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别把自己放得太遥远

别把自己放得太遥远

收录日期:2025-08-08 07:53:42  热度:9℃

多年前,我从市内一所颇有名气的师范院校毕业。当时,因家里没有人脉,留城的名额被挤占,只好到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去任教。离家路远,我选择了住校。

工作时间久了,愈发感觉到山村教师的俗气来:他们不会得体地修饰自己,一件漂亮的小西服居然配着运动裤一起穿;女教师们很可爱,年纪不分长幼,脸型不论圆扁,一律把头发烫成时尚的大波浪;男教师更是土得掉渣,脚上的旅游鞋都是冒牌货,还常常搭配一双丝袜出行最让我不屑的是,这所小学里除我之外,竟然没有一个正宗的师范类毕业生!

面对这样的一群人,我终日有种贵脚踏贱地之感,高傲与孤独与日俱增。但也奇怪,山区的老师们骨子里似乎缺少了一根世俗的弦,他们照样和我走近,并一直孩子般地宠着我。他们会时常塞给我一些好吃的东西,无非是些乡下的土特产,诸如乌鸡蛋、松针蘑、黑木耳、山野菜等,偶尔还会送我一碗鲜嫩的炖鸭血我常常会把这些物品转手送给打更的张大爷,因为有些东西我实在吃不惯。

或许是心情太过压抑的缘故,我的体质明显下降。一次,我终于病倒了,连着几天发烧不退,连着打了几针都不见好,终日精神恍惚。这可吓坏了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全员出动,轮班照顾我,几个阿姨级的老教师晚间也不离左右,给我端水、喂药、擦身、洗涮我成了她们眼中的小女孩。听说用山里的一种野草药泡水喝可以退烧,几位男同事便利用双休日亲自到大山深处去找,然后晒干,研成碎末,留给我代茶饮。一位临退休的老教师居然在我的脖子上挂了一串桃符,说是可以驱邪在众人的关爱下,我的病情日渐好转,一颗心也渐渐有了温度。

病愈后的我像换了一个人,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山里人的质朴中。我开始教女老师一些简单的着装常识,教她们化清秀的淡妆;我会利用大段的教研时间,主动给老师们上教学观摩课,并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地辅导孩子们朗读和写作;我还把自己随身带来的一部录音机和一箱子文学书籍捐给了学校

从那时起,我不再把自己放得太遥远,而是把自己变成了山林中随处可见的一株荆条树,肆意地生长,适时地开花,弹性地生存。

后来,由于工作出色,我被破格调入市内的一所小学任教。而今,大城市光怪陆离的生活偶尔会闪了我的眼,但骨子里本色做人的坚守未曾改变。我知道,那是来自大山深处的质朴在心底里扎了根,带着这种质朴,我将朝着有阳光的方向一路前行

猜你喜欢

  • 注视的眼睛

    注视的眼睛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哗啦啦地下了起来。商店里涌进很多避雨的行人,老板不失时机地摆出各种雨具。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看中了一把花伞,那把伞十分精美。她手上拿着伞,不忍放下,却又舍不得买,就翻来覆去地看。突然,她一失手,伞从手中滑落,不偏

  • 一只鸟飞落山坡

    一只鸟飞落山坡新婚过后,一对小夫妻蜜月旅游。来到某山的某个有名景点,女的说:“这个地方我来过,而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男的说:“我也是。”于是两个人坐下来,决定每人谈一件有关此处的往事。男的说他小时候很淘气,喜欢用弹弓打鸟。七八岁时,被

  • 渴求

    渴求茫茫的大漠中,随着逃难的人流,我和母亲艰难地跋涉着。父亲和哥哥死了,是美国人的炸弹炸死的。家园也成了一片废墟。母亲含泪领着我掩埋了父亲和哥哥,踏上了背井离乡的沙漠之旅。正午的太阳悬在头顶,大地被烘烤得滚烫——渴!我摸了摸身上的皮囊,已空

  • 拯救

    拯救来自法国北部鲁贝的佩尔利克一家与多尔多涅省的波尔歇力村民素昧平生。鲁贝这个地方多雨,为了沐浴阳光,米歇尔·佩尔利克和妻子屈格蒙带着自己的10个孩子,驾车外出野营,偶然来到波尔歇力村。他们发现这里阳光明媚,景色怡人,便在村外一块空地上搭起

  • 永别的艺术

    永别的艺术看书就似常下饭馆,口味刁了,一般佳肴已引不起口水。对人说,这篇文章可看,已是好评语。近读一文,内有几位日本女性,款款道来,谈她们如何人到中年,就开始柔和淡定地筹划死亡。好像戏刚演到高潮,主角就潜心准备谢幕时的回眸一笑,机智得令人叹

  • 第三次机会

    第三次机会企业成败的要旨之一,是用人。用人的要旨之一,是信任。这些都属老生常谈,谈什么谈?我认识一个企业家,他谈的,就有一点点意思。他说看起来打工的人满街走,一呼一大片,真正好用的人其实并不多得。所以他用人,只要看准了的,看好了的,他一定容

  • 寻找卡布其诺

    寻找卡布其诺我刚度完一个长假回到家,感到很放松。此时我的心情轻松愉快,感觉到“这个世界多美好!我能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我打电话给在纽约的女儿Karen,想与她分享好心情,她在法律学校读三年级。我说:“嗨,我有一个精彩的——”就在这时,她打断

  • 专家和矿工

    专家和矿工有一位煤矿安全专家下井检查矿井安全。这口井并不深,只有50多米,对于井里的安全设施,专家感到满意。在井下,专家对矿工们说了许多提醒的话,矿工各自忙着手中的活,不置可否。专家摇摇头,叹息着准备升井。但意外发生了,只听到一声沉闷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