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做父母的“狗”儿女

做父母的“狗”儿女

收录日期:2025-08-07 17:00:47  热度:9℃

母亲喜欢养狗,却不喜欢养猫。

以前,有人送了只小猫,我想着母亲一个人生活挺寂寞的,就将小猫送到了母亲的住处。养了一些日子,小猫跑了,母亲倒也不可惜,说自己本来就不想养猫,只是送来了,就好好养着它。如今跑了,倒也省事。

我想,母亲大概不喜欢养宠物,就再也没提这事。

可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去看望母亲,却发现母亲新养了一只小狗。母亲告诉我,有一天她回来,这只小狗就一直跟着。母亲看它可怜,就养起来了。

母亲不是不喜欢养宠物吗?母亲却说,哪是不喜欢,只是不喜欢猫,喜欢养狗。母亲告诉我,她一直盼着能养只狗作伴,日子也热闹些!

饭后闲聊,我问母亲,怎么就那么喜欢养狗?母亲说,养猫总觉得太冷清。猫性情孤僻,冷了,才来偎你;饿了,才会叫你;痒了,才会来蹭你。可平时,就对你不理不睬的,有时摸它一下,反倒被挠一手的血痕。不像狗儿,热闹,眼睛里只看得到你。回家了,开了门,第一个来迎接你的肯定是小狗;坐着躺着时,会主动来讨你欢心的也是小狗。这狗呀,和猫比起来,有人情味多了。

回去的路上,想着母亲的话,我似有所悟。母亲说的是猫狗,却也是儿女。儿女们小时候多是猫儿,让父母伺候着,却不懂感恩;长大后,羽翼丰满,飞往外面的世界,更是将父母抛诸脑后。有困难了,回来找父母;有成果了,却未曾想过与父母分享。

为人儿女,当如小狗,主动嘘寒问暖,关心父母。可扪心自问,多少人和父母相处的模式更像是一只索取的猫,而不是付出的狗?

猜你喜欢

  • 行善是门技术活

    李福是家小饭店的老板。这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有关“待用咖啡”的新闻,说的是国外许多人会在买咖啡时多买几杯,供穷人免费享用,以表达自己的爱心。行善竟如此简单?李福一向很有爱心,他决定效仿老外,在自己的饭店里推出“待用简餐”,平时定价是十元,如

  • 谁是猴王

    李然是个摄影发烧友,最喜欢拍摄动物和自然风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通天峡有很多猴子,而且有一只与众不同的猴王,不由大感兴趣,立即启程前往,想一探究竟。到了通天峡,李然发现山下有一家饭店。踏上饭店的台阶,他不由得眼前一亮,只见石头栏杆上蹲着

  • 一路信任

    我是一名大学生,为了完成一项课题调研,我决定放寒假时,搭车回家。回家这天,我试着在公路上拦车,很快便拦下了一辆小货车,司机是个大胡子大叔。我拿出相机给他的车拍了张照,上车后又给司机拍了一张,然后拿出笔记本记了下来。大胡子奇怪地问我在干什么,

  • 这事,真巧!

    1人要是倒霉,喝口冷水都塞牙,这话真没错。这事还得从一只狗说起。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来了国庆假期。这天一大早我就躺在被窝里看着电视。电视里正播报着一则新闻——两个歹徒入室抢劫被户主发现,竟将户主残忍杀害,卷钱逃跑。这时姑姑来了。姑姑怀抱

  • 烧纸

    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在一丝丝火星中,在一团团浓烟里,在一句句期盼下,越来越旺,也终将熄灭。烧纸是中国传统的追悼故人的方式,清明节、“鬼节”、“寒衣节”、腊月二十四辞灶王等等节日你都会见到烧纸的人群。人们以这种方式逢年过节来纪念去世的亲人,却慢慢

  • 难忘的生产队那次会

    我和隆海德利下乡落户在川南一个偏僻的的小山村。晚上生产队开会,刘队长鹦鹉学舌似地传达公社指示:“上级指示要割资本主义尾巴。鸡鸭每户只准各喂两只;菜地收归队上统一种,每天分菜吃,各家各户的肥料(粪便)也全归队上统一使用,按人头记工分,大人是‘

  • 他长大后一定是个好男人

    二娃的家住在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子里,兄弟二人是同父异母,二娃是老二,二娃的家比较富有,16岁那年,他的爸妈开车出门,又是无情的车祸,让这对40多岁正能干的恩爱夫妻死在了离家不到几公里的高速路上。爹娘死后,二娃为了大嫂,后来他就辍学了。二娃的大

  • 傻有傻福气

    新中国初期,由于刚经历过战争。中华大地上尸骨成堆,坟墓成群。面对土地减少人民食粮不保的难题,毛主席一声令下平坟。在一个小村子里有一对刘姓兄弟,父母早逝。白天随着村里的人们做着平坟的事情。晚上哥俩一商量重又去了荒凉阴森的墓地。到了墓地对着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