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子弹和跑步

子弹和跑步

收录日期:2025-08-08 06:32:46  热度:8℃

对人生的比喻有很多,但将人生比做子弹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而且这个比喻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悠长。

这个比喻是讲:人生如一颗飞行的子弹,少年时刚出膛,加速度很大,青年时仍有加速度,异常迅疾地朝前飞行,中年时就凭着惯性在飞行了,而到了老年,缺少了推力,消耗着惯性,仅仅是很短的时间,便改变了状态,快速衰减,直到跌落在地,而需要警惕的是,子弹本身对此却是浑然不觉。

这个新奇的比喻极其生动形象,又包含着深刻的睿智,体现了时间的快和人生的曲折变化,却总和一颗子弹有关。你不能拿子弹去交换什么,你就只是一颗飞行的子弹,依着子弹飞行的规律一路远去,惯性大的,或者有推力的,对自己的轨迹清醒的,会延长自己的青春期,飞行的过程会更美更精彩些;否则也许会未老先衰,不是加速飞行,而是加速衰减,提前跌落在地,可悲又可叹。

当想到自己是一颗快速飞行的子弹时,我的心里难免有些紧张,甚至有一些伤感。有人说:“美好的时光总是容易逝去,春风得意的时候总是白驹过隙。”但光叹息能有什么用?子弹飞着飞着就落了,生命呢?也是活着活着就老了,可是我们乐观一些看,就知道子弹的价值不在于落地,而在于飞行;生命的价值也不在于衰老,而在于保持激情,积极创造,体验幸福和尊严。如此看来,我们的责任就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地加速度朝前飞行,充沛并延长生命的活力和轨迹,微笑着迎来生命的辉煌和新天地。或者说,生命的时钟总有停摆的时候,但我们却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发条,在时钟将要松弛时,不失时机地拧上几把,使其再次分秒不差、铿锵有力地运行。

是的,人生如子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有一个可以与之媲美的比喻:人生如跑步。

村上春树这样描述自己在奔跑过程中,身心处于极限时的状态:身体的各个部位逐一开始疼痛——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经过一番加速度的结果,也许是自己推着自己坚持朝前奔跑的结果,以坚强的意志力继续奔跑下去,当跑到75公里处,“感觉似乎有什么东西倏地脱落了,就像穿透了石壁一般,身体一下子钻了过去。这意味着疲劳作为一种常态,被身体自然而然地接纳了”。此后,身体陷入“自动驾驶”状态,直到终点。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美妙的惯性,只要我们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将自己奔跑成一颗良性飞行的子弹,有加速度,有推力,做到又正确又美妙的飞行就可能并不十分困难,甚至真的会变成“一种常态”,“自动驾驶”,从而飞得更远一些,更精彩一些,更轻松自如一些,在忘我飞行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远离了紧张和伤感。

奔跑者村上春树说,每个人关于跑步的策略是不一样的,有的一上来就加速度,而有的则在他人气喘吁吁时狠推了自己一把;每个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也不一样,有的擅长冲刺,即使跑不动也不会轻易放弃,拼尽力气冲刺出火花,而有的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强行奔跑,缓慢从容,领略一路上的蜿蜒风景;还有,每个人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在跑步中也能清晰洞察,“有些人永远保持属于自己的步点,别人再怎么快或者再怎么慢都与他无关;而另一些人则很容易被影响,别人偶一发力就可能打乱他的节奏”。

显然,我们不应该做这种容易受影响、容易被打乱节奏的奔跑者,当我们奔跑成一颗子弹时,对此更应该避免,否则子弹的飞行速度和轨迹都要改变,进而加快子弹落地的时间,任凭再大的加速度和推力,也没有机会让已经落地的子弹再重新飞行起来。

猜你喜欢

  • 对联救人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 墓碑里面有个人

    吉姆以前是个摔跤手,人高马大,身强体壮。他在小镇上开了一家专门制作混凝土制品的作坊,帮别人做一些门柱、浴缸之类的东西。这天早上,他坐在店里,等着顾客亨利先生来检查他订做的门柱。表面上看,吉姆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可他的心里,正盘算着一次惊人的复

  • 鬼面镜

    天色已晚,天上下着毛毛细雨。等红灯时,江永林看到一个黑式皮包扔在路边草坪上。他犹豫了一下,支住车子过去拿包。包里有一串钥匙,一本书,一个空钱包,还有一面小镜子。看样子是被偷的,现金被拿走了,其他的丢到了这儿。江永林回到了家,想着失主一定着急

  • 太平间里有掌声

    安定医院太平间的守夜人是个姓程的老头。程老头有个儿子,刚四十出头,身体健壮,可惜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傻子。程老头没啥爱好,就爱说两段山东快书。别的不说,只说好汉武松。他说起书来,就像换了一个人,说得有板有眼,声情并茂,大段的贯口,不带打一下愣

  • 望夫石的传说故事

    望夫石,首推涂山望夫石,“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不过,如果不是仔细考量,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不是黄河故地,而是在淮河岸边。涂山便是这个故事4000多年来的见证者。历史传说故事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

  • 花木兰的故事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

  • "有熊氏"称号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具茨山(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南)姬水河一带,住着一个少典族部落。少典部落的首领叫少典。这少典个头又大又垒石,有一张强硬的好弓,又射得一手好箭,经常独自一人携弓带箭,出入深山密林,射猎鸟兽。有一次,少典往西边深山里奔走了半日,只猎

  • 黄帝出世的传说

    传说一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4个月后,生下一个小儿,这小儿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