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杨一清计除刘瑾

杨一清计除刘瑾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1:10  热度:12℃

土木之变以后,明王朝开始衰落。明英宗以后的几代皇帝,都昏庸腐败。他们不可能吸取王振误国的教训,一味依赖宦官。宦官专政的局面越来越严重。明宪宗朱见深(英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宦官汪直专权,在东厂以外,又设了一个西厂,加强特务统治,冤死不少好人。

公元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他身边有八个宦官,经常陪伴他打球骑马,放鹰猎兔,为首的叫刘瑾。明武宗贪图玩乐,觉得刘瑾等称他的心意,十分宠信他们。这八个宦官依仗皇帝的势,在外面胡作非为。人们把他们称为“八虎”。

一些大臣向武宗劝谏,要求武宗铲除“八虎”。刘瑾等得到消息,就在武宗面前哭诉。明武宗不但不听大臣劝谏,反而提升刘瑾为司礼监,又让刘瑾两个同党分别担任东厂、西厂提督。

刘瑾大权在手,就下令召集大臣跪在金水桥前,宣布一大批正直的大臣是“奸党”,把他们排挤出朝廷。

刘瑾每天给武宗安排许多寻欢作乐的事,等武宗玩得正起劲的时候,他把大臣的许多奏章送给武宗批阅。明武宗很不耐烦,说:“我要你们干什么?这些小事都叫我自己办?”说着,就把奏章撂给刘瑾。

打这以后,事无大小,刘瑾不再上奏。他假传明武宗的意旨,独断专行。刘瑾自己不通文墨,他把大臣的奏章全带回家里,让他的亲戚、同党处理。一些王公大臣,知道送给明武宗的奏章,皇上是看不到的。因此,有什么事上奏,就先把复本送给刘瑾,再把正本送给朝廷。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北京城里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刘瑾怕人反对,派出东厂、西厂特务四出刺探;还在东厂、西厂之外,设一个“内行厂”,由他直接掌管,连东厂、西厂的人,也要受内行厂监视。被这些特务机构抓去的人,都受到残酷刑罚,被迫害致死的有几千人,民间怨声载道。

刘瑾还利用权势,敲榨勒索,接受贿赂。地方官员到京都朝见,怕刘瑾给他找麻烦,先得给刘瑾送礼,一次就送二万两银子。有的官员进京的时候没带那么多钱,不得不先向京城的富豪借高利贷,回到地方后才偿还。当然,这笔负担全转嫁到老百姓身上了。

公元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音zhìfán)以反对刘瑾为名,发兵谋反。明武宗派杨一清总督宁夏、延绥一带军事,起兵讨伐朱寘鐇,派宦官张永监军。

杨一清原是陕西一带的军事统帅,在训练士卒、加强边防方面立过功。因为他为人正直,不附和刘瑾,被刘瑾诬陷迫害,后来经大臣们营救,才被释放回乡。这回明武宗为了平定藩王叛乱,才重新起用他。

杨一清到了宁夏,叛乱已经被杨一清原来的部将平定,杨一清、张永俘虏了朱寘鐇,押解到北京献俘。

杨一清早就有心除掉刘瑾,他打听到张永原是“八虎”之一,刘瑾得势以后,张永跟刘瑾也有矛盾,就决心拉拢张永。回京的路上,杨一清找张永密谈,说:“这次靠您的大力,平定了叛乱,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铲除一个藩王容易,内患却不好解决,怎么办?”

张永惊异地说:“您说的内患是什么?”

杨一清把身子靠近张永,用右手指在左掌心里写了一个“瑾”字。

张永一看,皱起眉头说:“这个人每天在皇上身边,耳目众多,要铲除他可难啊!”

杨一清说:“您也是皇上亲信。这次凯旋回京,皇上一定会召见您。趁这个机会您把朱寘鐇谋反的起因奏明皇上,皇上一定会杀刘瑾。如果大事成功,您就能名扬后世啦!”

