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单向街:一家书店的商业逆袭

单向街:一家书店的商业逆袭

收录日期:2025-08-07 19:23:35  热度:9℃

单向街:一家书店的商业逆袭

2006年,许知远和另外12位朋友共同创立了单向街图书馆,地点在圆明园东门内左右间咖啡西边的一条长廊。“单向街”的名字源自德国文学家瓦尔特·本雅明一本著作《单向街》。

如今,依赖合伙人自掏腰包供养9年的“单向空间”,终于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间以精神补给为主旨的独立书店,在获得“挚信资本”千万美金后,正式进入商业化运作,并在单向空间的大框架下,衍生出“单系列”产品和“微在”新媒体平台。

在单向空间的大框架下,被分解出:新媒体、“单系列”产品、Youngthinkers三条产品线,每条产品线都有清晰的定位和分工。

新媒体,是单向空间创始人、CEO于威和许知远的强项,也是“风投”对单向空间最有信心的产品。

创建“微在”,是于威最兴奋的事情。9年来,单向空间做的660场沙龙,前后多达11万人次参加,但是这些用户很长时间没有被整合、利用起来。“微在”的出现,让单向街的拥趸有了归属感。

“微在”的原型是美国的Buzzfeed网站——一个新闻聚合网站,也被誉为媒体行业的颠覆者。BuzzFeed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媒体王国,它的成功是因为其易于分享的故事和列举式的内容,其中混杂了普利策获奖作者、严肃新闻和猫、狗、笑话等。于威解释道:

“自始至终有思想,又有趣,与时俱进的媒体,是拥有同样生活态度的‘边缘的主流’的群体的需求,现有媒体很难满足,而‘微在’的机遇,也正在这里。”

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碎片式获取、消费新闻和娱乐信息的渠道,绝大多数来自社交媒体。年轻人需要能表达“存在感”的地方,“微在”通过分享高冷或高雅的新语言(社会价值观)带来一种社群归属感。

说到拥趸,或许没有哪个独立书店能拥有如此庞大数量的粉丝。这间独立书店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商业世界的边缘,他们以沙龙式经营,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

用许知远的话说:“我们是在用自己的收入供养自己的兴趣。”2006年3月5日,诗人西川在单向街做了第一场沙龙,随后,洪晃、陈冠中、阎连科、廖伟棠、莫言、严歌苓等人纷纷来到沙龙演讲。这种让思绪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沙龙,凝聚起一批粉丝,也就是之后单向空间新媒体的基础用户。

圆明园店遭遇房租涨价,单向街面临了第一次危机。此时,蓝色港湾抛出橄榄枝。这次搬家让单向街开始被更多人认识,让单向街尝到收支平衡的滋味。只是,和圆明园同样的高租金问题,让单向街再次面临无处可去的境地。

“我承认,我们这一路都非常幸运。”回顾过往,于威和许知远都笑了。这一次,爱琴海和朝北大悦城伸出援手,帮单向街渡过难关。爱琴海和朝北大悦城主动为单向街提供支援,也不仅仅出于对文化的尊重,它们也希望用单向街的品牌号召力聚拢相应的客群。单向街因为侧重沙龙和加入咖啡馆的业态,名字正式改为“单向空间”。

“互联网时代,百货业已经转向体验经济,单向街这种文化品牌是一种促进。朝北大悦城和爱琴海的租金,基本是免费的,只从我们销售收入中提取部分补偿。”于威说。

“微在”的编辑只有7个人,都是80、90后,于威除了宏观上的把控,内容都放手给编辑们做。

商业化的时代,物质的潮流裹挟,但人文主义和需求是存在的。至于商业运营,于威充满自信。这个有10年互联网经验的女性,是VC看好的投资对象。这些敢于用自己的钱养一个书店9年的股东们,是风投信任的团队。就像置信资本的投资顾问说的那样:“投资,其实就是投人。”

猜你喜欢

  • 美少妇失身记

    小焦和小冯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们在同一城市工作,虽不在一个公司,但两个公司相距不远。经过几年打拼还算不错,都买了房子,都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两家距离也不远,常有来往。九月初,天气还比较热。这天是周末休息,小冯邀请小焦两口子到家里玩。中午

  • 那是我老婆

    我到老家办事,眼看天快黑了,还不见班车。正焦急,一辆破昌河突然来到面前,漂亮的女司机探出头问我走不走。我一听才五元钱,前面还留了个副位,于是就果断地拉开门坐了上去。车眼看就要进入市区了,突然被警察截了下来。一个女警察走过来。我正想开口,女司

  • 墓地亲人多

    坟地里先遇亲人,再遇贵人,胡先生正庆幸间,怪事又发生了……最近,听说殡仪馆出售墓地,胡先生大喜。他爷爷去世多年,骨灰一直在殡仪馆寄放着,正好买块地让爷爷入土为安。他来到出售公墓地儿的办公室,见几个工作人员忙着打麻将,只漫不经心地问他要找个明

  • 举一反三

    李斌是个自负的人,娶了个老婆小桃偏偏也不服输,这下可就好戏连台了。这天,小桃叫李斌用刀划开快递包裹,李斌不屑地说:“哪用得着刀?看我的!”说着,他用指甲在封口处一划,胶带纸就开了。李斌扬扬自得:“怎么样?我这手指甲就是一把锋利的小刀!”小桃

  • 提问请挂号

    这天,杨校长巡视高三老师办公室时,发现里面闹哄哄的,每个老师身边都围着几个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问问题。杨校长恼了,把学生赶回教室,对老师们说:“现在是备考冲刺最紧张的时候,怎么还能有这么闹哄哄的场面呢?要马上整改才行。”第二天晚上,杨校长又

  • 官场之马秘书升迁记

    小马大学毕业后分到A局给牛局长做秘书。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几年过去了,却没有得到升迁。小马为此心里不平衡,情绪波动很大,想找个人问个究竟。那天,小马请办公室贾主任吃饭,请贾主任不吝指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主任有些藏不住话了。他对小马

  • 美容

    小杨开了家美容店,他是男美容师,女顾客不敢用他,男顾客也不愿用他,因为生意不大好,就增加了上门美容的服务。这天一大早,有人打电话预约上门美容。小杨一听是位老大爷,就觉得奇怪,老大爷美什么容?于是推說太忙推掉了。中午,老大爷又打电话来预约,还

  • 穿越就医

    李杰患了重感冒,难受极了。老婆劝他看医生,可一想到去医院,李杰心里就抵触。医学科技虽然越来越发达,但医生开的药也越来越多。一个小小的感冒,不吃个几包抗生素,不打上几天点滴,好像就没有其他办法了。李杰决定上网寻找治疗方法,你还别说,网上答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