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邻里之老三篇

邻里之老三篇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5:59  热度:9℃

邻里之老三篇

李少林与我同龄,今年也该退休了吧。 我是1965年搬到三多巷复兴桥附一号(属于保密地址,没有门牌,只有邮递员知道用这个地址投递邮件)与少林家成为邻居的。那年我升初二,暑假里少林拿到通知书,他于是也成为小我一届的江苏师院附中初一(1)班的学弟。 那是一个私家花园类型的民居,主建筑是一幢中西合璧式样的洋房,整个院子就只有我家和李家两户紧密为邻。 1966年文革开始后,少林的父亲时任市委副书记,由于率先带队镇压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李书记也就成为率先被打到的走资派。家父被造反派划入李家班子要员,家父时任市委文革办主任,由于亲手向文教卫系统派驻工作组镇压风起云涌的文革浪潮,家父于是也被首批打到并揪斗。 文革初期,少林曾与我一起到北京串联,同时接受过毛主席及其亲密战友林副主席的检阅。串联回来,我俩的父亲都已经被造反派关押很少回家。我与少林赋闲难忍,就想着办法玩。少林家有电话,号码是869。家里还有苏州报,报纸中缝刊有各家影院当日放映的电影。 “我们去看电影吧?”少林邀约。 “好的,”我同意:“看那部电影好啊?” “智取华山,跃进电影院正放着呢。”少林的兴趣与我相仿。 “几点的场次啊?要不你打个电话问问。”我比较细心,生怕过去扑了空。 “电话你打吧,再说我也不知道跃进电影院的电话号码。”少林不善于对外交际,他这显然是在踢皮球。 “拿起电话,听到接线员招呼后,你只要说请接跃进电影院即可。”我说的也是实情,因为那年头电话还是人工接转,接线员苦练基本功就被要求能背诵所有的常用号码。我接着客套:“再说了,这电话也是你家的,你应该比我会用。” “你啊、你啊,”少林不吃我这一套:“平时里我爸不在家的时候,你少用我家电话了?现在还是你来打!” 看到少林快要急眼了,我以守为攻:“这样吧,你要是能说出毛主席的老三篇是哪三篇,这个电话就由我来打。” “老三篇我还不知道吗?你也忒小看人了!”少林思索了一下说:“不就是愚公移山吗?还有白求恩,还有,还有,还有张思德。” “错了、错了!”我哂笑。 “白求恩、张思德错了?”少林不服。 “白求恩和张思德都没错,错了的是你!”我虽是这么说,但那个询问跃进电影院的电话还是由我打了。 随着文革深入发展,少林的母亲担忧儿子呆在苏州会闹出什么乱子。李母时任市人事局副局长,她也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况。按照李母吩咐,我将少林带着出门去徒步实施步行串联。 我带着少林,第一天走了一百华里到平望过夜。第二天,我俩走到浙江嘉兴,我就说走得太累,我们扒火车走吧。少林听了乐极,我俩于是模仿铁道游击队上了拉煤的货车,只小小地一忽悠,当天中午我俩就在杭州市的钱江中学——红卫兵接待站住下。 可是没料想,当天夜里,少林就被睡在地铺上的紧邻——一名上海红卫兵小将偷走了他的全部资产——人民币一十八元。接警的派出所警员捣糨糊说:“虽然我已从对方贴身内裤口袋中搜到了两元面值的人民币九张共计一十八元,但证据难以固定。”警员最后的处置结论是,一十八元五五开,即少林与那偷窃嫌疑人每人分得九元钱。 “你这傻瓜蛋,我这就送你回家!”我说干就干,当晚就带着少林奔赴杭州客运码头,等待第二天拂晓起航的杭州开往苏州的班船。 入夜的杭州候船室里灯光昏暗,但人满为患。一名候船的乘客不知怎地半夜间突发神经,只见他一起身站到了长条凳上,神情亢奋地宣传起了毛泽东思想。那宣传者手舞足蹈,兴致越来越鼎沸,大有不达目的决不休兵的做派。 “背诵老三篇!背诵老三篇!”少林也激越起来,他是唯恐天下不乱。 “背诵老三篇!背诵老三篇!”整个候船室里的群情都被少林调动了起来,群众的呼声一时间起伏不止、回荡震耳。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那位高高在上的站立者循序背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背诵还在继续:“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老三篇这回印象深刻了吧?”上船之后我调侃少林:“回家之后,我应该报告李阿姨的,因为我们的少林进步了、学会背诵老三篇了。”少林未置可否。 真正到了家里,我和少林才知道,我俩的父亲已被解除关押。李父和家父已经被造反派批准,每天晚上可以回家住了。只是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要到火车站的货站去往返拉小板车卸车运煤,他们还被特别要求,随身必须背挎语录袋、内装红宝书。 “你们也会背诵毛主席语录了?”我问父亲。 “我们还会背诵老三篇呢!”说这话时父亲就像普通小将那样的淳朴、虔诚。 “是的,我也会的!”李书记附和时也掂量着语录袋里的精神食粮。

