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两位拼命为我们铺路的人

那两位拼命为我们铺路的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6:01  热度:9℃

网上有个嫌弃自己父母的小男孩火了。父母把他培养的十分优秀,他学习成绩全班第一,英语口语非常棒,而且围棋、轮滑等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如此优秀的一个孩子,却说:我爸妈没有钱,不配有我这么优秀的孩子!

孩子的言论立刻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也引发了很多网友吐槽自己的父母还不如男孩的父母提供的条件好,自己岂不更应该嫌弃父母?

其实批判原生家庭之风最近刮得甚盛,很多人和伴侣关系不好,工作遇到挫折,养育孩子出现问题,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归到原生家庭寻找根源,然后心里的埋怨排山倒海地涌来。

曾几何时,我也将父母看作“对不起、配不上”我的人。你问我理由,我能说出一大堆。

比如我很小他们就让我住在奶奶家,每天晚上我一个人从我家走到奶奶家,要路过一个黑漆漆的大坑,导致我现在依然很胆小,害怕黑。

比如在我九岁的时候,他们让我照看两岁的弟弟,弟弟摔地上了,爸爸抄起棍子就打,甚至打到了我的眼睛。

比如他们不想让我上学,不愿意我花时间看书学习,还劝我跟着邻居去打工赚钱。

比如他们经常欢吵架,我每每被爸爸的责骂和妈妈的哭泣吓得战战兢兢,甚至因此离家出走过。

再比如他们从小没给我买过新衣服,我一直捡亲戚邻居家的旧衣服穿,到现在我也不会穿衣打扮。

简直太多了,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我觉得一切弱点和不如意都是父母造成的,因为这些芥蒂的存在,我一直对父母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你们虽然养育了我,但是你们毁掉了一个本该更优秀的我。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直到大一那年暑假才有所改观。那年暑假,我随学姐到外地城市的一个酒店打工。临近开学还有一周的时候,打工结束,酒店不再提供食宿,回校太早宿舍不开放,但是爸妈都在外地打工,回家又没人。

思来想去,我选择去爸妈打工的地方呆几天。顶着火热的太阳,辗转几个工地找不到父母,心里充满了怨言:地方真偏!当我终于赶到爸妈所在的工地时,立刻惊呆了,三十多度的高温,父亲在高高的架子上面垒墙,母亲在地上拌石灰。灼热的阳光烧烤着他们的脊背,汗水和灰尘布满了他们的脸庞,衣服湿答答地贴在背上,整个工地上灰蒙蒙的。空气中的灰尘让我禁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一个工头模样的人叼着烟走过来问:“哎,你干嘛的?”我打着太阳伞的手,立刻软了下来……

而等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更加明白了为人父母的心思。我给他买银装的尿不湿,发现别人用的是金装甚至铂金装。我自诩懂儿童心理学,以为教育孩子可以顺风顺水,可是里面的变数不是懂点理论知识就可以应对的。我以为自己在尽最大的努力给他最好的生活条件,可实际上前面有太多更优秀的父母让我望尘莫及。我甚至会对着儿子说“对不起”,而实际上,我何尝不是在努力给他最好的呢。

他们总想给你最好的,可是往往有心无力,做不到的时候,他们内心也是愧疚的、绝望的。但是这种愧疚和绝望是不能直接表露的,谁不爱面子,谁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呢。他们的愧疚融入到一缕缕旱烟中,掩饰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

东野圭吾曾经说过:悲观也没用。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未来好不好,真的完全取决于你的原生家庭吗?

我们常常埋怨糟糕的原生家庭,埋怨不完美的父母。但是我们常常偏了方向,这种不美好的回忆被我们当成逃避自己失败的借口,当成不感激父母的理由。却不会想起他们给我们的温暖,不会想到生活中的精彩和绚烂也是他们的功劳。

或许他们没钱没势,他们颜值不高,他们心思简单,但是他们何尝不是在殚精竭虑地满足你的穿衣吃饭,在努力为你的未来铺路。

而且我们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总是将坏事情的发生归咎于原生家庭,这是多么不负责任、不懂感恩的表现啊。

猜你喜欢

  • 两个开发商

    两个开发商有一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发展日益迅猛,吸引了许多开发商的目光。其中,两个开发商分别从城市的两个不同角落开始了他们的建设项目。第一个开发商名叫“晨曦地产”,他们定位于高端住宅区的开发和销售。他们选择了城市的繁华地带,选址在市中心的黄金

  •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追求与众不同的方式来突显自己的存在感。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有一种方法或许能让我们从平凡中脱颖而出,那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做

  • 分段实现大目标

    分段实现大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实现一个大目标往往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努力。我们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分段分阶段地去实现。只有通过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逐步实现,我们才能在旅途中保持动力和前进的信心。首先,实现大目标的第一步

  • 给糖哲学

    给糖哲学糖,是一种甜蜜的食物。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满足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除了作为食物的糖,它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哲学内涵,被称为“给糖哲学”。给糖哲学,源于一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即给予他人一颗糖。这个行为背后,却蕴含着许多值

  • 过 河

    过河,是一种既平凡又动人的行动。无论是大江大河,还是小溪小河,过河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当我回头看去,回忆起自己过河的点滴,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思考的哲理。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和朋友们在一个小镇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 每秒摆一下

    每秒摆一下人生如同一块巨大的智慧拼图,拼出人生的每一部分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对自己的呵护和内心的平衡。我们时刻被工作、学业、家庭等各种压力所紧迫,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实

  • 纸和纸篓

    纸和纸篓在我们生活中,纸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之一。从用来包装商品的纸盒,到写作和绘画的纸张,纸在承载与传递信息的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纸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它们最终会被丢弃或者处理掉。而纸篓就成了纸的终点站,一个等待被拯救或永

  • 两棵树的命运

    两棵树的命运在遥远的古老森林里,生长着一棵高大的古榕树和一棵娇美的樱花树。这两棵树生长在一片宁静而祥和的土地上,它们目睹了整个森林的兴衰荣辱。古榕树是森林的守护者,它巍峨挺拔,树冠广阔,一直以来为众生提供阴凉和庇护。它有着延绵百余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