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养女回头救“母”:奉献感恩的心肠

养女回头救“母”:奉献感恩的心肠

收录日期:2025-08-07 21:18:55  热度:8℃

一边是抚养她长大的,家境贫困的养父母;一边是曾经抛弃了她,但如今家资殷实的亲生父母。她在金钱的诱惑下,选择了后者。没想到,在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后,她又一次回到养父母的身边。而此时,饱经磨难的养母重病在身,生命告急,为了补偿曾经的不孝,她不假思索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哪怕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治好养母的病。

苦命女孩被弃,养父母捡回一个千金宝贝

16年前的春天,住在川北阆中城郊的好心人罗开然、安熙夫妇把家里的一间平房无偿借给了远道而来的石达文、宋靓莹夫妇,从此以后两家人就结上了一段纠缠不清的缘分。

一天下午,石达文夫妇跑来和罗开然商量,“大哥,我们要去附近县城买点东西,晓梅就交给你和嫂子照看了。”晓梅是他们6岁的女儿,这段时间不知怎么患上了头痛,耳朵也总是流脓,石达文夫妇带她去医院看了几次,始终没有好转。

午饭后,晓梅的哭声把罗开然夫妇吸引过去。多日不见,晓梅已瘦得皮包骨头了,罗开然煎了荷包蛋送过去,晓梅很快吃个精光。安熙看晓梅还是很饿的样子,就把她抱到自己屋里,煮了一碗面,又让她吃。吃饱了的晓梅有了精神,她抹着眼泪说:“大叔大婶真好,我天天吃不饱,爸妈天天骂我快点死。”安熙又问:“你的头痛好些了吗?”晓梅说:“躺着还好,一走动就痛了。”罗开然夫妇看着眼前这个聪明却又可怜的孩子,心疼不已。夜很深了,罗开然夫妇把炭火烧得很旺,一边同晓梅说笑,一边等着她的父母,可等到凌晨也不见石达文夫妇的影子。

第二天,罗开然一早又开始等着,到处打听石达文夫妇,还是没有消息,罗开然心中也有点疑心。到了下午,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是石达文写的,他在信中说: 罗大哥、安大嫂,你们一定在焦急地等我们吧?莫等了,我们不会回来。本来是满怀信心外出挣钱的,谁知被那个灾星丫头搅成一团糟。不要责骂我们狠心,出此下策我们也是无可奈何。估计她活不长了,这些日子要辛苦你们了。

罗开然夫妇把“石晓梅”改成“罗晓梅”后,第一件事就是为女儿治病。为了彻底治疗,他们直奔当时的县人民医院,找到那里最好的医生,原来晓梅得的并非不治之症,而是极普通的慢性中耳炎,只因没有及时治疗,才感染化脓导致头痛。住院半月,晓梅的病治愈了。

虽然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是罗开然夫妇时时刻刻把晓梅放在心上。他们大人一天两顿饭,孩子的营养却不少,衣服家具可以不添置,孩子的玩具却不少。晓梅是个懂事的乖孩子,每天从幼儿园里带回一朵小红花,让在贫穷中生活的罗开然夫妇喜得眉开眼笑。

光阴似箭,一晃9年过去了,罗晓梅在养父母的呵护下已长成婷婷玉立的少女了。这年初中毕业,她差3分没考上重点高中,按规定与录取分数相差10分以内的考生,交三千元“校园建设费”仍可录取。晓梅不忍心看见处于贫困中的父母为自己读书愁钱,决定放弃上学,去地毯厂做工。“这么小的孩子做什么工?胡闹!”得知真情的罗开然“狠狠批评”晓梅,他说:“就是砸锅卖铁,我们也要供你读书!”晓梅听了泪流满面,她感到养父母给她的爱,真的比天还高,比地还厚!

罗开然夫妇取出多年的积蓄二千元,又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才勉强凑够了学费,送晓梅来到百里之外的学校读书。为了节省车费,罗开然叮嘱女儿尽量少回家,他们夫妻每月千方百计搭便车去市里一次,给女儿送米、送菜、送钱。

难挡金钱诱惑,抛下“咱爸咱妈”离家乡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3年奋斗,罗晓梅考取了大专,罗开然夫妻喜不自禁。不过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他们很快陷入焦虑之中。3年学习,每年七千元学费加上千元生活费,对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罗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罗开然夫妇把所有能用的钱都筹集起来,也不到三千元,无奈之下,他们想到卖血。

可是医院了解到罗开然夫妇的身体状况,还是劝他们不要献血,“卖血那点钱解决不了问题,你们贷款吧。”安熙想到有个远房亲戚在一家银行营业部当主任,便找到他写了贷款申请由他作担保,低息贷到一万元,总算把晓梅送进了大学。

成了大学生的晓梅不像别的女孩子成天乐颠颠的,她的心头有份压抑和沉重。想到父母为她读书付出的辛劳,她就督促自己抓紧学习,用好的成绩回报他们。果然,一学年下来,晓梅的成绩在全班数一数二,还获得了三千元奖学金。

罗家平静的生活原本可以一直这样继续下去,可就在此时,石达文夫妇又出现了。这回,他们的状况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了,石达文做了一笔大生意,现在经营了一家大理石加工厂,可谓生意兴旺,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有了钱以后,他们就想把晓梅找回来。不过他们也了解到罗家这么多年没有亏待过晓梅,而且他们已经完全把晓梅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所以他们担心直接去罗家要孩子,罗开然夫妇会不答应,所以托了很多层关系,最后找到了晓梅所在的学校。

