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电话

电话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5:14  热度:10℃

从今天开始,要举行为期三天的期中考试。教务处已将一切考务工作安排周全,为考出真实成绩,教务将每个年级的学生打乱,重新编排,这样每个考场里各班的学生都有,以示公正公平。而且还贴了考场考号,每个学生都发了准考证。一切按正规考试进行。现在,在教务主任的陪同下,校长正带领中层的一班人马到各考场巡视。

各考场的监考教师已按部就班的步入考场,做考前的准备,如清点核对考生人数,宣读考场纪律等。就见人劳科长急急地跑来。大声喊道:

“校长,电话。”

校长40多岁,论年龄不算大,但却生的肥胖,尤其那将军肚更是一大负担。校长一边答应一边迈着沉重的步子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领导走后,教务主任不敢怠慢,继续在各考场之间转悠,各位监考教师也严阵以待。就等教务员那阵“叮铃叮铃”的手摇铃声了。

人劳科长又急急地跑了回来,一边跑一边向在二楼巡查的教务主任招手:“王主任,王主任,校长叫停止考试,快通知下去。”

王主任一边喊“各班先不要发卷,”一边跑下楼来。

”怎么回事?”

人劳科长说:“上边来电话,说省里一位领导来咱市了,说不定会下来转转,叫我们做好准备。校长说推迟考试,叫学生先不要动,各年级组长到校长室开会。”

王主任没好气的骂了一句:“扯淡,来就来呗。也不至于非得打乱教学秩序呀。”

各年级组长不敢怠慢,很快集中到校长室。有的还嘴里牢骚满腹:

“ 人家省里领导来你学校干什么,真是瞎折腾。”

校长也不理会大家:“长话短说,刚才局里来电话,省里领导来了,说可能下基层转转,叫咱们做好准备。小刘你给各年级分分工,要把各卫生区搞得干干净净,不留死角。”

小刘,政教主任,简单的分了分,因为卫生区早就各有归属。各年级组长便怀着各种心态回去布置任务。顷刻间,整个校园人来人往,尘土飞扬,水桶滴漏当啷乱响,学生的嬉笑声,争吵声,班主任的催促声,训斥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一个钟头过去了,各班已清扫完毕。校卫生监督组按常例巡视验收一遍。各班回教室等候领导的光临。各科室,各办公室规规矩矩就位静候。校长并吩咐把平时欢迎领导光临的大标语牌摆在学校大门的显眼处以示重视。

又一个钟头过去了。由于考试学生们都没带全教科书,教师们只好在班里大眼瞪小眼地看着学生,这没事干比上课还难熬。

终于等来了指示,校长发话各班开始考试。原来校长见等了半天不见动静,就主动打电话向局里询问,那边如释重负地说:“没事了,是路过,走了。”

“操,走了也不吭一声?”校长紧绷着个脸。

猜你喜欢

  • 赵简子涕泣

    春秋时期,赵简子有个家臣名叫周舍。这是一个很正直、刚正不阿的人。有一次,他有事找赵简子,可赵简子嫌他卑微,不肯接见他,于是他就在赵简子的门前站了三天三夜,不肯离去。赵简子派人问他:“你有什么事要见我”周舍说:“我要做一个正直敢言的家臣,笔上

  • 鞭背敷屎

    从前,乡下有一个小财主,一辈子没出过门,也从来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所以他总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到外面的大郡里见识见识,可是这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自己是一个财主,但是他舍不得。后来终于抵不住诱惑就来到京城,这京城果然繁华,大街上人多得

  • 惠施善譬

    有人到魏王面前进谗言说:“惠施说话爱用比喻,假使不让他用比喻,他就什么事情都说不清楚。”楚王说:“寡人不信,你明天把他叫来,寡人好好地出一次他的洋相。”第二天,魏王看见惠施说:“请你以后说话直截了当,不要再用什么比喻。”惠施说:“现在有个人

  • 齿亡舌存

    相传老子的恩师叫常楸。有一年,常楸老了快病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扶着常楸的手问:“先生怕快要归天了,有没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常楸缓缓回答:“你就是不问,我也要告诉你的。”他歇了口气问:“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知道了,”老子回答,“

  • 安知鱼乐

    战国时期,庄子是一个很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有一天,庄子和惠施二人外出散步,走到潦水的一座桥上。俯身向水里望去,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多么快乐!”惠施回答说:“真奇怪,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

  • 一叶障目

    楚国有个人家境破落,生活贫困。妻妾都劝他读书考取功名,但是他嫌读书太累,不想读;妻妾又劝他去地里干活,秋后丰收也可以用来赚钱,可是他又害怕辛苦,不去好好劳动,整天就躺在床上想着能发一笔横财。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就拿起一本叫《淮南子》的书看。

  • 偷金

    从前齐国有一个人,由于从小家里就很穷,所以整天想着能够得到一块金子。一天清早起来,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赶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于是就走了进去,伸手拿了一块金子回头就跑。店里的老板见到他光天化日并且有很多人围观的

  • 囊萤和映雪

    晋朝的时候,有个穷书生名叫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夜里读书,就捉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明。还有一个人名叫孙康,冬天常常站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读书。于是,这两个人苦学的名声被人们到处传颂,大家都把囊萤和映雪作为学习的典范。有一天,孙康去拜访车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