张永心里犹豫了一下,说:“万一不成功,怎么办?”杨一清说:“如果皇上不信,您可以痛哭流涕,表明忠心,大事一定能成功。不过这件事一定要动手得快,晚了怕泄漏事机。”

张永本来对刘瑾不满,经杨一清一怂恿,胆子也壮了起来。

到了北京,张永按杨一清的计策,当夜在武宗面前揭发刘瑾谋反。明武宗命令张永带领禁军捉拿刘瑾。刘瑾毫无防备,正躺在家里睡大觉,禁军一到,就把他逮住,打进大牢。

明武宗派禁军抄了刘瑾的家,抄出黄金二十四万锭,银元宝五百万锭,珠玉宝器不计其数;还抄出了龙袍玉带,盔甲武器。明武宗这才大吃一惊,把刘瑾判处死刑。

刘瑾虽然被杀,但是明武宗的昏庸腐败却是无可救药的。他杀了刘瑾之后,又宠信了一个名叫江彬的武官,在江彬的教唆下,他多次离开北京到宣府(今河北宣化)寻欢作乐。把朝政大权交给江彬,江彬又趁机贪污受贿,排斥好人。

由于明王朝的腐败统治,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百姓的赋税和劳役负担更加繁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公元1510年,北京附近爆发刘六、刘七领导的起义。这次起义延续两年,起义军横扫河北、山东、山西等八个省,四次逼近北京,给腐朽的明王朝一次沉重的打击。

猜你喜欢

  • 生意经

    老张今年已有39岁了,跟老婆辛苦打工十几年,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老张心中喜忧参半,喜得的是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可又担心自己辛苦这么多年万一赔了怎么办。也许上帝特别照顾这位老实本分的人,一个外国客户在中国考察时看中了老张的诚实,跟老张定了批

  • 神童

    道光初年的川东大竹县城一座新修的关帝庙峻工了。这天,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天下各处名山、寺庙、游园……都会留有著名文人的文字佳作,让千千万万的人世世代代欣赏。圣洁而庄严的关帝庙宇峻工,庙门门联待写。县内名儒卓丙田老先生正为门联而日夜思考着。卓

  • 受害的罪犯

    受害的罪犯作者: 刘和根史小道正在想接下来会是什么惨状时,袁大华的电话响了,只见袁大华“嗯”了几声,突然眼珠子一转挂了电话,接着发了一通短信。然后对史小道说:“小子,都什么年代了,还偷自行车?你没见,为了缓堵,政府的免费租车点星罗棋布,要骑

  • 龙女的传说

    龙女的传说作者: 白水(leq)相传在远古的时候燕山南麓一望无际的冀东平原上,流淌着滦河、陡河、浭水、泥河、沙河等大小河流滋润着这片沃土,使这里的农田年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河流虽然注入大海后给渤海带来了水源,可是它们经过年年地冲刷上

  • 墨玉狗招亲

    墨玉狗招亲作者: 文起到晚饭后,于亚民打开了电脑。点开了软件,这次他搜出了一个只如拇指大小的黑色石头小狗。于亚民又仔细看了看这个小石狗,雕琢细腻,温润光洁,形象逼真。忽然就觉得它不是普通石头。查了查资料,它是玉的,叫墨玉狗,是个挂件。这是很

  • 蛇之说

    蛇之说作者: 苏雨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我国中原地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妇,老汉叫常有根,是个本本份份的庄稼人;老太太的名字没几个人知道,村里人只管她叫有根老婆。有根老汉祖上人丁香火不旺,到了他爹那辈,就只有他这么一个

  • 化龙

    化龙作者: 木白民国时期,在南方沿海的海边有一个小渔村,村里面有一个壮汉,靠打鱼为生,壮汉是极为老实的人,从来不说谎话,对人真诚,又爱帮忙,所以很得大家的爱戴。壮汉是打鱼能手,即使是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也能架一叶轻舟在海上取得不错的收成,但是

  • 站在高架子上的富翁

    站在高架子上的富翁作者: wsy1816许多年前,有位非常富有的富翁,他的城堡里有着数不尽的金银财宝,过着无比奢侈的生活。他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和那些凡人庸俗相比,只要别人肯向他说一句:“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就能给予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