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给棘手的问题找个参照物

给棘手的问题找个参照物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8:26  热度:10℃

拓跋宏,复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珪以后的第六个皇帝,即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孝文帝执政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迁都洛阳便是其中一件棘手的事情。

为了摆脱鲜卑保守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事先他曾了解到,以前北魏历代王朝,也曾多次议论过迁都洛阳,但都因为遭到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无果而终。因此对这次迁都,孝文帝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下决心一定要把都城迁到洛阳。

一天,孝文帝召集群臣,声称要调集大军南征,他自己也全副戎装,摆出一副出征的架势,率领三十万人马从平城出发,渡过黄河,进驻洛阳。

有一天,文武百官纷纷跪在马前,叩头谏止南征,有一个鲜卑贵族拓跋休声泪俱下,苦苦哀求不要南征,并诉说以前北魏军队南征时,在淮河岸边屡遭惨败,尸体堆积如山的教训。拓跋宏听罢以后,假装满脸怒容地对群臣说:“这次南征,兴师动众,不能劳而无功。不南征,便迁都。各位大臣可以表示自己的意见,赞成迁都的站在左边,赞成南征的站在右边。”多少年来,文武百官一提起南征,都吓得魂飞魄散,尽管心里不太赞成迁都,但在南征和迁都两件事中,自然要避重就轻,选择后者,因此,都不谋而合地站到左边。于是,这些人都中了拓跋宏之巧计,大军便停驻洛阳,胜地完成迁都夙愿。

很多时候,我们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感到束手无策,不妨再找一件更棘手的事情与之比较,在对比中让人权衡轻重做出选择,在两难中避重就轻,从而达到解决棘手事情的目的,至于更棘手的那件事本来就不是我们要解决的,只是我们处理事情的一个参照物而已。

猜你喜欢

  • 武松怒杀恶僧原因何在

    谁都知道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里有个好汉武松,在景阳岗上打死了老虎,成了出名的好汉。可咱这香山樱桃沟方圆百里的人都传说:武松还来过樱桃沟,杀了广泉寺里的恶和尚呢!”听老辈人说,早先,这樱桃沟上有个广泉寺,寺里有那么几个和尚。那时的和

  • 少林寺武松学艺

    北宋末年,朝廷腐败,虎狼当道,民不聊生。就在秋末的一天,嵩山五乳峰上,走来一个身材高大、衣衫破烂的小伙子,他不是别人,正是山东清河县的好汉武松,他不怕一路风霜之苦,来到少林寺学艺。这时,少林古刹传来了一阵钟声,武松下了山岗,来到了寺院旁门,

  • 孤儿武松是怎样斗恶奴的

    传说,武松十五岁那年,清河一带大闹旱灾,田里颗粒无收,百姓无食无衣。武松和武大,因父母早亡,二人无依无靠,只能靠树叶野菜维持生命。这天,武松带着绳子、布袋,拿上钩子,出了家门。他发现树上的榆钱,都已被人捋光采净,只见马二爷的杏林旁有一棵五丈

  • 小武松捉“虎”之谜

    民间传说中的武松捉虎和《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不一样。这个故事发生在武松十二岁那年。武松九岁就跟一位武术老师傅学习武艺。师傅见他腿长,个儿高,就专门让他习练轻功。师傅在南山顶上修了一个荷花湾,让小武松把山下清海池里水挑到荷花湾里种荷花。清海池

  • 鲁智深在哪里出的家

    《水浒传》里描写了一位十分侠义豪爽的僧人鲁达鲁智深,说他在经略府当提辖,因三拳打死镇关西,被迫逃到外地,在河北境内遇到了他从镇关西手救下的金氏父女,经金翠莲丈夫赵员外的介绍去了五台山文殊院落了发,取了智深”法号。又因不服管辖由智

  • 朱仝的神鞭究竟怎样的厉害

    梁山寨上有个马军骠骑兼先锋使,人称神鞭朱仝”。朱仝原是北京大名府人氏,因替父报仇杀了恶霸地主,逃到郓城县里,后来上了梁山的。朱仝以他那神鞭,打遍天下无对手,威震黄河两岸,更叫敌人闻鞭丧胆,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敌人见了神鞭朱仝,他

  • 宋江救过花荣的命吗

    梁山泊有一位英雄好汉,名叫花荣。这花荣亦是朝廷命官出身,后因宋江,才反上梁山的。那么花荣为何放着朝廷命官不做,而要追随宋江呢?这得从他们二人结识之初谈起。这花荣也并非出身布衣,而是名门之后,将门虎子。其父花鳌,乃前朝名将,多有战功。花荣从小

  • 小李广花荣箭技之谜

    一看过《水浒》的都知道,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时候,第一次吃了败仗,多亏花荣一箭射掉了树影里的灯笼,梁山人马才杀出重围,脱了大险。一箭救了千军万马,可谁能知道,这一箭中包含着花荣的多少心血啊!小李广的箭技到底是怎样呢?花荣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