井取水,无考。然明藩确取此井之水造纸,且以上贡。康熙三年(公元一六六四年)三月,冀应熊始书薛涛井三字,立石碑於井傍。嘉庆十九年(公元一八一四年),四川总督常明奉敕建雷祖庙於井左,布政使方积与王启锟等,因建吟诗楼、浣花亭於井右。

居人汲井为酒,名薛涛酒,甚美。但是,薛涛制笺系自所谓薛涛井取水之说,明代始尔,斯已谬矣。清初忽有用薛涛井水酿酒之事,自更与涛无关。但已吟咏不绝,皆附丽而已。

薛涛坟在今成都市东郊、望江楼公园东、锦江之滨,四川大学校园内。

晚唐郑谷(字守愚)《蜀中》三首之三云:“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窗下断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子规夜夜啼巴蜀,不并吴乡楚国闻”,其中“小桃”者,上元前后(正月)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非桃树开花在季春也。

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诗集名《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首。

史存

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狭小之,蜀中号薛涛笺。或以营妓无校书之号,韦南康欲奏之而罢,后遂呼之。胡曾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诗纪事》

诗存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父郧句)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涛句)

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猜你喜欢

  • 回心虫

    回心虫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关于一种神秘的生物,它被称为“回心虫”。据说,当一个人的心灵受到困扰、烦恼和困难时,这种虫子就会出现。它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平静,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能力,可以治愈人们内心的伤痛和纷争。

  • 父亲的收藏

    父亲的收藏父亲这个词,在我心中一直是那么的高大、神圣,甚至有些遥远。他总是以一种镇定而稳重的姿态,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家庭。然而,我深知他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些令人好奇的秘密,那些被他珍藏的东西,似乎是他机密的窗口,让我能窥探一丝他真实的内心世界。

  • 我与父亲的情结

    我与父亲的情结小时候,我常常听到父亲的教诲:“孩子,你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站得高。”他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字字铿锵有力地教导着我。那时的我并不理解他的用心良苦,只觉得他总是对我要求很高,不过是为了让我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罢了。父亲是一个冷静而认

  • 美的两端

    美的两端在这个世界上,美无处不在。它存在于大自然的山水间,也隐藏在城市的角落。美的表现形式各异,每个人眼中所见的美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美都是那么令人陶醉。美的两端,它首先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创造了无数动人的美景。

  • 萝卜缨子汤

    萝卜缨子汤在寒冷的冬天,一碗热腾腾的汤总能为人们带来温暖和满足感。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独特的汤菜配方,而萝卜缨子汤,则是我家的招牌菜。这道菜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萝卜缨子,是一种特殊的蔬菜,形状类似于萝卜,但颜色鲜艳,外表如同绚丽的缨子。我家附近

  •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

    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亲爱的家人、亲朋好友们,大家好。作为新娘的父亲,今天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开心能够站在这里,为我的女儿和我新儿子举行这样一场美丽的婚礼。此刻,我情绪激动,不知从何说起。回首一生,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能够成为这位出色女儿的父

  • 背后那双眼

    背后那双眼在一个宁静的小镇,有一个传说。传说中,每当月圆之夜,人们可以看到一双神奇的眼睛出现在树林深处。这双眼睛被称为“背后那双眼”,因为据说它总是从背后窥视着人们的生活。有人说这双眼睛属于一个隐居在山林中的神秘生物,也有人说它是来自过去世

  • 从爱到爱的距离

    从爱到爱的距离爱是一个永恒而神圣的情感,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爱都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然而,尽管爱是如此强大而美好,但有时爱的距离却成为了人们心灵的难患。爱的距离可以是物理上的,比如两地相隔遥远,无法经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