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收录日期:2025-08-07 21:29:37  热度:11℃

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屠家唯一的女孩。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临症指一南医案》……虽然因识字不多且读得磕磕绊绊,但这里却是她医学梦萌发的温床。

每当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少年时期的屠呦呦都会像个跟屁虫似地一路追着,或钻进丛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药棵嗅闻,其间自然会不停地向父亲询问诸种中草药的点滴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质疗效、贮藏要点……采药归来,屠呦呦的劲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非要跟着父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后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屠呦呦说自己“很幸运”。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屠呦呦在2011年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之前,并不为人所知,甚至有人因此对她获得拉斯克奖表示质疑。但她大半生都在科研工作之中,甘愿坐冷板凳,面对外界的各种杂音平静处之,这就是科学家的风范。

屠呦呦是个执著的人。在诺奖“姗姗来迟”的几十年间,她对青蒿素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为传统药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再次提到梦想仍是关于古老的中医药,她常说:“我的梦想是用古老的中医药,促进人类健康,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它的好处。”此时,正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屠呦呦不善交际,性格直率,也不会拍马屁。比如在会议上,她赞同就马上肯定;不赞同就直言相谏,并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她还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做科研不踏实,不愿坐冷板凳。她不仅批评科技界追求功利的浮躁之风,对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科学家饶毅曾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

猜你喜欢

  • 末班车上的女乘客

    我是13路公交车司机,每晚11点准时收末班,然后从城东开到城西,穿越整个城市抵达僻静的公交车站。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三个多月。每晚,我开着公交车穿行在城市的街道上,乘客很少,我很寂寞。我想,前任司机一定是受不了这份寂寞才离开的,离开时他对我说

  • 墓碑旁的发卡

    我家周围都是山,也有河。我们小时候的游戏就是上山下河抓小动物。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去爬一座我们没爬过的山,刚爬到一半多的时候,看见山侧面一条用砖头铺的很小的小路,于是我们就好奇地走了过去。这条小路的尽头是个坟墓,因为老爬山,坟墓也见多了。所

  • 赶尸日记

    楔子大雨如注,整个山谷似乎要被淹没了。漆黑的夜幕下,根本无法看到一丝光亮,满天回落的只有噼里啪啦的雨声。两个人影并排搀扶着走在一起,头顶上的遮雨伞此刻似乎一点作用都没有,雨水拼命地打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几乎寸步难行。天空闪过一道闪电,跟着一个

  • 愤怒的英魂

    2005年初,根据部队的建设需要,我这个营长转业到了地方。我被分到了河北省一个小县城的民政局任副局长。一把手乔局长说:“小陶,你刚刚从部队回来。对地方的情况不熟悉,你就负责全县的优抚工作吧。这个工作主要和老军人、军烈属打交道,也算是部队工作

  • 茶马古道上的幽灵

    1987年的4月,我在云南的思茅遇到了一位叫边巴的藏族“驴友”,他是茶马古道研究所的一位中层干部,40多岁,黧黑的脸庞,壮硕的身躯,显得沉稳而干练。他在茶马古道的研究上成绩卓著,曾多次只身一人穿越南北古道,具有丰富的旅游经验。云南的思茅和普

  • 时间旅行案例亦真亦幻

    美国《华盛顿邮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英国《每日邮报》等权威媒体披露了四起最新的时间旅行案例,由于具有众多旁证可以证明,这些新案例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19世纪绘画中的当代美国演员一名游客在丹麦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惊奇地发现,现年31岁的美

  • 谁多给我10万元

    临近下班时,天突然黑下来,乌云挟裹着闪电,铺天盖地,狂风也像起伴奏作用似的,猛刮个不停。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了。我和阿虎无奈地望望天,叹息着摇摇头。如果这个时候贸然回家,被淋成落汤鸡是在所难免的。我正在发愁,阿虎不耐烦地对我说:“你发什么呆呀

  • 暗夜心慌慌

    赵大爷自从退休后,一直住在单位的宿舍楼里。城里要修路,赵大爷住的这栋宿舍楼在拆迁范围之内,赵大爷的儿子想接老爷子去他家住,可赵大爷贪图多得点补偿款,说:“再缓缓吧,拆迁还得半年时间呢!”赵大爷的老邻居马大爷早就搬走了,房子空着,最近却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