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青年开始沙粒化

青年开始沙粒化

收录日期:2025-08-07 19:44:30  热度:9℃

青年在哪里呢,我感到惶然。

我看到了年轻人,但我不肯定这就是青年。

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的青年,是与新文化、社会思潮、社会行动力、社会理想与抱负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是与初升之阳、朝气蓬勃的意象相连,与国运民瘼同在的人群。“五四”之所以标记为青年节,是因为它代表着一场进步运动,这场进步运动发端于新文化的传播与创造,而带来了时代的巨变。一定程度上,它构造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从语言、观念、思维到认知,其后续影响甚至决定了现代中国的整体走向。

这就是青年,新鲜的社会生命,涌动的变革动力力量。

他是行动者,改变个人命运的行动者,或者个人消费的行动者。他在改变个人命运的道路上感受艰难与渺小,在作为消费者时体验力量。他不仅在个人的消费过程中被虚拟和恭维为上帝,且作为最积极的消费群体中的一员而加入时尚。

年轻人在消费时才成为群体,他们在夜店、嗨吧或者时尚街,由年龄段分划出来的趣味特征,影响着时尚的生产和供应。他们被时尚所细分,以年龄段细分,趣味细分,兴趣的满足与供给越加精准,人群也被分割得越加细微。80后、85后、90后,代际区间在缩短,兴趣划分在细密化,这就是说,哪怕作为消费群体,他们事实上也只自娱自乐,而不足以影响产销的“大局”。

谋生活动与消费活动,成为社会为年轻人新设的竞技场。他作为个体而谋生,同龄人共同的谋生之艰使他的压力感被消解,如果大家都在当房奴,那么做房奴也不是什么痛苦。他作为个体而消费,所有的购买行为由个人选择并完成,这给了他一种主宰者的形式。同时,消费也使他产生了群体的归属感,他找到了“志同道合”者,那些爱好同样品牌、佩戴同样符号的人。

消费符号的强制注入采取的是潮流方式,潮流的强迫貌似他在主动追赶。消费使他产生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幻象,这不仅成为他作为社会人、政治人、文化人的巧妙替代,而且使他认为谋生压力和消费满足就是人生的完整舞台,更进一步地,使青年作为一个群体在“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命运”的过程中悄然消失。

从此,不再有青年问题,而只有年轻人问题;不再有理想问题,而只有谋生问题;不再有青年社会,而只有青年消费。他被动地,但有时又很像是主动地把自己宅进了私生活,私生活的趣味小组成为公共生活的代用品。经济问题,也就是投入产出比,收入消费比,谋生必要与时尚追求的关系,成为生命的核心纠结。

青年消失的另一证据,是他们被安装在社会机器的不同部位,作为不同组件。人们不再以“青年”来标志他们的共性,而是以大学生、装配工、缝纫工、扫地工、文员、律师、明星、网瘾少年、吸毒者等等来给予其阶层属性的标记。每个名称后面,都有一张相应的脸孔,而所有这些脸孔,不会作共性识别,尽管他们都拥有青春。

当然,还有“官二代”“富二代”和“贫二代”、“农二代”等等。此时,我们看到社会身份的遗传性,并且激发了愤怒。即便如此,“青年”仍然不是一个观察的视角,社会失去了“青年”的眼光与角度。

年轻人正在长大,而青年似乎消失了。谋生和消费无处不在,而作为社会活力、行动力、创造力、进步力、革新力的群体,青年沙粒化了。

猜你喜欢

  • 一只神气的手

    感恩节,一位教师要求小学生画下最让他们感激的东西。有个名叫杜格拉斯的孩子以童稚的笔法画出了一只手。教师十分惊讶,谁的手?全班都被这抽象的内容吸引住了。“我猜这是上帝赐食物给我们的手。”一个孩子说。“一位农夫的手。”另一个孩子说。全班都安静下

  • 生命的最后三天

    很久以前,在一横渡大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六岁的儿子去美国和妻子会合。一天,当男人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给儿子吃时,船突然剧烈摇晃,为了保护儿子,男人摔倒在地,手里的刀子不小心插进了他的胸部。男人慢慢地站起来,在儿子不注意之时用大拇指揩去了刀

  • 谁是你的佛

    有个年轻人离别了母亲,来到深山,想要拜佛以修得正果。在路上他向一个老和尚问路:“请问大师,哪里有得道的佛?”老和尚打量了一下年轻人,缓缓地说:“与其去找别人的佛,不如去找自己的佛。”年轻人顿时来了兴趣,忙问:“自己的佛?请问我的佛在哪里?”

  • 亲情

    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读书人,朋友送了他最喜欢吃的鳝鱼。这一天闲来无事,他一时手痒,便想试试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艺,煮上一锅清炖鳝鱼汤来尝尝。他将鱼放入锅中,只见那些鳝鱼仍自由自在地在锅子里游着,在锅底下用小火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变高,鳝鱼在锅中丝

  • 一杯开水与几块面包

    一位穷苦的学生为了凑足学费,到外地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由于他想尽快凑足学费而不想多花钱,于是,鼓足勇气敲了一户人家的门,决定在推销商品之后,硬着头皮向这家人讨些食物。开门的是一个小女孩,他一看便失去了勇气,心想,天下哪有大男人跟小女孩讨东西

  • 父亲给女儿的一封遗书

    给可爱的女儿:再吃十次蛋糕就可以找爸爸了……爸爸和你玩了许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了出来。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躲好久好久。你先不要找,等你十四岁(再吃完十次蛋糕)的时候,再问妈妈,爸爸躲在哪里,好不好?爸爸要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

  • 妈妈

    方亮在阻击抢劫犯张君一伙人时遭到枪击,子弹从他的太阳穴打进去,他的大脑几乎全部被破坏了。当方妈妈赶到医院看到已经是植物人的儿子时,她怎么也不敢相信,两天前儿子还活蹦乱跳……儿子一直昏迷不醒,方妈妈一直陪着儿子,吃睡在他身边,而且嘴里面只有一

  • 背对世界

    克莱特十六岁那年夏天,他心爱的哥哥出了车祸,死在他的怀里。霎时,他的大脑里一片空白,自此精神崩溃了。失去亲人的痛感压迫着他的心,他沉默寡言,不再有欢容笑颜。在他看来,欢乐是别人的,悲伤痛苦如栅栏一样,牢牢地圈着自己;孤寂如同衣衫一样裹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