猜你喜欢

  • 初恋

    他喜欢回老家,回老家看看父母,顺便看看初恋的她。她在老家小镇代教,每次回去他都坐5块钱的班车看看她。当然,他都是悄悄站在学校的土操场上,透过群群跳动孩子们的身影尋找她。终于在尘土飞扬的初春午后看到了她。穿着淡蓝色的上衣,长长的辫子高高地盘在

  • 麻烦要一个男朋友,去冰多糖

    如果那天不是台风天,我是永远不会跑到文武的店里买奶茶的。我刚打印完一大沓学习资料,外面就刮起了狂风暴雨。心想一时三刻是走不了的,只好看看附近有没有地儿让我歇一会儿。然后我就避开了无数台嗡嗡作响的打印机,终于在最里头找到了几张椅子。屁股刚坐下

  • 海霞的“5厘米”夫妻关系

    海霞与罗永章相识于1999年10月。那是一个星期天上午,海霞去同事敬一丹家串门,当海霞走进客厅时,她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位气宇轩昂、文质彬彬的陌生男子。他看上去30多岁,双目炯炯有神,一头浓黑的寸发,显得很精神。敬一丹热情地为海霞介绍:“他叫罗

  • 真爱不失约

    凯蒂和萨列里的爱情故事曾经感动过整个欧洲。凯蒂是老矿工的女儿,在矿区的洗衣房工作,萨列里是一个出色的井下采掘工。每天,萨列里收工后从井下上来,总会看见凯蒂娇美的身姿穿梭在木棍搭建的一排又一排晾衣架之间,在晚霞的映衬下,像跳动的音符。经过两年

  • 教室情侣

    班里有两对情侣,他们皆是在入学之后3个月的时间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的。对于班里的这两对情侣,我尽可能地宽宏大量,尽量不打扰他们在课上含情脉脉对视时的片刻温存;或者剥一粒糖,咬一半,又趁我不备塞入对方嘴里时的小欢喜。看着他们从我面前斜穿过去

  • 男人都有一个奴隶梦

    男人都有一个奴隶梦,不是权奴,就是情奴,为了一抹风情鞍前马后却不得善终,这是他们的宿命,作为女人要懂得成全。我的男人成了谁的奴隶唐心儿的电话打来时,我正低头为陆家明漂洗白棉布袜,84消毒水的味道一直弥漫进了话筒,听到我的声音,唐心儿竟然在那

  • 无法尘埋的感动

    就在这时,一把伞轻轻伸了过来,遮挡住飘向我身上的雨水。那是个雨天,因忘了带伞,而等车的公车站台又是一个临时的、无盖棚的路边小站,所以,我只能站在绵绵细雨中,耐心等待公车的到来。雨在下著,眼前的一切仿佛覆盖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我的头发与衣裳也已

  • 不是所有遇见都为了爱情

    我们没多说什么,只是相视一笑,好像千言万语不如微笑,生命里你会遇到一些人,你喜欢他,愿意为他付出,但那不是爱情。认识L是在大学一年级,当时我们学校中文系与电机系互为友系,一进学校每个人就自动被分配友系的学友一名,中文系女生多,电机系男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