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收录日期:2025-08-07 21:47:05  热度:11℃

她和他新婚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
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结婚时只买了一张床。他们山里的男人几乎全出去打工了,山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
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的信和寄来的钱。
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钱,或多或少。收到他寄来的钱的时候,她像个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
收到他信的时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们文化都不高,仅仅能写一封信而已,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
她也写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想念和惦记。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十七号。
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阳光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于是她对阳光路十七号充满了向往。
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最大的快乐。
她喜欢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当然,她还听他说起过麦当劳。他在信中说,什么时候来了,我带你去吃。
那年的春节,他没有回来,他说,公司组织去海南旅游了,机会难得,还是明年再回来吧。
她逢人便说,我们家男人去海南旅游了,公司组织的。好像公司是个很气派的词,好像海南是国外一样。
她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她跟他说,明年你回来,我们一起盖个新房子吧。
他离家快两年了,她想他想得快发疯了。毕竟是新婚离开的啊,于是她准备动身去找他,想给他一个惊喜。
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她终于到达了那个城市,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大都市,她一下子就晕了,如果不是警察帮助她,她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她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的纸条递给警察,警察说,在郊区,离城市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呢!
她呆了一下,以为听错了,他明明说是在市中心。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她又打听这个地方,有人指给她说,往前走,那边搭的简易棚子就是!
她终于看到一个破牌子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
那一排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旁边的人说,这片大楼快盖完了,这片简陋的房子也快拆除了,这帮农民工也应该回家了。他们在这里干了快两年了,为挣钱都舍不得回家,春节老板跑了,连路费都没有,黑心的老板让他们没办法回家。
她哭了。站在那简陋的房子前,想起他说过去海南旅游,想起他说带她去麦当劳。她敢断定,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从来没有去吃过麦当劳。
没有去找他,她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回了家。
回家后她写信给他:我想你了,回家吧。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的麦当劳。她让他吃,他说,你吃,我在外面经常吃。
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一个小小的汉堡,要十块钱。吃完了她说,不好吃,不如红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他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最后,她握住他的手说:“因为有你,那条路应该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心底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猜你喜欢

  • 海明威和他的妻子们

    假如你嫁给了一位作家,最重要的戒律可能是:你不能遗失丈夫的手稿!假如必须在文学史上选出一个作家的妻子在恐惧中汗如雨下的场面,那一定是海明威第一任妻子哈德莉·理查逊丢失手稿的那一天。那一天,她所乘坐的火车驶离巴黎后,她狂乱地在车厢中翻找,意识

  • 单田芳:总对自己“吼一嗓子”

    单田芳很早就出名了。那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年纪轻轻的,就住上了小洋楼,骑上了凤凰牌自行车——这车可不亚于当今的小汽车,平日也总是趾高气扬的。这很遭人嫉妒。“文革”一来,他可就倒了大霉,他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下放到农村被管制劳动。一天,

  • 我的母亲章含之

    在我的心目中,妈妈是个悲剧性人物,但是,她是史诗规模、莎士比亚级别的悲剧人物。妈妈一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她的生母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就是她已经40多岁的时候,才和她有正式而且相对多的接触的。妈妈进章家门的时候不到1岁,她成为外公

  • 人生没有便宜可说

    她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家庭。刚出生时,她头颅硕大,是其他婴儿的几倍;她胖嘟嘟的,有其他婴儿几倍重。人们看到她,觉得她胖得可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从人们的眼神里知道,胖并不是什么好事。胖,让她自卑;胖,让别人认为她又呆又笨,因为人们常说十胖九

  • “摇”出财路

    利民糖果厂是家老字号,它早年制作的“摇三摇多味糖豆”不仅口感好,包装设计也十分奇特:即在圆形糖果盒一端留有一个圆孔,只须垂直摇上几下,一粒糖豆便会掉出来,既卫生又好玩。此项产品70年代就备受小朋友们的青睐,还曾一度进入国际市场,生意十分红火

  • 奉献也是一种解脱

    他出生于广东东莞的名门望族,曾祖父是民国时期担任过司法总长、外交部长、代总理的伍廷芳。他15岁时师承黄君璧、张大千、赵少昂等国画大师,学习中国画,还成为赵少昂的入室弟子。上个世纪80年代,他已经在书画界功成名就,在香港及国外多次举办个人书画

  • 我同情今天的后生

    年轻人的“困惑”与“恐慌”我无法测知。眼下社会、媒体、网络的种种讯息和说法实在太多,年轻人不免困惑;恐慌呢,应该是谋一饭碗、混一前途越来越难吧。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

  • 台湾相声可圈可点

    好多人和我聊天时提到过台湾相声,观众对台湾相声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相声瓦舍和表演工作坊,包括冯翊纲、宋少卿、金士杰这些演员。知道更多的就是冯翊纲,我没有和他正面的接触,有过间接的联系。国内有些个相声演员吧,经常会对他们鸡蛋里挑骨头,会去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