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板桥三娘子

板桥三娘子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8:38  热度:9℃

板桥三娘子,唐传奇之一。出自《河东记》第十篇,作者:薛渔思。收录于《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八十六,幻术三。

唐朝时,汴州西面有一座板桥,板桥旁边有一间客栈,叫板桥客栈。

客栈老板娘名唤三娘子,年纪三十岁上下,模样说不上非常漂亮,但也秀美动人。她没有儿女,也没有亲戚,没有人知道她是谁,从哪里来,大家都说她是个寡妇,但也没有人看见过她从前的丈夫。

三娘子是个勤快人,她自己一个人,把板桥客栈打理得井井有条,经营客栈,也卖粥饭,她还养了一大群驴子。

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不论是出差公干的,还是私人旅行做买卖的,如果路过汴州不够钱用,只要去找三娘子,三娘子就会降价接待他们。

人人都说她经营有方,板桥客栈总是住满客人。

元和年的一天,许州有个叫赵季和的人路过汴州,他来到板桥时天色已晚,见路边有间客栈,就推门投宿。

三娘子热情地迎接他:客官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季和说:我是许州人,去往东都洛阳。天黑了,今晚想在你这里住宿。

三娘子带他进去:今晚没有好床位,只能委屈你住到角落里。

季和说:不要紧,角落正安静。

赵季和在最里边的床铺安顿下来,他床铺隔壁就是三娘子的卧室。

三娘子端茶送水,照顾客人十分殷勤周到。快到就寝时间了,三娘子从房间端出来一坛陈年的美酒。

这是我自家酿的花雕陈酒,为众位客官洗去旅途风尘。

她笑着打开酒坛盖,酒香四溢。

多谢老板娘,干杯!

干杯!再来一杯!

住宿的客人都围到三娘子身边,他们饮酒说笑,非常快活。

三娘子酒量很好,喝了很多酒,却没有一点醉意。赵季和也跟大伙一起说说笑笑,但他没有喝三娘子的酒,他生性谨慎,素来滴酒不沾。

二更时分,旅客醉了困了,各自上床睡觉。三娘子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关上门,吹灭了烛火。

夜越来越深,众人都已酣睡,只有赵季和睡不着。

隔壁三娘子的房间里,传来了悉悉窣窣的声音,他把脸贴在墙壁,透过墙缝窥视,看见三娘子点亮蜡烛,搬出一个木箱子,她把一块手帕铺在地上,然后从木箱取出一个小木人,一匹小木牛和一套小犁耙。

那个小木人大约六七寸高,做得十分精致逼真。三娘子把它们放在灶前,低声念了几句咒语,然后含上一口水,喷向它们。

水一淋,小人和小牛当即活了过来。

小人把犁耙驾上牛背,牵着牛,走到手帕上,手帕就变成了一块田。小人来来回回耕了好一会,他精工细作,把那块田耕得平平整整。看他耕好田地,三娘子就递给小人一袋荞麦种子。

小人接过种子,在田地播了种,种子立刻发芽,很快开出荞麦花,结出金黄色的麦粒。小人将荞麦收割下来,脱了麦壳,共得到七八升荞麦,交给三娘子。三娘子搬出一个小石磨,让小人把荞麦磨成粉。

等小人干完活,三娘子对着他念出几句咒语,那块田又变成手帕,小人和小牛又变回小木偶,一动不动站在地上。接下来,她把小木人、小木牛、犁耙和手帕收回木箱子。

然后,三娘子把荞麦粉做成了烧饼。然后她吹来蜡烛,睡了一会。

再过不久,公鸡喔喔喔鸣叫起来,天色微亮,旅客们纷纷起身,准备离去。

三娘子从卧室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荞麦烧饼,对大家说:各位客官,清晨饥饿,吃个烧饼再走吧!

赵季和想到昨晚的事情,心中又怀疑又害怕,他没有吃烧饼,直接走出客栈。

刚出门几步,他听到一阵奇怪的驴叫,回头一看,只见吃烧饼的客人同时跌倒在地,嘴里发出驴子的嘶鸣。

只一转眼间,吃了烧饼的客人就全部变成了驴子。

三娘子马上把驴子赶进棚里,把客人的财物据为己有。

赵季和很能沉得住气,他没有把这件事讲给任何人听。过了一个多月,他办完洛阳的事回到汴州,仍然来到板桥客栈投宿。这一次,他事先做了几块荞麦烧饼,烧饼的大小和形状都做得跟三娘子的烧饼一模一样。

见他来投宿,三娘子还像上回一样,笑容满面迎接他,端茶送水十分周到。

这一晚,客栈没有别的客人,三娘子让他住最舒适的床铺,就寝之前,又端来美酒。赵季和推说自己不喝酒:我明天一早出发,想在上路前吃点东西。

好的,我会为你准备可口的早餐。三娘子笑着说,晚安。

第二天早上,鸡鸣过后,赵季和起身洗漱,正当他收拾行装的时候,三娘子端上来一盘荞麦饼:客官清晨饥饿,请用早点吧!

