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让梦想比山高1米

让梦想比山高1米

收录日期:2025-08-08 05:40:24  热度:11℃

2015年8月11日,厦门大学哲学系研究生陈翔宇,成功地站在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格拉丹东主峰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与同学准备了大半年,穿过大半个中国,终于征服了长江源头。

与雪山的缘分,始于陈翔宇迈入厦门大学的那一刻。那天,刚巧学校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一组登山视频,画面极为抢眼、震撼。陈翔宇看到片头上“厦门大学登山协会”时,就向老师询问,老师的回答让他兴奋不已。原来,厦门大学登山协会是中国南方第一个以登山、骑行、攀岩、徒步等户外活动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已连续13年开展雪山攀登活动。老师对他说:“今年登山协会的目标是唐古拉山,不过,登山要求很高的,有兴趣可以先去感受一下。”

勇敢的陈翔宇就这样加入了登山协会。一个老队员说,学登山,首先得学会搜集资料。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项目,陈翔宇脑袋里面就是一团毛线。好在他可以上网浏览,去图书馆查阅,登山的基本技巧、登山圣经、经验分享,他收集了一大堆。从前一点也不了解的专业术语,如冰塔、雪沟、明裂缝、雪山嵴等等,现在他也如数家珍了。

之后,他参加了几次模拟训练。随着对登山运动的了解,陈翔宇越来越喜爱这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了。此时,一个想法在他心里暗暗滋生。一天,他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6622米。”妈妈纳闷,儿子搞什么?陈翔宇告诉妈妈:“6622米,这是我的梦想。我要站在格拉丹东主峰上,那里的海拔6621米,我要征服它。”完全在意料之中,妈妈坚决不同意:“其他运动都支持你去,这太危险了!”陈翔宇说:“机会难得啊,这是登山海拔最高的一次。我想挑战自己,再说,你以为我想去就能去,要经过层层选拔呢,不一定能选上,就当锻炼一下呗!”妈妈就松了口。

有了妈妈的尚方宝剑,陈翔宇的动力更足了。他把课余时间都投入到训练中。他知道,登山对身体技能、体力和毅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他训练得十分刻苦。在一次适应性训练中,为了练习变速跑,突然遭遇腿抽筋,他强忍住才坚持下来。立卧撑比其他所有的力量训练加起来还累人,感觉浑身都练到了。有好多次,他累得简直快要趴下了,但想到那个6622米,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必须的。最让他高兴的是妈妈态度的转变。妈妈连续几个晚上给他打电话,都是在他训练时。他告诉妈妈,晚上12点以后有空。看到儿子真是拼了,妈妈终于同意了。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了全家人的梦想!

通过参加登山队的冬训,特别是2015年六、七月的体力和耐氧力训练,陈翔宇在技能考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加上有过户外运动的经历,他完成了自身华丽的蜕变。最终,他幸运地入选16人登山小组。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8月10日,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大部队开始了真正的10公里攀登格拉丹东峰之旅。这次,高原反应的人不多,可感冒的人却不少。着凉又遇海拔升高,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陈翔宇没能幸免。最让他难受的是,脚后跟起了两个大水泡,脱高山靴的时候弄破了一个,太疼了,贴个小纱布,用绷带缠紧。除了体能上的极端考验,挑战之旅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最惊险的要数与棕熊“擦肩而过”。一只棕熊就在离他们两百米远的地方,队友们屏住唿吸,幸好它在小溪边低着头自顾自地走了,虚惊一场。

2015年8月11日中午12时左右,终于登上顶峰了,6621米!在那一刻,一切的一切都那么不真实。陈翔宇觉得不可思议,我上来了吗?攀登的过程是艰难枯燥的,但登顶的喜悦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记者采访时,陈翔宇说:“登山,是我很喜欢的一件事。我心怀敬畏,把它当成一项使命来完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确实是一次不错的暑期实践。”对于梦想,他说:“山,在自然中;山,也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每个人不是天天都在爬山吗?因为有梦,我站在了唐古拉山主峰上。我的梦想比唐古拉山高1米!”

猜你喜欢

  • 魏徵的故事:刚正敢谏

    魏徵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但他却喜欢读书,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后来又出家当过道士。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先后参加李密瓦岗军和窦建德起义军,李建成被杀后,他又因直言敢谏,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唐太宗常把魏徵召进宫内,叫他提些意见

  •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

  • 寇准抗辽的故事

    十一世纪初,辽国大举入侵,北宋人心惶惶,有些大臣主张迁都逃跑。这时,一位大臣竭力主张抵抗,并竭力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这位大臣就是宰相寇准。寇准从小聪明好学。十九岁那年,他考上了进士,先后在地方上和朝廷里做官。他耿直刚强,办事果断,但也得罪了

  • 狄青打仗的故事

    元昊称帝反宋以后,宋仁宗抽调一批禁军到陕西去帮助防守。在这批禁军中,出现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他就是北宋名将狄青。狄青是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本领高强,擅长骑马射箭。他刚到陕西,还是一个低级军官。当时,将士大多胆小怕死,只有狄青艺高胆大

  • 范仲淹的故事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 董宣:执法不阿的“强项令”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后汉书》,流传至今。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他学识渊

  • 毛泽东的八个伟大之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众所周知,毛泽东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他的光辉思想、高尚人格和伟大风范,不但让中国人民敬仰、心往神追,同时也让世界众多“粉丝”心悦诚服,敬佩之至,五体投地。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白求恩

  • 司马相如轶闻趣事

    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去长安前对妻子卓文君立誓说:“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卓文君听了颇为担忧,他知道司马相如年轻气盛、才智超人,一旦功名在身,难保不迷恋长安繁华的世界,到那时夫妻之分难以持久。一天,京城来了一位差官,卓文君接过一封烙有火印的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