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没空烦恼,人生最好

没空烦恼,人生最好

收录日期:2025-08-08 04:52:48  热度:8℃

有位年轻人,总是活得叫苦连天。他有份稳定的工作,也有疼他的父母,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缺乏爱。然而,他总觉得自己有无尽的烦恼,纠缠在心里,挣不脱,逃避不掉。

人怎么会如此烦恼?青年很迷茫。一天,他遇上了智者,便把心底的困惑说了出来,希望得到点拨。

智者听后,微微一笑说,尘俗间,酒池肉林,红尘曼舞,名缰利锁,一切都在引诱着人,迷乱着人。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你越是在乎,心就越痛苦;相反,你舍弃得越多,心就越清静。“放得下”才是消除烦恼的根源。

年轻人点点头,若有所悟。

另一天,他遇到了慈善家。据说,这位慈善家曾挣了好多钱,却又将这些钱捐给了别人。而今,他活得很快乐。

青年又把困惑说给了慈善家,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慈善家说,我也有过和你一样的痛苦。然而,自从我学会了去关注别人,去爱别人,心底的痛苦就荡然无存了。爱,实在是上帝给我们的一只船桨,它可以摆渡我们于苦海之外。

一个自私的人,是不会得到人生的大愉悦的。心底有爱的人,才能在爱的回声里,激荡出无穷快乐的涟漪。分担别人的痛苦,也能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温暖,也会得到他人温暖的馈赠。这就是爱的神奇力量。

是的,烦恼,更多时候,是自私的结果。当一个人心底里盛着别人,爱着别人时,烦恼就会减轻。

慈善家的话,让年轻人有拨云见日之感。

又一次,单位组织出游,年轻人在一家农户里,见到一位老婆婆在舂米。她一边舂米,一边哼着山歌。看起来,十分快乐。

他把自己的困惑也说给了老婆婆,希望从她那里得到别样的回答。

烦恼?老婆婆一皱眉,看着年轻人说,我从早到晚都在干活,忙活了一辈子,只要干着活,我就在唱歌,我就在高兴着,我哪里有时间烦恼啊。

老婆婆顿了一下,自言自语说,也许,只有闲下来的人,才会烦恼吧。

想到以前智者和慈善家的话,那一刻,年轻人豁然开朗:原来,这个世界,放不下,心底无爱,闲得无聊,都会是烦恼的根源,而这其中,无论是哪一样,都会成为精神的泥沼地,让一个人痛苦不尽。

当年轻人明白了这些的时候,很自然地,他也找到了人生快乐的方向。

猜你喜欢

  • 在她生日那天我们分手了

    在她生日那天我们分手了当钟声响起,宣告着她的生日的到来时,心中满满的祝福与温暖瞬间凝结成泪水。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本应该一起欢度,但却以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告终——我们分手了。我们曾是如此相爱,自认为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回想起我们共

  • 刻在旧桌子上的初吻

    初吻是每个人生命中的一个特殊时刻,它承载着青春、激情和纯真。而每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初吻的见证者,就像故事中的旧桌子一样。这个旧桌子位于故事的主人公小明家里,是他爷爷年轻时亲手打造的。经过岁月的磨砺,桌子上布满了刻痕和印记,记录着一段段家庭的

  • 飘洋过海的草莓

    飘洋过海的草莓在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叫李明。他勤劳善良,一直努力耕种着自己的果园。然而,这个村庄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迅速外运,导致农夫们的努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一天,李明偶然听说了关于飘洋过海的草莓的传闻。据说,

  • 用一生等一个约定

    用一生等一个约定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些承诺和约定,那些美好的期待和坚定的信念,伴随着我们度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旅程。有时,这些约定可以是与他人的约定,有时,它们也可以是与自己的约定。然而,有一种约定,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伴随着我们,那就是

  • 墨子破云梯的故事

    墨子破云梯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墨子。墨子生活在战乱频仍的时代,他深受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苦难的影响,因此他努力探索和寻求一种和平的解决办法。他认为人类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而不是争斗和残杀。墨子是一个聪明

  • 三家瓜分晋国的故事

    三家瓜分晋国的故事在古代的中国,晋国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君是一个残暴而贪婪的君主,他经常压榨百姓,加重赋税,使得百姓生活困苦。然而,这个君主却有三个相互独立的大臣,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都希望能够掌握晋国的实权。大臣A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军

  • 不打不相识的故事

    不打不相识的故事在一个小村庄的夏日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在村民身上。村庄里的人们忙碌着,有的在田地里耕作,有的在屋里忙着家务,还有一些孩子在村子的小河边嬉戏玩耍。这个小村庄平静而宁谧,村民们和睦相处着,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然而,有一位叫

  • 大事不糊涂的故事

    大事不糊涂的故事曾经有一位叫做张国兴的年轻人,他在小镇上过着平凡而快乐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一桩大事发生了。这一天,小镇上的居民们骚动不已,因为他们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写道:“大事将要发生,请大家立即前往镇中心的广场。”居民们对于这封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