说完,她放下烧饼,又转身走开。赵季和连忙从盘子里拿起一个烧饼,偷偷换上自己带来的一块。

三娘子很快走了回来,微笑问:你怎么没吃啊?

赵季和笑着答:真巧,我也带了这种烧饼。

他从包裹里掏出烧饼,吃了一块。

三娘子在他对面坐下,给他倒好一杯茶:我亲手为你做的麦饼,难道你不要尝尝吗?

赵季和说:多谢三娘子亲手做饼的心意,娘子辛苦了,你也吃一块我做的饼吧。

他把偷换下来的荞麦饼递给她。

三娘子接过烧饼,咬了一口,马上趴倒在地,发出驴子的嘶鸣。她回头看了赵季和一眼,来不及说一句话,就变成了一头健壮的母驴。

赵季和给她套上挽具,骑上她回家去。他带走了那箱木偶。

不过,他不知道咒语,也不懂得幻术,没有办法让他们行动起来,也就没有办法做新的荞麦烧饼,把别人变成驴子。

赵季和骑驴游历了很多地方。

三娘子真是一匹最强壮的驴子,她能吃苦耐劳,可以日行百里。

四年后,赵季和乘驴入关,走到华岳庙。路旁有一位老人,看到他们,拍手大笑起来:板桥三娘子,你怎么变成了这副模样?

他伸手抓住笼头,对赵季和说:她虽然有过错,但遭受这几年的罪,也真够可怜了,把她放了吧。

说完,他摘下笼头,把那头驴解放出来。三娘子立即脱去驴皮,变回人形,直起身来。她拜谢过老人,一句话也没有跟赵季和说,掉转头,即刻消失不见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听说过板桥三娘子的消息。

猜你喜欢

  • A面与B面

    央视的信号传播到全国每一个角落时,很多人记住了道歉时那张哽咽、啜泣到掩面大哭的脸,那是父亲李刚的脸。那里似乎有我们习惯了的慈父的爱与痛。 这一面我们称之为A。 王朝认识的李刚,大不同。王朝称遭遇了从前在历史课本中得知的种种酷

  • 即使为恨活着

    早上,开电脑,看到一句留言:秋喜走了,自杀。 在电脑前坐了许久。 认识秋喜大约六年了,那时我在报社做副刊编辑。秋喜是广西女子,在一家国企上班,业余时间写点情感小文。都是家常的故事,文字不华丽也不刁钻,偶尔能发表,始终没有什么

  • 为了“什么”而奋斗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我问了十个人,他们都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我又问他们如果在已知的岗位上选择,他们想换去哪里,只有一两个人告诉了我一个模糊的方向,其他的人对我说:我也不知道,我很迷茫。 我们好像从生下来就一直在赶,我们的国家在超英赶美

  • 坚持梦想,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凌晨四点半,连夜宵摊都开始刷锅子,熄炉子,将凳子翻到小推车上,关灯收摊。 仍有工作,还不能睡。 想到父亲尚插着双臂,等待我叫苦连天,等待可以得意洋洋幸灾乐祸地说:看,谁让你不听我安排去企业当个安安稳稳的会计。一想到此,就连抱

  • 不为任何人,自己就是最大的理由

    某天中午,去珠宝店修一件首饰。正站着等,店里进来一对年轻人。围着柜台转了一圈后,女生小声地说:请问有没有那种不带钻石、 宝石,完全素圈的戒指?一听就知,到了定情的紧要关头,男生要送一件贵重的信物,而且,彼此又颇为对方着想:男生让女朋友自

  • 其实你不需要很优秀,尽全力就够了

    小时候在幼儿园,常常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老师挑选六个人站在中间,只有五个座位。大家拍手唱歌,中间的孩子就绕着座位跑,音乐突然停下来,六个小朋友们就要去抢座位,往往有个人会多出来,不知所措地站着。 长大后,体育课玩贴膏药,

  • 胡一虎的争与让

    胡一虎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也有自己处世原则,从一个普通的贫家学子成长为享誉华人世界的著名主持人,他的争与让的态度,值得一提。 胡一虎从小喜欢争,争强好胜是老师对他的评语。尽管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争的本色让他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多了一份勇

  • 最恩爱的夫妻

    居委会要在所辖的街道内评出一对最恩爱的夫妻。几经筛选后,有三对夫妻入围。星期六上午,三对夫妻如约来到,等待最后的评选。 评委将第一对夫妻请进了办公室。 妻子说,前几年她瘫痪了,医生说她能站起来的可能性很小,但丈夫鼓励她活下去