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谁是你最心爱的女人

谁是你最心爱的女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1:18  热度:10℃

我的妻子叫陈凤英,她有1/4的马来西亚血统,没有读过书,但人很好,十分朴实,几十年洗衣煮饭,帮我操持这个家。她几乎不出去购物,她穿的衣服、鞋子包括家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买的。不过,我现在所有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人家说这个公司是曹德旺的,但从法律关系上说是我妻子的。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我们的结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连面都没见过,仅仅看过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所以我们没有经历过谈恋爱的过程。结婚那一年是1969年,当时家里非常穷,生活很苦。

刚一结婚,我就把她的嫁妆全部卖掉了,这些钱成为我做生意最初的本钱。有了这些钱我开始种植白木耳,然后拿到江西去卖,来回一趟可以赚七八百元钱。而她在家里伺候我生病的母亲,一年到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这就是我们的“新婚燕尔”,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

没有想到,才跑第四趟,货就被人家扣了,不但本钱赔了进去,还欠了村里人1000多元。很多人来向我要债,家里能卖的东西全都卖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小间房子,我对那些上门要债的人说:“你们要是能拿走,也拿去。”

当时我就对妻子说:“我现在一无所有,只余下一个人,实在不行,你可以再嫁人。”我丈母娘说:“胡说八道,你这么聪明,困难一定会渡过的,你放心回去吧,老婆孩子我给你养着。”

后来,我遇到了另一个女人,一个让我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那是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不像刚结婚时那样拮据。不过,虽然我做推销赚到一些钱,但也只是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而已,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能被称得上事业的企业。就在那个时候,我在明溪(福建省明溪县)爱上了一个女人。她很年轻,大约二十四五岁,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我们都很投入,彼此觉得找到了一生的知音。

当时我写信给妻子,向她表明心迹。她不识字,信是我妹妹读给她听的。后来等我回到家,她也只是说:“我知道配不上你,知道你是会走掉的,你如果真要走,就把房子和3个孩子留下来给我。”我听了又觉得非常对不起妻子。

我面临着一个选择。一面是结发妻子,她为我默默奉献了这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另一面是红颜知己,我们有刻骨铭心的感情,有共同语言。我那时很苦闷,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后来我就去做调查,了解别人的生活。

我选了100对有代表性的夫妻,有工人、医生、干部、老师,也有老板,我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对家庭不满意。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福州水表厂的一个朋友,他和太太两个人,一个是科长,一个是团干部,可谓郎才女貌,他们是谈了3年恋爱才结婚的,在我看来,应该幸福得不得了。然而,在我跟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才知道双方都对家庭不太满意,两个人互相指责起来,不满情绪一点儿不比我的少。

当时我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家庭是绝对幸福的。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想通了——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教育,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念,谈恋爱时,可能是求同存异,一旦真正生活到一起,就会有很多问题。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去考虑换家庭的事。想通之后,我就回到家乡专心去办玻璃厂了。

后来我慢慢悟到,两个人从素昧平生到成为一家人,这是缘分,应该好好珍惜、和睦相处,有困难的时候同舟共济,发达之后更要不离不弃。

我还有一个看法,就是男女之间还是要有真感情,像我和妻子,虽然直到现在我们也很少有时间交流感情,可她和我是患难夫妻,我们一起经过很多事情,这就是感情。

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很少去刻意培养感情,像电视剧里那样,送让对方惊喜的礼物或者相约吃个烛光晚餐、在月光下说些缠绵悱恻的话,我们都没有过。我们的感情就像涓涓溪流一样,无声无息。

一想到妻子嫁给我时还是一个纯朴的少女,这么多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她都始终如一地信任我,我就觉得有义务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把所有财产都放在她的名下,我要让她觉得安心,这辈子有依靠。我们虽然没有那些激情如火的海誓山盟,但毕竟是携手从青春走到白发,中间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

许多人为了做事业,经常要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可是对我来说,这个矛盾根本不存在。妻子从来不会要求我这个要求我那个,她不需要我去哄她。现在想一想,这种安静本分的感情难道不是一个专心做事的人最需要的感情吗?

猜你喜欢

  • 沉溺在自卑中的三毛

    有一次哈佛东亚文学系的玛丽莲去燕京图书馆借书时遇到了研究中国历史学的教授仓弼德,他们的聊天内容改变了她的不自信人生。仓弼德为她讲了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故事。三毛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勇敢而又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她喜欢体育,常常一个人倒吊在单杠上

  • 不屈服权威的设计师

    哈佛人的自信在美国高校中首屈一指,在这方面他们每个人心中几乎都有一根看不见的支柱在支撑他们的言行,如同这位设计师一样。他是英国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很幸运地被邀请参加了温泽市政府大厅的设计。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经验,很巧妙地设计

  • 你是无法代替的

    山姆是一个啤酒厂的工人,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他总是觉得自己一无所长,感到自己比别人差。他总是抱怨上帝不公平,不能够赐予他像其他人一样的天赋。在一个晚上,他又坐在经常去的酒吧发牢骚,一个人拿着两只大小不同的酒杯坐到了山姆的身边,并且将两个

  • 做出正17边形的高斯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他感到

  • 永远坐在前排的玛格丽特

    在肯尼迪政治学院旁的查尔斯河畔,伴着潺潺流水,一名教授曾给三五个学生们讲述“铁娘子”的成长故事。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对她说:“孩子,永远都要坐在前排。”父亲极

  • 不自信的助手

    哈佛大学哲学系一名教授在一次课上,这样开始他的授课:众所周知,我们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但更要与真理为友”,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柏拉图的一名助手,故事是这样的:风烛残年之际柏拉图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

  • 黑气球也能升空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在哈佛的一次演讲时讲起他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放飞在天空中色彩艳丽的氢气球。

  • 106个愿望

    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毕生愿望鼓荡得风帆竞起,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愿望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雨雪,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