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

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

收录日期:2025-08-07 12:58:01  热度:9℃

那天晚上,有语文自习。

我去看自习。高考前的教室里静极了,悬在头顶的几条灯管,像没有吸饱水的水泥地,发出“滋滋”的声响。我蹑手蹑脚,从后门进入教室,同学们都埋着头,还没有人注意到我。

刚往前走了两步,班长贺琼看到了我,她惊了一下,猛地蹬了一下她前面一桌女生梁夏的板凳。梁夏心领神会,迅捷地从一摞书的上面拽下一本语文书来,盖在了刚才看的东西上面。

然后,贺琼的脸,以及梁夏的脸,红得像一块布。

我经过梁夏身边的时候,很随意地扫了一眼她的桌面。也许太过匆忙,她刚刚拽下的语文课本还没有把她想要遮掩的东西全部遮掩住——刚做过的物理题的一角露了出来,牛顿的一个力学方程还夸张地摆在那里。

我假装什么也没看到,悄然走过去。

学校规定,每一节晚自习都分给了各科老师,在这样的自习课上,只能学习与本科相关的知识。学生们一般很忌讳“逆势而动”的,毕竟,谁也不愿与科任老师对着干,尤其是在高考这个节骨眼上。

我在教室转了两圈,然后坐在了讲台上。我看梁夏怔怔地坐在那里,心神不定。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去安慰她,说老师没有看到你做物理题,那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或者说,你做吧,老师什么也不会说的,那样的话,是不是她会更难堪?那一个晚自习,我坐在讲台上,也没着没落的。

不过,令我释然的是,以后的日子,梁夏非但没有表现出多少不安来,相反,还突然和我很亲近,有说有笑的。我也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不过,这不是我所在意的。我在意的是,一个学生,已经把存在心里的不快统统扔掉了。

梁夏最后考上的是北京的一所学校。前年,我去外地参加一个笔会,路过北京的时候,和在北京的学生们一起吃了顿饭。梁夏端起酒杯说,老师,我得谢谢你啊。

我说,老师也并没有为你们多做出过什么,不必言谢。不,梁夏一脸认真地说,老师,你给我写过一张字条呢,也许,你早忘了,不过,我还记得呢,而且,一辈子也忘不了。

一张字条?我有些纳闷,我没有为她写过字条啊。一张字条,一张字条……我在那里,反反复复嗫嚅了半天。

老师,你真是贵人多忘事。来,我给你背背字条的内容:无论什么时候,你要相信,生活都不会为难你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管发生了什么,老师永远站在你的一边,坚定地支持你。背完后,梁夏突然泪光闪闪,说,老师,你知道,那天晚上,本来是你的自习课,我却做了物理题,你发现后,我都吓傻了,一个晚上,我都心神不定,没有看下书去。

不过,第二天上午,你就给了我这张字条。你知道吗,你给我这张字条的时候,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度的老师。

我给了你字条?我在记忆中极力搜寻着,是的,印象中,我曾写过类似的字条,可是……梁夏见我还在纳闷着,说,老师,你真是,你写完了,是让班长贺琼转交给我的。

我一下子明白了。我记得,贺琼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曾经写过这样的一张字条鼓励她。也许,那一个晚上,当她看到心神不安的梁夏后,灵机一动,把我曾经给她的字条,在第二天上午,给了梁夏。

那天,我没有点破这个秘密,默默地接受了这原本不属于我的感恩。生活中,也许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秘密。一些人,在生活背后,悄悄地帮助了你我,但他们什么也没有说,而且,生活也最终没有为我们道出过真相。就这样,这些秘密也永远成了秘密,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也永远藏在了生活深处。

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过这样一些好人,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无论是多是少是重是轻,他们都曾经帮助过我们,尽管我们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对他们说过,但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添了生气,多了底蕴,有了魂。


猜你喜欢

  • 母爱藏在菜里

    他小的时候家里穷,每天就吃萝卜白菜。母亲熬一锅菜,兄妹几个捧着小碗呼噜呼噜地吃着,等他们吃完了,母亲才把他们的剩菜汤里泡上几块玉米饼子就着吃了。每当看到母亲吃剩菜汤时,他心里很难过。吃饭时,就会提前给母亲盛出一碗菜。母亲把菜倒入他的碗里,对

  • 老爸,丫头想你了

    那年,我5岁。关于童年最多的记忆就是跟一群大人在大篷车上四处颠簸。每到一个地方,或是城市不喧闹的角落,或是散发着淳朴气息的小镇中央。停车,打起氙气灯,一群大人匆匆忙忙地开始化妆,用粗劣的化妆品装扮出各种夸张的表情。将音响调到最大,告诉每个经

  • 测量父爱

    一个名叫戴维·布劳恩的男子成了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人物,他锲而不舍地卷入一场夺子大战长达5年之久。这个英俊男子每天下午5点都准时来到车站,耐心地等待他的宝贝儿子——7岁的迈克尔放学回家。戴维原来的生活并不复杂,但自从儿子多了一个爸爸,他的人生

  • 娘啊,我的疯娘!

    23年前,有个年轻的女子流落到我们村,蓬头垢面,见人就傻笑,且毫不避讳地当众小便。因此,村里的媳妇们常对着那女子吐口水,有的媳妇还上前踹几脚,叫她“滚远些”。可她就是不走,依然傻笑着在村里转悠。那时,我父亲已有35岁。他曾在石料场子干活被机

  • 父亲的敲墙声

    晚上10点,隔壁又传来了父亲的敲墙声,错落有致的敲声声在静谧地夜里显得格外动听,墙的另一边,儿子听着这熟悉的声音,脸上出现了一抹会心的微笑。一旁的儿媳妇不乐意地说:“又傻笑了,在我跟儿子面前,从来没见你这么高兴过。”儿子连忙把手指放在唇边:

  • 母爱无敌

    张丽萍加完班回到家,发现家里黑着灯。她稍微愣了一下,才记起来,丈夫带女儿去医院看门诊了。想起女儿,张丽萍的心一阵抽搐。女儿只有18岁,却不幸染上了恶性眼疾,眼球慢慢萎缩,最后的结局是完全失明,惟一的希望是眼球移植。张丽萍掏出钥匙打开门,拉开

  • 超越血缘的爱

    祥子是个孤儿,在他四岁那年父母在干活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被一辆大货车撞死了,大货车司机只是在二老身上留了200块钱就逃之夭夭了。当时的祥子只是一个懵懂的孩子,根本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更不会去想自己的未来会如何。这件事最终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 月光下的母亲

    大学的第一学期终于结束了,阿斌迫不及待的在放假的第一天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别的同学都想趁着寒假先打几天工,可是阿斌想的却是快点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个盼着他回家的母亲!高考那会儿,阿斌很争气的考上了大学,他想要去外地念书,可是母亲想让他留在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