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鲁班智扶斜宝塔

鲁班智扶斜宝塔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5:52  热度:7℃

鲁班智扶斜宝塔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他来到吴国姑苏城,人间天堂,果然名不虚传。古城楼塔,次第排列,茶馆酒肆,热闹非凡。鲁班游兴倍增,揣摸着苏州建筑的特点,迷乐其间。忽然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来。鲁班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一块绿草如茵的空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新建的宝塔。塔前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他慢慢走过去,拨开围观者,看见一个身穿绸缎、头戴高冠、腰系香袋的老人正在发怒,青筋暴绽,瞠目竖眉,大有气冲斗牛之势。老人对面蹲着的一个中年人,双手抱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鲁班好生奇怪,一询问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当地有名的富翁,为积善行德,准备修建一座宝塔,流传千古。

这项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运木起造,精心筹划,经过近三年的辛苦劳动,宝塔终于建成。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宝塔虽然建成,可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总是倾斜的。经过测量,宝塔的确倾斜近十度。人们对此摇头相视,指点议论。富翁认为造塔反招非议,很是生气,也有损他的功德圆满,因此,亲自找工匠算帐: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宝塔扶正,否则,要送官府严办。

这可难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卖儿卖女,倾家荡产也无法承受经济压力;如果把塔扶正,这也办不到,因为宝塔尽管是木质的,可依然有约百万斤,只能望塔兴叹!

鲁班绕着宝塔仔细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筹莫展的工匠,走过去安慰道:“你不要着急,只要你给我找点木料来,我一个人用不着一个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听,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扛来木料,带着一丝希望等待着。而鲁班呢,他也不让人插手帮忙,将扛来的木料砍成许多斜面小木楔,一块一块地从塔顶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这样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个月,宝塔果然直立起来了。

工匠感激地问鲁班:“恩公,你这样补救为啥能使宝塔直立?”

鲁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质的,属穿斗结构,各部件之间的拉扯比较结实,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可以用打木楔的办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进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倾斜。”

猜你喜欢

  •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拣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

  • 什么是幸福

    预测幸福常常会失望据美国纽约州的一项调查显示,开奖前,彩迷都沉浸在假如自己成为幸运儿就如何如何的幻想中,有人甚至在采访中狠狠地说:得奖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买下来,然后把老板炒掉。”摇奖产生的幸运儿在获奖之后的几周内,通常都会沉浸

  • 经典禅语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5、当

  • 黑白·人生

    无论你是否珍惜,人生旅途只有单程票别太计较人生的甘苦,那都是生活对人的教诲会爱的人,才是有灵魂的人幸福就像书页的两面,一面是喜,一面是忧;一面是苦,一面是甜那一个迷失的我带着一路的疼痛在黑白的剪影里活着德行与爱合一的灵魂该是多么幸福!为了要

  • 放过烦恼,烦恼才会放过你

    放过烦恼,烦恼才会放过你任何人都可以盖木头或砖头房子,但佛陀说,那种家并非我们真正的家,它只是名义上归属我们。我们真正的家,是内在的平静。外在与物质的家可能很漂亮,但它并不平静,充满种种忧虑。它对我们而言迟早必须放弃它,不能永久居住的地方,

  • 人生没有花常开,有甜有苦有无奈

    人生没有花常开,有甜有苦有无奈,人生如潮水,总有潮涨潮落之时,也如天上之月,有盈也有亏,人生的精彩不仅仅在于获得成功之时的欢呼雀跃,也在于失败的时刻对于未来成功的憧憬,和再次整装出发的勇气,生活中,聚聚散散总难免,一切能随缘,顺其自然最好,

  • 修女与牧师

    有个牧师开车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个修女,便停车主动载她一程。修女进车后便翘起脚来,让她可爱的美腿从长袍中露了出来。牧师看了一眼高兴得差点让车子出了意外。在控制住车子后,他偷偷摸摸地将他的手往美腿上移动。修女看了看他,便说:神父,记得圣诗129

  • 生命因种种经验而千锤百炼

    有三个朋友,分别是牧师、和尚和喇嘛,他们原本是一起长大的,只是因为经历了不同的过程,所以各在不同的领域传播宗教。这一天,三个朋友相约到湖上泛舟,同时各自高谈自己信仰的宗教优点,有些互别苗头的意味。谈着谈着,船也划到了湖心,喇嘛忽然站起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