2004年夏天,石达文夫妇通过精心准备,怀着满腔热切的心情,来到成都。可是晓梅在见到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丝毫没有兴奋和喜悦的心情。她看着眼前这对西装革履、披金戴银的男女,只是觉得很陌生很可憎,根本不想理睬他们。宋靓莹当然忍不住思念之苦,上去抱着晓梅痛哭流涕一番,然后反复念叨:“都是爸爸妈妈不好,我们不应该抛弃你……”夫妻俩百般祈求晓梅原谅。

那段时间,石达文夫妇一直在晓梅身边跟前跟后,又哭又说,摆出一副伤心不已的样子,但晓梅仍然不动心。后来,夫妻俩找到晓梅的班主任,百般求老师帮忙,最后班主任勉强同意帮他们说服晓梅。

那天,班主任把晓梅和石达文夫妇找到一起,她拉着晓梅的手说:“他们毕竟是你的亲生父母,以前是他们做错了,但谁没有做错事的时候呢?俗话说‘血浓于水’,你总归再给他们一个机会吧。”晓梅知道老师也是一片好心,但一想到养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她就更不想离开他们。“老师,我谢谢你。你知道我能上大学,养父母是怎么挺过来的吗?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不能离开他们。”晓梅向在场的人哭诉了自己的成长史,让大家为之动容。被感动的班主任对晓梅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亲生父母也没有要求你离开现在的家,只是,你也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给亲生父母一个改过的机会,毕竟,他们这些年,心里也不好过啊。”在强大的劝导攻势下,晓梅也招架不住了,她点点头说暂时不记前嫌,磨合一段时间再说。

石达文夫妇听了高兴的不得了,硬拉着晓梅的手一起回寝室。他们把为女儿买的一皮箱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手机,化妆品,衣服……然后在女儿身上一样样比划着看。晓梅虽然不喜欢眼前的两个人,但毕竟是女孩子,看到这些东西还是有点兴奋。在此前,晓梅的日子过得好艰难,每想到父母一滴汗水砸成八瓣的情景,能省的钱她一分也不花,甚至每月要用的卫生巾都只肯买最便宜的,她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每天赚取十五元报酬。石达文夫妇临走的时候,塞给晓梅二千元钱,说是给她的零花钱。晓梅本来不想要,但想到自己“贫困生”的窘困情况,再想想:他们那么多年都没有抚养过我,这点钱就当补偿也是应该的,于是就心安理得的收下来了。

猜你喜欢

  • 换亲

    妞妞说你们小青年现在多自由啊,想怎么恋爱就怎么恋爱。你们不知道我们那时候缺吃少穿的,人生第一件事就是吃,吃糠吃菜吃草吃树皮。谁家有一块馒头就能救一条人命换一个媳妇,不管你是丑是俊。那一年冬天,天冷得冻掉屁股,白毛风把地皮都刮跑了好几层。住在

  • 我炒股,妻吵股

    与妻子吵过了好几回,全因为这股。时下物价上涨,只吃萝卜白菜都够你受的。我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边缘,穷则思变来学炒股。心血一热便来到银行取出了25000元,要在股市上打翻身仗了。妻子劝我小心,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哼,我是猪脑筋吗?。一想到要加入这

  • 暗恋这件小事

    成绩优异文静淑女的乖乖女陈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暗恋上同班的雷岩,而且这一暗恋就是两年之久。老实说,初一时刚见到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连外貌也没有特别留意。曾有一段时间,上音乐课是与他坐在一起的。而此时的陈可对眼前这个课上与另一个打闹的后

  • 谢谢你的参演

    鹿熙想,吴熏肯定是喜欢自己的。在她吃完最后一片荷包蛋时,她家的落地窗前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骑着自行车潇洒远去的背影。这是第几次,又是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动作,同一种感觉,吴熏以这样的姿态从她家窗前经过。吴熏和鹿熙是同一个学校的校友,不过吴

  • 孝顺的儿子与出息的儿子

    孝顺的儿子与出息的儿子腊月廿七还没到,邻居李叔就兴冲冲地下了邀请:“小四快回来了,到时候,一定过来喝酒。”小四是我的发小,也是我们这群同龄人的“偶像”。他一直成绩拔尖,高中毕业,我拼出吃奶的力气才考上一所不入流的师范学校,他直接去了北京,成

  • 亲子

    赵老好辛辛苦苦地忙了一辈子,没想到,刚添孙子,自己却病倒了。赵老好一生没得过什么大病,没想到这次一下就得了这么个要命的病----肝癌。受了几个月的罪不说,家里的积蓄也花的差不多了,眼看着土就埋到脖子了。这天,见家里没有其他人了,赵老好便有气

  • 元宵节撞上了情人节

    二零一四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邂逅相遇,据说这种重叠十好几年才能相遇一次。本来双节重逢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可对于李军来说,却成了一个非常头痛又难以应对的难题。李军是个从县城走出来的白领,大学毕业后在离家乡不远的一座城市谋了份职业,并为之奋斗了许多

  • 大哥之死

    这次返回苏州,特地去虎丘山下的山塘街转了转。七里山塘逶迤而行,沿河而筑,现在辟为民俗风情旅游区,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打听问讯,却再也找不到我祖上传下的“坤记草药行”了。日伪时期,物流滞塞,我家苦心经营的“坤记草药行”支撑不下,濒临倒闭;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