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不喜欢“灰姑娘”

我不喜欢“灰姑娘”

收录日期:2025-08-08 07:13:19  热度:8℃

灰姑娘很卑微,甚至卑微得没有名字。灰姑娘的英文名不是叫Cinderella(仙德瑞拉)吗?她是有名字的呀你真是有所不知了,Cinderella的意思是灰尘中的贱人,是她两个姐姐帮她起的,因为灰姑娘常常要打扫,还被迫睡在炭灰上,常常脏兮兮的。所以严格来说,灰姑娘不是她的名字,是她的花名!可想而知,王子甜蜜地望着她的时候轻叫她Cinderella Cinderella是等于不停叫她贱人贱人她还要甜蜜地笑噢!多么的超现实呀

我不喜欢灰姑娘的故事,我实在受不了在这故事字里行间渗透着的四个字:以貌取人。

一个心地善良的美女,被后母和继姐姐欺压,整天住在灰尘当中一个美丽的女孩就命不该绝?如果灰姑娘长得丑,那就无所谓吗?试想想,如果恶毒的后母和两位姐姐是大美人,丑的是灰姑娘,老实说,大家就未必会同情她了。

王子举办舞会,邀请全城女生到皇宫。灰姑娘被后母禁锢不能前往,她失望得很好好的一个女子为什么会想去参加皇宫的舞会呢?试想想如果是街道大妈们举行的派对,她会不会一定想去?她之所以失望,不就是为了一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梦?看!这个漂亮的女孩到底也贪慕虚荣,钱和权贵是能拯救她的一切。

仙女出现帮助她打扮,还为她预备了马车和一双玻璃鞋无端端会有神仙因为你心地善良而无条件帮你吗?这个世上真的会有免费午餐吗?别天真了!如果神仙真是厉害,就干脆将你直接变做公主啦,为什么要你12点前回家?尝过荣华富贵之后打回原形?那个神仙不是法力不够就是个虐待狂。

王子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邀她共舞12时了,她仓皇离去时留下了一只玻璃鞋看!男人都是贪图美色,吸引王子的不是她心地善良啊她怕王子不能接受她脏兮兮的真身,就匆匆离去了。那时王子还以为她是什么公主。还以为她是门当户对的呢!

王子派大臣在全城找出能穿这只玻璃鞋的女子哗!这王子劳民伤财就是为了要勾女,好败家呀这段故事也无非想满足各位读者,幻想自己也能这么倾国倾城。

众多童话当中,我觉得最有人味的,是人鱼公主。在她的故事里,她是需要付出的。人家不会因她心地善良而无条件帮忙,求助时被人拿掉嗓子,换来走起来每步都痛的双腿。王子是会辜负公主的,公主会因狠不下心一刀插死他。而化作泡沫,有情爱中必须付出却未必有回报的真实。

猜你喜欢

  • 梦想在坚持中起舞

    她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的农村,家里做服装加工生意,从小就对唱歌非常沉迷,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静静地听歌、低声地学唱,有时除了吃饭一整天都不出门。父母一度以为她着了什么魔,强行带她到医院去治疗。初中毕业后,父母给了她两条路选择:老老实实地跟着家

  • 雕花古床

    三喜是个木匠,三十出头,心灵手巧,要价公道,在河东一带名头不算小。三喜挣下的手艺钱主要做了三样事,一是盖房,二是买木料,三是淘古旧家具。年头长了,他的藏品摆了整整三大间屋子,其中不乏珍稀绝品。三喜收藏有几张百年老床,工艺繁复,雅韵古然,但是

  • 断臂的僧人

    一天晚上,夜色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声响亮的锣响,一座小庙的四周,灯笼火把映照得如白天一样。官兵们呐喊着围住小庙,正准备堆积柴草,烧掉这座小庙。闹闹哄哄之际,只听得小庙里面一声大吼,庙门打开,一个和尚手舞着枣木棍,风一样卷了出来。

  • 追杀大戏

    大洪山脚下有一座庄园叫赵家庄,庄主赵金鑫富甲一方。他的独子赵乾坤在广州求学,八国联军入侵时,就回来避乱了。让赵金鑫不敢相信的是,赵乾坤在广州的这几年里,染上了大烟瘾,他带回来的东西,除了几杆烟枪,就是几大箱烟土,整天在家里吞云吐雾,任赵金鑫

  • 紫乌

    染坊的小老板经不住诱惑,染赌上身,输光钱不说,还赔上了漂亮媳妇。后悔的时候,一切晚矣!早先,辽东镇有个开染坊的叫叶青。叶青不但活计做得好,媳妇紫乌长得更是如花似玉,尤其那一头瀑布般飘逸的长发,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染坊对面有个六和酒楼,掌柜刘恒

  • 貂杀

    1。裸身救母东北三省沦陷后,抗日联军活跃在白山黑水的高山密林间,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各地的抗联部队中,以一军一师的卢经昌联队,最是让日本的关东军恼火。日军重金悬赏捉拿卢经昌,不管死活,凡拿到卢经昌的,赏十万元。那年大雪封山,卢经昌悄

  • 锈铜鸡

    栓宝家住在距松林小镇五里远的赵家湾,小伙子长得挺周正,要不是家里穷,早娶上媳妇了。这天,老娘让他挖菜窖。栓宝在村前洼地里,扔掉袖口漏出棉花的破袄,只穿一件打了补丁的白色对襟单褂子,抡开镢头,狠劲地刨开了。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脚下的这片地曾是

  • 两不相欠

    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城外的一间破茅屋里,住着一户人家,男的叫王兴,女的叫丽娘。小两口男耕女织,日子虽然清苦,倒也自得其乐。到了第二年丽娘就生下一个儿子,小夫妻俩更加高兴了。转眼儿子快半岁了。一天,丽娘烧熟饭菜,正要抱上儿子去给地里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